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智能理论下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研究

2020-09-03秦丽华

传媒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公共图书馆

秦丽华

摘 要:少儿阅读推广活动是公共图书馆面向少年儿童进行社会教育的主要形式。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以往对人类智能的界定,提出了人的智能多元性,对少儿阅读推广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多元智能理论,探讨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与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等方式促进少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2-0-02

一、引言

公共图书馆长期致力于少年儿童的阅读服务,开展的少儿阅读推广活动日益丰富。多元智能理论对少儿的教育指导价值在全球范围内的实践中得到凸显,该理论的应用也延伸至公共图书馆领域。为了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通过阐述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析理论应用于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的作用,提出对少儿阅读推广活动有益的策略。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应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打破以往对人类智能的界定,提出了的多元智能理论。他将人类的智能归纳为8种,分别是: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节奏—音乐智能、交流—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智能。这8种智能可以简单概括为:言语—语言智能——把握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逻辑—数理智能——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科学分析;节奏—音乐智能——感觉、欣赏、演奏、歌唱、创作音乐;身体—动觉智能——利用身体部分或全身来生产事物或解决问题;视觉—空间智能——空间想象能力,对观察事物的图像表达;交流—人际交往智能——了解他人,与人合作;自知—自省智能——深入了解自己内心并指导自己行为;自然智能——对自然界的动植物以及社会的观察探索能力。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的研究强调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它们不受人种、家庭背景等方面影响,自然拥有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同时,人的智能又是个性化、差异化的,人是不同智能的组合,应当发挥智能的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遍布世界各地,在教育机构、科研单位、企业、博物馆、图书馆甚至慈善机构等各个领域均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对少儿阅读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作为全民阅读主阵地的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水平提升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运用该理论进行图書馆领域的研究也愈发增多,主要涉及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空间设计、儿童阅读指导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也为公共图书馆做好少儿阅读服务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三、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的作用

(一)符合少儿阅读推广需要,提供清晰的工作思路

在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上,多元智能理论与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都有相似性,这使得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具有可行性。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来源于对特殊儿童和脑伤患者的行为研究,目的在于促进儿童智能的全面发展,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发现,该理论对于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样地,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机构,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责任,少年儿童是其重点服务对象,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就是通过将优质的图书推介给少儿读者,开展一些社会教育活动,达到满足少儿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少儿阅读素养,促进少儿全方位发展的目的。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契合少儿阅读推广工作实际,能为公共图书馆提供很好的工作思路。

(二)为少儿阅读推广指引方向,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

优秀的儿童馆员不应该仅仅是图书馆学专家,也应该是儿童教育专家、儿童心理专家和阅读专家。因此,儿童馆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常识就很有必要。作为教育心理学的多元智能理论,其中的很多观点十分具有指导价值,值得儿童馆员学习借鉴。例如,加德纳强调人的多元智能性,每个智能的发展受身体的大脑神经系统影响,并且既互相独立存在又互相关联,人在解决问题时调动了多种智能。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开展的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应当多样化,以适应不同环境下儿童心理发展趋势,同时,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能调动儿童阅读积极性,形成在阅读中发现、发展多种智能,反过来,多种智能促进阅读的关系。这样的良性循环模式对促进少儿多元智能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该理论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应当尊重个性化发展,为“以个人为中心”学校模式提供了建立基础,这与公共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谋而合,在认识少儿心理和智能发展方面发挥着指引作用。

四、多元智能视角下的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策略分析

(一)以智能为依据,灵活选择活动类型

图书馆应当根据不同的智能选择不同的活动类型,通过调动儿童多方面的能力来促进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比方说,在开发少儿言语—语言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流—人际交往智能时,注重培养听、说、读、写等能力,可以举办讲绘本故事、体验有声阅读、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书画创作等此类活动;如要锻炼少儿的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以及自然智能,可以采用知识问答、科学小实验、创意手工制作等方式开展。

此外,一种活动类型并不是只为一种智能服务的,可以将调动儿童多种智能的活动形式融入一种主题活动中。例如广西桂林图书馆的少儿活动——“跟着绘本去旅行”,集绘本讲解、手工制作、故事表演等多种方式于一体,让孩子在阅读、表达、动手及表演中,启发言语、动觉、音乐等多种智能,实现阅读促进智能的发展。

同时,还应积极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依靠微信、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开展一些新颖有趣的直播互动课堂、线上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通过不断完善更新,形成讲故事、图书推荐、演讲、征文、朗诵、游戏、绘画、手工制作、实验、展览等等各种类型的少儿阅读活动。

(二)多种智能结合,丰富活动主题和内容

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的主题和内容除了要契合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中华传统节日、科普宣传周或者各大纪念日等等重大节点的大主题外,还应尽量贴近少儿读者阅读心理和需求,注重多种智能的结合,以激发儿童阅读潜能,提高阅读素养。在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上,开展大众化的活动,以挖掘儿童八种智能的潜能。每次活动应兼顾不同儿童的特征,进行全面的潜能培养。全年可以围绕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生物、数理化学、自然科学、军事、体育、医学等不同主题设计阅读活动,并根据少儿读者的反馈情况,做相应的调整,适当向读者喜欢或者期望拓展的主题倾斜,加大该部分内容在活动中的比重。

