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

2020-09-04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医学应急

吴 凡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上海 200032)

2020 年,席卷215 个国家和地区的COVID-19疫情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截至7 月21 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突破1 470 万,累计死亡病例超过60 万例。中国在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采取了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为全面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此次疫情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波动和持续,但我们有信心取得最终安定的局面。今后如何预防和应对陌生病毒和疫情的挑战,如何克服目前公共卫生体系中的短板、完善体质机制和人才培养,防患于未然,是摆在全社会尤其是医疗卫生系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3 月1 日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指出要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毫无疑问,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此次疫情也凸显了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

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硬核

“预防为主”一直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根本方针,但现实工作中一直存在着“重治轻防”的现象,造成本已有缺口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预防工作开展得越好,其在社会上的“可见度“越小,越容易被忽略。其实无论是“非典”,还是H1N1、人感染禽流感H7N9……,每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都有医防结合的“三级网络”尤其是基层网络的托底,考验的是公共卫生体系的实战能力和应急研究水平,而人才的培养是整个体系建设的硬核和保障。

突发应急和疫情防控有赖于专业人员去落实,公共卫生专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专业大学科。然而,目前我国公共卫生教育与疾控人才队伍存在定位不清、重视不够等问题,能培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的院校仅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3.6%,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创新和实践,岗位胜任能力培养不够,导致应用型和高层次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完整的公共卫生继续教育体系没有形成,目前尚不完善、不均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实际需求。此次疫情暴露了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足,尤其缺乏专业素养过硬、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大视野和多种岗位胜任能力的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

上海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优异表现得益于相对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优秀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以及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上海提出了到2025 年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体现了上海市政府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人才储备及医疗救治能力的自信,归根到底,还是各个环节有充足的专业人才托底。

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是健康中国的需要

健康是最大的生产力,也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的建设是系统工程,涉及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保障、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许多领域。公共卫生不是一个单独的领域,而是与社会各方环环相扣,是所有环节的黏合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需要医学、社会学、工程学、环境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各种背景的人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就像是军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医学教育的发展必须融入“大健康”的理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医文结合,培养“医学+X”的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未来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必将需要更多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

复旦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是教育部A 类学科,2015 年入选上海市I 类高峰学科,2019年又获批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我们积极探索以健康为中心的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希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能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人才,助力“健康中国”梦。

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需要大视野大格局

公共卫生人才是整个公共卫生体系中的“软实力”,不能局限于满足医疗卫生内部需求,更应放置于整个大的社会管理架构和国家治理体系之中考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强调了健康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充分体现了我国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社会公平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健康价值观和大格局大视野。我们需要立足“大健康,大卫生”的高度,不断改革和创新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培养思想品德高尚,具备社会担当、以人为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

复旦大学近期发布了《加快公共卫生学科群建设行动计划》,聚焦国家和上海公共卫生安全领域重大问题,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提出复旦大学整体性解决方案。行动计划以多学科融合创新、协同发展为路径,打破学科界限,强调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致力于构建医防结合和医教研协同发展的良性模式,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发挥大学的作用和担当,为人民健康服务。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医学应急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医学、生命科学类
应急预案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