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小众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0-09-03李瑞虹
李瑞虹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期刊出版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文字、图片单一模式,逐步向融合了图文、声音、影像等多种要素在内的形式转变。融媒体时代,不同媒体之间通过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进行着“资源的融合”,谋求新环境下的发展。对于小众期刊而言,这一过程不可避免,但要立足于自身特点,探索一条能够保持特色的发展道路。本文将以《黄埔》杂志为例,探讨融媒体环境下小众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融媒体;小众期刊;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2-00-02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日渐成熟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同时也使传统出版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传统媒体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借鉴,纸质报纸、期刊、图书、有声广播、影像视频等等在内容、载体、传播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在大融合境遇下,传统出版业既面临着新媒体出现后所带来的传播途径、阅读方式等方面的冲击与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对于资源相对丰富的出版集团而言,融媒体时代更多地意味着打开了新的发展领域;对于传统模式受到冲击,新的模式尚未形成的小众期刊,如何在融媒体时代生存、发展就成为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融媒体时代传统期刊面临的改变
阅读方式改变。自1999年起至2018年,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已持续开展了十六次。根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较2017年的80.3%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较2017年的73.0%上升了3.2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59.0%,与2017年(59.1%)基本持平;报纸阅读率为35.1%,较2017年的37.6%下降了2.5個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23.4%,较2017年的25.3%下降了1.9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也带来了纸质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
根据这一调查数据,可以看到互联网技术对阅读方式的影响可谓巨大,数字化阅读方式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除了图书阅读率勉强持平,报纸、期刊的阅读率与上一年相比都在下降。通过这一调查可以看到阅读方式和阅读需求已经发生变化,从传统的纸媒阅读一统天下转向纸媒、电子书、有声书等多种形式的共存。
市场份额重新划分。互联网技术对出版行业的渗透,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图书、期刊、报纸等纸媒体与手机、电脑、Pad等新媒体共分读者市场。传统出版行业虽凭借新技术,种类增加,产能扩大,但受限于文字、图片相对单一的传播形式,竞争力上弱于新媒体,受众的需求量逐年降低。而新媒体则凭借在时效、灵活、便捷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在融媒体时代迅速获得广大受众的关注,逐渐占据上风。
融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对传统纸媒体的冲击有目共睹,直接影响到传统纸媒体的未来发展。面对危机,传统纸媒或转型、或融合,无不尝试在新的环境中脱困。对于小众期刊而言尤其如此,如何在融媒体时代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当务之急。
三、以《黄埔》杂志为例,探讨小众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走小众化发展道路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大众为对象的期刊销量下降,市场占有量逐年萎缩,大众化办刊理念受到冲击,不少期刊也在尝试突破原有思路,放弃求大,转而向小众化、专业化发展,锁定特定目标读者、明确定位、凸显特色,打造符合某一个读者群爱好的期刊,满足特定读者群的个性化需求,不再追求期刊的大覆盖面,而将重点放在开发期刊的特有读者和内容的深度上。相对于大众化期刊,《黄埔》杂志创刊时,已经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即黄埔同学、后代亲属,以及对黄埔军校历史研究感兴趣的研究者,内容以讲述黄埔军校历史为主,辅以时政评述。所以,从创刊伊始,《黄埔》杂志走的就是小众路线,经过30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其固有特色。这是《黄埔》杂志生存、发展的基础。在融媒体浪潮之中,《黄埔》杂志的小众化发展之路仍然要坚持走下去。
(二)深挖内容优势
不论是纸媒占主导的时代,还是融媒体成为主流,刊物的生存根基始终在于内容,正所谓内容为“王”。这始终是出版人应当坚持的根本。进入融媒体时代,不论阅读方式或是传播形式的转变,只可能影响到传播效果,但不会影响到内容。反之,优质的内容始终是增加传播效果的主动力。所以,不论时代如何变化,技术如何更新,好的内容始终是出版行业获得发展的核心。《黄埔》杂志的特点在于“黄埔”,在融媒体时代,仍要牢牢抓住这一特点,挖掘黄埔历史,把黄埔军校历史研究做“专”、做“精”。
其一,深挖黄埔军校历史。黄埔军校的历史不是简单的一校之史,它蕴含着众多黄埔军校师生和大批著名历史人物的活动,辐射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黄埔军校是中国大批杰出人才成长之地,他们曾经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发展走向。特别是20世纪30和40年代,当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无数黄埔师生奔赴抗日前线,在敌后或正面战场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解放中华民族而流血牺牲,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写下了首次战胜侵略者的伟大篇章。黄埔军校的历史内涵丰富、外延宽广,是当代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黄埔军校历史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的文化与学术意义,对于弘扬和宣传黄埔精神及其本质——爱国主义精神,发挥其对海内外黄埔同学及亲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保持这一特色,《黄埔》杂志多年致力于收集整理黄埔军校历史,汇聚研究者力量,以增刊的形式陆续出版了《黄埔军校与抗日战争》《黄埔军校史料汇编》《黄埔女兵》《黄埔军校与北伐战争》,等等。
其二,关注黄埔老人,做好对黄埔老人的采访。《黄埔》杂志的读者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就是生于20世纪初,上过黄埔军校,参加过抗日战争的黄埔老兵。这些老兵因“黄埔”而对《黄埔》杂志抱有特殊的情怀。他们是黄埔精神的创造者、实践者、承载者。这个群体所有的丰富的人生经历,是难得的历史经验,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是中国百年巨变的亲历者、见证者,他们经历过苦难中国家的落后,更体验到了新时代中国家的富强,他们的经历是对中国发展的最好见证,他们的记忆值得珍藏。对于这个特殊群体,《黄埔》杂志应当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把黄埔老兵的采访工作做下去,这既是坚持特色办刊,保证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研究黄埔史料、保存珍贵记忆、传承黄埔精神的需要。
(三)借融媒体的东风,实现小众期刊的新发展
電视的出现没有让广播消亡,也没有让电影消失,反而在各自领域风生水起。同理,电子书的出现不会让纸质出版物消失。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更多意义上是不同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借力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媒体行业间的融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传统纸媒也逐渐向此方向发展,报纸、期刊的电子版上线已经是“基本配置”,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阅读软件的开发业已成为发展目标。
《黄埔》杂志已经实现官网上线电子版的“基本配置”,下一步也应利用新型媒介来更新传播途径,尝试打破单一的纸刊宣传模式,向网络、移动终端、社交平台等多种方式的媒介融合转变,促进自身传播形式的多样化。除了官网的电子版,正在开发的手机阅读平台,逐步向声音、视频、互动等多媒体形式拓展,吸引新媒体读者,扩大影响力。
四、结语
媒体融合给传统期刊出版带来的冲击是确定的,但与冲击同步到来的还有机遇。主动也好被动也罢,不可否认的是不同媒体形式之间的融合为彼此注入了新鲜的元素,促使不同媒体互相借鉴,不断发挥各自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共赢。小众期刊虽小,但凭借特有优势,扬长避短,发挥出“小众”的特色,借助融媒体时代的东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香伶.简析媒体融合环境下的图书出版行业现状[J].传播力研究,2018(12).
[2]王声平.小众期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传媒,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