(三)细分推广对象,设计贴近儿童阅读心理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独特的,不同的人有不同认知方式和认识强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同身心发展特征和智能发展轨迹。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当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龄细分活动对象,策划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活动。

例如:0~3岁的孩子没有阅读的概念,需要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才能进入阅读情境。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尽量选择游戏、讲故事、听书、看视频的方式让孩子了解阅读,此外增设阅读素养培训,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6岁年龄的学龄前儿童,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初步具备一些阅读理解能力,但是阅读没有持续性,停留在浅阅读阶段,尽量开展体验式的活动增强他们的参与感,比如手工、故事表演等方式,在活动中加入艺术、音乐、科学等元素,丰富阅读体验,达到智能训练目的;

7~12岁的孩子开始进入学校,有了一些社会生活基础,他们对社会的方方面面感兴趣,也喜欢阅读一些故事性强的经典读物、历史典故之类的书籍,可以开展一些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科学实验等活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来帮助他们充实自己的思想,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同时也锻炼他们的思考与创造能力;

12岁以上的初高中年级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加强在创新思维、自然探索、人际交流等方面的锻炼,则可以设计一些挑战性的阅读活动,激发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如创意设计、阅读故事表演比赛等等。

杭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在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上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范例:他们将服务对象细分为0~6岁、7~11岁、12岁以上三个群体。根据0~6岁学龄前儿童身心成长特征,以开展亲子活动为主;针对7~11岁孩子创立“阅读派”品牌活动,将阅读与体验相结合,设计传统文化、科学、艺术等多元课程,让孩子通过实验、动手等方式,体验多元文化,达到阅读中促进智能发展的目的;而12岁以上的儿童则以“名师阅读公开课” “少年创客”等符合该年龄特点的主题活动为主。

(四)扩展参与主体,筑牢家庭和学校的联系

目前,公共图书馆是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但是图书馆的力量单薄,仅凭一己之力无法达到扩大社会影响力的效果。因此,延伸服务范围,让社会力量参与共同策划,才能达到效益最大化。其中,家庭和学校是教育孩子的重要场所,家长和老师是孩子阅读的主要影响者。因此,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要特别注重与儿童联系紧密的家庭和学校进行合作,让家长和老师在阅读推广活动中起到参与和引导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时,可以增加亲子互动的活动,让家长更多地参与进来,发挥家长引领、模范作用,融洽的亲子关系也能促进少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例如,在绘本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扮演重要的“导师”角色,通过带领孩子阅读,让孩子读出来,调动孩子的语言智能,使其发挥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亲子手工制作课堂中,通过家长和孩子的良性互动,能够让孩子的交流—人际交往智能、身体—动觉智能得到锻炼。

公共图书馆同样要注重与学校的联系,以阅读推广活动为契机,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如定期开展“送书进校园”、图书漂流、演讲、朗诵、书评比赛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造、感知、思考的能力;学校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参加阅读活动,图书馆针对每个学校的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适合的课程,邀请专业的老师进行学科知识方法、心理教育、文学、艺术、科学等各方面的讲座、培训。如苏州图书馆在馆校合作的基础上,开展许多的少儿活动:“课外阅读课” “家长沙龙” “红读”活动、“未成年人流动图书大篷车” “幼儿童话剧与小学生课本剧表演比赛” “我给孩子讲故事比赛”等等。这样通过馆校之间的合作,形成推动孩子智能发展的合力,促成教育的最大化。

五、结束语

在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中,公共图书馆可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分析少儿阅读心理,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细分阅读对象,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阅读推广活动,建立家庭和学校的紧密联系,共同推进少儿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多元智能理论[EB/OL].https://baike.so.com/doc/5390959-56276 39.html,2020-03-03.

[2]高雄.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的实践与探索———以漯河市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6(2):71-75.

[3]覃翠.多元智能閱读与多元合作相结合的少儿阅读推广模式探讨——以广西少年儿童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为例[J].图书情报导刊,2016,1(3):58-60.

[4]袁嘉芮.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儿童分级阅读推广策略探索[J].河北科技图苑,2018,13(5):76-80.

[5]王嘉培,雷恩,蒲弈霖,邓雅心,罗伊甜.利用社区公共空间培养少儿阅读习惯的路径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

[6]王骏.新媒体视角下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策略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01).

[7]徐菲菲.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新思路[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12).

[8]刘隽.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01).

[9]雍雅丽.新媒体视角下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策略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9(08).

[10]刘紫丹,任东升.基于儿童本位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研究与探索——以温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6(03).

[11]曹向荣.少儿图书馆开展少儿阅读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7).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理论公共图书馆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