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的预防与家庭护理

2020-09-03刘红梅

健康之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危险病情血压

刘红梅

脑卒中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也称脑血管意外(CVA)、中风,是指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由于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导致脑组织损伤的疾病。脑卒中通常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对患者的身心危害极大。因此,积极防治至关重要,而家庭护理质量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1脑卒中的预防措施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大致分成两类:(1)可干预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酗酒、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2)不可干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与遗传因素等。脑卒中预防应从可干预危险因素着手,规避高危因素。

1.1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主要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1)增强自我防治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吸烟者戒烟,避免酗酒,根据身体状况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养成运动习惯,避免过度肥胖。平时生活中选择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控制脂肪与胆固醇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粗粮,预防便秘。注意自我情绪管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要过于劳累,不熬夜,劳逸结合,学会自我调节,释放心中压力,放松心态;(2)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三高”是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高血压。因此,脑卒中高危人群一定要控制好血压、血糖与血脂水平,注意定期监测、复查,尽早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特别是血压常规筛查,若血压升高,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规范服用降压药等方式进行降压处理,维持血压水平低于140/90 mmHg,预防脑卒中发生。

1.2 二级预防

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关键在于识别首次脑卒中发病机制,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预防方案。(1)高血压。高血压会引起脑穿支动脉损伤,诱发腔隙性脑梗死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此类患者预防脑卒中的关键在于控制血压;(2)动脉粥样硬化。针对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有效预防方法是口服他汀类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3)颈动脉狭窄。颈动脉严重狭窄的脑卒中患者首选受累动脉手术或者介入治疗;(4)心源性栓塞。在无抗凝药禁忌证的情况下,可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2脑卒中的家庭护理措施

脑卒中一旦确诊,要根据实际病情对症治疗,尽快控制病情,减轻疾病危害,预防并发症、后遗症。另外,家庭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影响,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好家庭护理:

2.1 心理疏导

患者从健康状态到疾病状态,甚至部分患者伴有语言障碍、肢体障碍、吞咽障碍等,其心理变化比较明显,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丧失对生活的热情与希望,不利于预后。家人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多与患者交流沟通,点燃患者对生活的希望,营造温馨快乐、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让患者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病情好转。

2.2 监测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疾病恢复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若有条件,家庭自备血压计,最好在每天同一时间测定血压,一般选择晨起测定,并详细记录,观察血压变化情况。另外,叮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可突然停药,也不可间断用药。家屬要监督患者用药,尤其是老年人,记性差,可能忘记服药。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期间,若血压控制不理想,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调整用药剂量或者更换降压药种类,降低脑卒中风险系数。

2.3 生活规律

协助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规律生活,注意多休息,保证睡眠时间与质量,尽量养成午睡的习惯。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预防便秘,保持大便通畅,若出现便秘,可遵医嘱给患者服用缓泻剂,家里可常备开塞露等药物。此外,寒冷冬天避免过早晨练。

2.4 观察病情

家庭护理中,家属要学会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脑卒中后患者通常生活不能自理,需长时间卧床休息,此时家属一定要留意患者的神志、肢体活动、语言与呼吸状况,每天的细小变化都可能是病情变化的信号。家属如果发现患者突然说话不清楚,肢体活动比平时差,或者答非所问,昏睡不清醒甚至抽搐,应该立即就诊,带上以往病例资料,以便医生判断病情。

2.5 注意安全

家属不应该让患者单独出门、外出旅游,以免发生意外。若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症状,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保持平稳或者是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避免跌倒、摔伤。症状消失后不要立即站立、行走,应注意安全。

3结语

实施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同时,患者治疗期间配合家庭护理有助于改善预后,促使患者早日恢复。

猜你喜欢

危险病情血压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喝水也会有危险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拥挤的危险(三)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控制血压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