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河册页

2020-09-03钱红莉

满族文学 2020年4期

钱红莉

a

去云南,每一次,都是初次。西南的天地真是神奇,如若置身不同时空,是小我于茫茫宇宙间又被置换至另一个星球——天空充满了魔性,永远是汝窑的淡青,白云伸手可捉。站在高原,眼界一下开了阔了,整个身心飞驰起来。驱车于巍峨的群山间,无量山脉、哀牢山脉绵延千里,晨岚暮霭,娓娓脉脉,滔滔泛泛,有前世今生俱在的虚幻。松竹苍翠迎人,恍如梦境。整个旅途,让俗念顿消,虚心求静里,我仿佛成了晚年的王维,“小我”渐与山水自然合体,去往每一地,都可领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寂,眼界里只有日月星辰天地万物。体内生物钟被一只无形的手拨慢下来,焦灼感顿失,只晓得默默地望天,望云,不停地叹气……

一直思考——为什么人一回到城市,则显得焦虑急躁烦闷,是生活节奏过快导致的吗?为什么一颗心不得安宁?而去往僻远之地,精神上的病症不治而愈,快乐宁静不请自来。

在墨江县哈尼族群居的克曼村,我坐在一角,手托一片芭蕉叶,叶上一团紫米饭。望着近旁白练般浮云,我争取把每一粒米饭都嚼碎才咽下去,嚼着嚼着,一颗芜杂不定的心慢慢伏贴。一群哈尼人在跳舞,牛皮鼓嘈嘈隆隆如轰雷,映衬至心间,反倒宁寂。嘴里含一口饭,望云望久了,忽地眼热,如若放逐荒野,与孤独为伴,那一刻,生命真的很空很空……人生原本如此,就应该这么简单平常地坐在白云下,静静吃饭。2008年,在广西僻野的一个山寨,一群侗族人在夕暮里唱大歌,天籁一般的歌声让我热泪盈眶……不晓得哭为何来?一种久已失传的纯粹与趋真精神重又回来,把心弦拨动。

b

日月都是慢的,哈尼人仿佛一直生活在古老的《诗经》年代,他们的民歌,抑或史诗《阿基与密扎》,一律那么雅气、纯真,多以飞鸟、动植物起兴,字字句句,单纯明净。我一边吃饭,一边读史诗,不禁哑然失笑。简洁明了的话,好耍、天真,犹如一个人彻底去掉了矫饰,置身于飘雪的天空下,上下一色,浑然一派。去任何一地,从不记录,只带一双眼睛一颗心,可这一次,情难自禁把笔掏出来,将那些诗性文字一粒一粒搬到小本上。

天空的飞鸟呵

咋个传后代

孵蛋抱窝传后代

小儿就飞出来

地上的树木

地上所活的树木

是怎么活的

种子靠风传播

小树就活起来

只有把心静下来,方可意会一二。到底表达什么了呢?我实在不能告诉你。

有一章节,讲给小娃娃洗澡的事:给小娃娃洗澡,要用不冷不热的水。哪个地边有三棵棕树,三棵棕树出三滴水,三滴水不够洗娃娃……然后呢,哪个地方又有什么树……一点点地以草木起兴,递进、抒情。一本史诗,是装得下这些天真和纯洁的。

大叔是村里仅存的几位会哈尼语的人之一。他脸庞黝黑,眼神明亮,颇显害羞。我说:你唱一段吧。他清清嗓子,绵绵依依地诵吟起来……简直繁花弥天。相较之傣族、佤族人的热烈奔放,哈尼族、拉祜族特别内敛,他们羞于口头表达,总是将情感寄予史诗、民歌、舞蹈里。这里的民歌诗经体一样,一路走,一路跟着我们绵延不息。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流淌着,未曾断流。

而一个深厚的人,又恰恰是内敛的,害羞的,这一点特别令人迷醉。害羞真是一种稀有的品质,并非泥足于深渊般的自卑,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谦卑、虚怀。这也是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学习他们的天真、纯粹、自然以及害羞。

所谓的城市文明,将一个人原本具备的自然纯真的天性日渐异化,渐渐形成一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一味崇尚金钱与成功。城市里的主流无非喜欢这样评价一个人:他情商非常高,如此这么的,所以特别成功。所谓的情商高,不就是指该人擅于左右逢源、工于心计吗?“成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倘若成功代表的是一种功利主义的文化,我宁愿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生活的失败者,充满尊严地做一个情商低的自然人,惯于反省,陷于自卑。

一本史诗尚未读至三分之一,暮色西沉,不得不离开。当地香蕉特别甜,临走,拽两根准备路上解渴吃,可是,那个哈尼姑娘非要把一大串都要给我捎上——从她眼睛里,我看出了她的真心,并非城里人驾轻就熟的虚妄客套,她是那么真,那么赤诚,简直把一颗心捧给你了。

