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人康复运动如何进行?
2020-09-03李翠英
李翠英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心脏前区突然疼痛,发作性绞痛或者压榨性疼痛,同时也会产生憋闷感。心脏的疼痛会有放射性,可放射至臂膀、臂部、无名指或者小拇指,甚至到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部位。
心血管疾病一直被称为是老年人的“头号杀手”,其发病率可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是65岁以上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发现,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均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而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冠心病,也是现代无法根治的一种慢性疾病,但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控制它的“蔓延”,而康复运动常常被医生们比喻为冠心病的“解毒剂”。
长期规律的有氧运动能提高体能,降低亚极量运动时的心律、收缩压和心率血压乘积,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冠心病患者诱发心肌缺血的运动阈值。通过改善冠状动脉弹性、、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增加病变血管的管腔面积、、毛细血管密度,促进侧支循环生成,达到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的目的。
不论是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恢复期、搭桥还是放支架的冠心病患者,如果没有严重残疾、严重合并症、严重心律失常及休克、合并严重的高血压,均可以根据年龄病情等给予个体化运动处方。
由于老年冠心病人的心脏功能不如中青年及健康人,不是所有运动都适合,怎样运动才更科学?下面为大家讲解更适合老年冠心病人的康复运动模式。
1老年冠心病人的康复运动形式
运动前先进行热身运动,舒展筋骨,持续5~10 min。目的是放松、伸展肌肉和提高关节活动度,让肌肉能够很好地适应接下来的运动强度,预防运动诱发的心脏不良事件和运动性损伤。
运动的方式以进行有氧活动为宜,如散步、慢跑、慢骑自行车、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爬山、游泳、划船、打门球、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等。有节律的舞蹈、中国传统的拳操等也是合适的运动方式。心率一般控制在130次/ min左右,尽量避免做闭气动作的活动,如举重等。上述有氧运动需在人体氧气供应充分的情况下进行,能够锻炼心肺,让心血管系统能够更迅速、有效地运输到身体的每个部位。
运动结束后也要进行放松运动,有利于运动系统的血液缓慢回到心脏,避免心脏负荷突然增加而诱发心脏事件,是运动训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放松方式可以是慢节奏有氧运动的延续或者是柔韧性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可持续5~10 min,病情越重,放松运动的持续时间宜越长。
2运动的时间及运动量、运动强度
运动时间是指每次达到训练強度的时间,一般为10~30 min。训练频率是指每周训练的次数,一般每周锻炼3~5次即可。
运动量是指运动时消耗的能量,是运动锻炼效果的关键指标。合适的运动量的标志是:早晨起床时感觉舒适,无疲劳感。每周的运动总量应相当于步行10~20 km。运动量是由强度、时间和频率三个要素构成,判断运动强度是否合适的最简单的方式是: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
运动强度为运动时每分钟最大心率加年龄达到170~180。但是,具体的运动强度还需因人而异,根据身体情况、年龄、心脏功能状态来确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假如出现气促、胸闷等情况,需立刻停止运动,马上到医院就诊。
体育锻炼对冠心病患者有益,但进行不当,给冠心病患者带来的危害也屡见不鲜。因此冠心病病人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在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塞病灶尚未修复时期不要运动。03:00~08:00是老年心脏病的危险期,此时血压最高,易中风猝死,如果这时候进行不恰当的锻炼,特别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建议在10:00锻炼最好。每次外出锻炼时,应随身携带保健盒(急救盒)。
运动前避免情绪激动,不能饱餐。先做5~10 min的准备活动,可做一些有规律的重复的轻度活动,以使脉率逐渐增加至运动时的脉率。
运动时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不要突然从事剧烈运动。应避免穿得太厚,以免影响散热,增加心率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运动后避免吸烟及洗热水澡。应有5~10 min的放松恢复活动,以使四肢血液逐渐返回至中央循环。此外,还应注意只在感觉良好时运动;感冒或发热后要在症状和体征消失两天以上才能恢复运动;应注意周围环境因素对运动反应的影响,如寒冷和炎热气候要相对降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上坡时要减慢速度,饭后不做剧烈运动等。
我国是世界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国家,而目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就是冠心病,因此老年人冠心病的康复治疗,尤其是非药物治疗中的运动康复,成为老年冠心病患者乐于接受的一种方法。在这里提醒这些老年患者,一定要科学运动,不能盲目追求高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