一个致力于写作的人,是不是也该把一颗心捧出来?不粉饰,不虚妄。唯有真挚方可动人,这叫情真无敌,也是另一种趋真态度。

c

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迁糯村,我们坐在矮凳上,同样慢慢吃着糯米饭,吃着吃着,心又静下来。迁糯佛寺因地处偏远,免于洗劫,灰墙黛瓦依然,遍布岁月的痕迹。两位佛爷,一个坐在火塘前,另一个坐在门口,专注地抽水烟。我们想看看寺里珍藏的贝叶经,佛爷笑笑,把鞋脱了,爬到侧殿一角,抱出一卷,铺在门廊木桌上。这卷贝叶经两百余年风雨,完好无缺,树皮上镌刻的巴丽文,隽秀寒瘦,粒粒可见。

两位佛爷是村里的灵魂人物,三餐不升火,每家轮流送饭给他们。寺不大,除了拥有永在的蓝天白云,门口全是花,鸡冠花、雁来红、大丽菊……各自为阵,默默戚戚地开,日夜陪着这座古寺。

人有信仰,真好,他必定有所敬畏,处处约束自己,律戒自己,一颗心向着善,向着光。有所约束的生命,一贯知足,永不贪恋。在村里转悠,去一户人家,发现他家散装的普洱茶喷香扑鼻,有人表示想买的意图。老人说:不卖,自家喝的。末了,老人又示意,可以把茶拿走,不要钱的。这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地,怎好白拿东西。可,老人决非客套,是同样捧了一颗心给你的,真是印证了陶潜的一句诗: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我们每个人,一来到这个世上就成了姐妹兄弟,何必分什么嫡亲故旧?有人转悠的时候,被村里人盛情相邀去他家里歇歇脚喝口水。有一年在大理乡下,我也曾被一位驮柴的老人邀请去她家里吃饭。

最后一日,我们在茶马古道那柯里驿站流连,顺便与宁洱县县长闲聊,她说自己曾被分派至村里蹲点,对一些家庭年均经济收入尚未达上八九千元的,要去做工作,比如建议他们种点经济苗木什么的,他们困惑不解:有房居,糧食够吃,干嘛还要折腾?

这样知足的生命观,听得我异常震动。反观我们,当得知——谁家孩子出国游学了,谁谁又买了一套大房子,简直焦虑得整夜合不上眼。心态失衡的人生,何曾快乐过?总归是贪恋太深欲壑难填。一颗焦虑的心又如何体味得到幸福?

拥有蓝天碧水、清洁的空气、有机的菜地良田,顺应四时节序,自然本真地过日子,从容、虚心、安宁。村旁小溪里永远游着红尾鱼,牛羊在山坡吃草,小鸟停在花枝上——我们呢?纵然年收入十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却总是深陷于焦躁忧心中。我们与他们,到底谁幸福些,谁困苦些?

时代的车轮跑得太过迅猛,走着走着,竟把初心弄丢了,到头来,我们成了一群被异化的人,总是一味愚钝地追求加法,却不曾想着去做一次减法。人,怎样才能保持一颗初心,让一条小命步上“悦己”之路呢?我们为何自甘被异化,为取悦主流的价值观而活着?这趟旅程真是一场洗礼。

日暮黄昏,徜徉于那柯里驿站,眼前忽然一堵灰墙,爬满牵牛花,密如繁星的叶丛上绽放一朵朵纵横任意的紫喇叭,恍如织锦的毯子……青石罅隙处,冷泉汩汩而出。足下青苔历历,头顶苍松婆娑,幽篁参天。真想坐在牵牛花旁,静静给谁写一封长信,把一世的芬芳与幽秀都告诉他……那一刻,阳光正好,溪水溱溱,鸟鸣啾啾。

岁月如织,我愿意留下来,在那柯里虚度光阴。

d

在迁糯村,虽有风过,菩提树也是静谧的,文殊兰开得正好——温润的气候,充沛的雨水,让所有的植物璀璨万端。当你靠近,静静闻嗅木本植物的特殊气息——那一刻的恍然,大约便是古人所言的“物我相近”吧。云南这个地方的花色都要比内地的纯粹,深紫的九重葛、野牡丹,浅紫的牵牛,橙红的火焰木,其花色提纯度特别高,高至圣洁的境界,无有一丝杂质,被炎阳一番番洗刷,纯粹得连这个时代似乎都配不上她们的美好。秋风徐徐,摇曳着郊寒岛瘦的波斯菊,人行其中,总是无以言。无论高大繁茂的钝叶榕抑或钢铁一般挺拔的槟榔树,一律散发出虚怀的气质,如若一个厚博之人,永远不装腔撇调,总是时时事事的谦卑。养眼养心之余,总是令你深深慨叹。

在普洱森林公园,拜访了蕨类木本化石——桫椤,这种与恐龙同时代的树种依然存活着,活得非常艰难。连当初拿桫椤当食物的恐龙都灭绝了,它们却活成了天上不灭的星辰。在这座广袤浩荡的森林里,还遇见了令人丧胆的见血封喉,其汁液一旦沾上人的伤口,一条命几乎断送;到处都是擅于寄身的巴豆藤,碗口粗细。实则,巴豆藤简直把自己活成了一本哲学教科书——其果实致人腹泻,根须则可帮人止泻。巴豆藤一生,既卖矛,又卖盾,仿佛一场修行。

e

去陌生之地,热爱逛逛当地菜场。菜市,是伟大而沸腾的生活之根部,永远是甜的,令人快乐的。

我们内地菜市,大多腥障之气不绝,不晓得为什么,普洱的菜市竟如此香气扑鼻。藿香、茴香、紫苏、薄荷、鱼腥草等野菜,香气缠绕不绝。鸡枞菌刚从山里挖来,根上带着泥土好闻的腥气,如同宝珍,洗净,与素油同熬,久储不腐。干巴菌,形似白木耳,色黑,香气烈,闻之,如坐仙人跳——有些植物的香气是可以令人飞天的。秋笋肥嫩,褐铜色笋衣剥开,笋肉乳黄;新鲜核桃肉稍微一碰触,则淌下汁水。多少钱一斤?二十块一公斤,尝尝嘛!一霎时,核桃递到手边,再补充一句:尝了不买,没关系嘛。话音呱呱坠地,一菜市人迅即成长为我家众多亲戚,任凭游走赏看,乐而忘返。

芭蕉杆被砍下,外皮剥掉,露出里层最嫩的芯子,清炒之,必爽口。菜市另一头,有一个小婴儿趴在母亲背篓里熟睡如小兽,少妇一脸的质朴天真,她面前摆了竹虫、蜂蛹、野栗、小枣,一样一样,沐浴过晨岚早雾的,都是人间珍品。假如丰子恺先生现身,必定会画一幅《人间慈悲图》——母亲背了小婴儿,如若母鸡驮了小鸡雏,在她面前呈现的,无不是滋养性命的天然好食材。

山梨大于头颅,皮色橙黄,香气华丽,果肉的甜香,香得叫你可以触摸到她的灵魂。百香果、小菠萝、金丝枣、香橼等,无一不香。自然成熟的果实,香气蓊绕,普洱地处北回归线上,阳光炽烈,果香尤甚。

最贪恋,这里天然放养的上等牛肉,二十八元一斤。以此制作一种叫“火烧干巴”的食物,可当零食,亦可作下酒冷盘。以香料腌制,晒干,后以松木或炭火烤之,手撕至一条条,即食。一个摊位前,有人正以松木烘烤牛肉干巴,香味酷烈又孤绝——秋风冽冽中,我不惜化身《围城》里的李梅亭,悄悄咽了咽肆意汹涌的唾液。

我们在那柯里驿站,吃到了一种神奇的东西——黄精。古代老僧辟谷,长达数月之久,就是用它来续命的。与黑皮鸡同煨,高汤中的黄精形似土豆,色黄,口感绵糯。普洱这个地方,但凡你随便坐在地上,抬抬屁股便可找到三株草药。野生苦瓜酷似少儿版灯笼,锥体,上尖下圆,入嘴,乍甜后苦,尾韵悠长。品咂一颗木姜子,香气横冲直撞,那种奇崛的香简直可以怂恿人奔月。恐于小雀椒的辣,不敢尝试一二,回来后悔不迭——一个格局不大之人,总是多行悔恨之事。

土鸡蛋杂以枯松针,码放于高耸的竹篓。普洱鸡种,皮乌,肉白,不蠢胖,趁着绮年玉貌,挑至城里售卖——瞅着远远的一群鸡,分明宋徽宗的瘦金体写在了地上;鹅是灰鹅,体型庞大,红冠高耸,下巴拖着一个肉囊,伸着长脖子“哦嘎哦嘎”地叫,又仙又傻,我给它们照相,末了,它们一边“哦嘎”,一边不停地给我点头鞠躬——云南这片奇异的土地上,连鹅都这么谦逊守礼,难道你不感念么?

徘徊于这样野气与仙气并存的菜市,难免惆怅,一样也带不走。惆怅,是源于贪恋。遇见,即喜悦,为何想着无限占有?到底一身俗骨,不能放下。

f

思茅机场濒临市区,我们到达时已然黄昏。众人下机,机场栅栏外围了一群人——老人,老人背上驮着的婴孩,以及双手紧紧抓住护栏的少年。众人入定般望着我们,眼神里流露无限新奇。我小时在乡下,也是这么望着乡间路上经过的汽车,以及汽车里坐着的城里人——我站在漫天灰尘里,久久目送天外来客,内心漫过无以言的神往。

而今,做了三十多年城里人,始终未能真正领略“城市文明”所带来的美与舒心,唯有失根的漂泊无依,内心的困苦日增,总是偏执地以天地自然为美。三十年往矣,我的审美格局一直未能有效地扩展、纵深,一直于农耕时代里滞后不前。我对于美的鉴赏力、领悟力一直停留于孩童阶段,唯有不惜一年年里以文字去描摹这些星辰一般永恒的天地自然四时节序,它们才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去爱的。

我们是清晨离开的,照旧有老人、少年于机场栅栏外目送。站在舷梯上,我望望白云,又望望栅栏外的他们,那一刻,宁愿重回童年,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愿意闲暇时分,去机场看看一群群天外来客,带着无以言的向往和一颗天真的赤子之心。

〔責任编辑 王雪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