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的风险与规避
2020-09-03陈少毅
陈少毅
摘 要:在我国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顺应时代潮流,正在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这史无前例的变革过程中,势必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控制和规避企业财务会计风险,对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国有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与市场经济规律相违背的一系列问题,使得企业财务会计风险有加剧的趋势。基于此,本文从国企改革背景的理论阐述出发,探讨国有企业的财务会计风险表现与特征,对财务会计风险管控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措施,能够使企业有效规避或者降低财务会计风险。旨在为加强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水平,为国有企业在新时代的改革深化提供助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财务会计;风险
一、国企改革背景概述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在改革开放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因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才促使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因萌发。1984年,国家率先对城市经济体制实行全面改革;1998年,国有企业改革实现重大突破,数万家国有和集体中小型企业逐步退出公有制序列,以公司制和股份制身份竞相于社会舞台,使一些难以为继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关闭和破产,重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02年,国资委建立和完善了企业清偿核算制度。明确了企业主业管理和战略目标,细化了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内容,建立健全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从2013年开始,党中央加大了对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全面深化推进阶段。在新时代,国企改革是党和国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布局,是以国家政策为导向而推进实施的一系列变革的系统工程。国企改革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和完善,其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市场竞争力也不断壮大。但是随着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环境的经济格局变化,国有企业仍然面临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的持续良好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财务会计风险的基本理论
1.财务会计风险的内涵
财务会计风险是资本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产物,突出表现在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和股东收益的不确定性。资本结构配置不均是导致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企业资本结构是由财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例的组织形式来表现,如果企业资产负债率过大,产权比例出现失调等,则财务会计风险也就随之而来。在企业运营活动中,微观经济风险集中体现了财务会计风险的实质,在资金垫支或垫付的开始,风险也就随之启动。
从广义的视角来看,财务会计风险具体包括投资风险,融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风险,资本流通的过程预示着财务会计风险的转移,同时也代表了财务会计风险的积累。由于企业运营活动的持续性,资本流通的过程也是持续的,所以,财务会计风险不可能永远消除或者降低为零,对于财务会计的风险,只能尽可能降低在可控和可承受的范围内。这就是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基本内涵。
2.财务会计风险的特征
第一,不确定性特征。企业的财务会计风险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事务过程中,由于诸多外来因素给企业造成的,它具有广泛的外延特征和不确定性,发展生产与应对财务会计风险是密不可分的两大主题。在一定程度上,这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而又相互矛盾的关系。风险越大,收益就越高。零风险,则可能是零利润。
第二,全面性特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不利影响都将构成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由于对综合風险和财务会计风险在认识上的偏颇,使财务会计风险在更深的层次上不容易被发现,影响财务会计风险的深度治理。对风险的把握不当对企业的整体发展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可能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给企业生存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第三,可控性特征。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因为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风险的变化或者发生,每一个决策和执行都可能带来财务会计风险。因此,采取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其影响因素,采取积极的,针对性的措施,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3.财务会计风险的类别
企业财务会计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是外部环境风险。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是引领企业发展方向和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面对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家也会适时出台一些与企业相关的政策措施,而企业无从预知这类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导致企业发展节奏与新政策出现滞后或者落差,以致形成风险。除此之外,还有来自自然环境的风险,比如复杂多变的自然灾害影响,天气季节的变化等等,以及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基础设置建设等等,都会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
第二是内部管理风险。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都需要大量资金做保障,企业在筹融资过程中涉及到资金额度、时间周期和利率等等。筹资渠道不够畅通,增加财务会计风险,影响企业效益。投资风险的管控是企业发展的硬伤,如果不能准确判断重大项目的可行性而盲目投资,不仅增加财务会计风险系数,更有可能使得企业前功尽弃,血本无归。
三、国有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现状分析
1.国有企业财务分析
企业财务分析的路径基本上是以股东和债权人互为主体的形式而进行,根据会计提供的财务资料和数据,深入了解企业的资金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评价财务整体状况,为未来发展提供建议和支撑。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状况还存在一些问题,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过于依赖银行贷款,形成利息支付负担,一旦银行调控,则企业将面临断血的可能,无法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国有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长期在政府的支持下生存。企业领导缺乏主观能动性,风险意识不强,不能充分调动财务管理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因此,决策不科学是企业管理层存在的共性问题。另一方向,国有企业需要承担很多的社会责任和行政事务属性,在庞大的管理体系中,管理机构重叠,管理权限相对集中,但是权力制衡不力,出现漏洞,直接影响财务活动的良性循环。部分企业的监管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财务人员随意性强,主观能动性淡化,责任心和进取心不够强烈。企业对财务人员制定的晋升空间不足,制度不透明,积极进取的氛围不浓,影响企业财务的后备发展。
2.国有企业财务会计风险分析
在国有企业中,部分会计人员对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的认识深度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只关注形式,侧重会计表格和其他硬性指标的完成,放松了会计业务与之相关的其他管理和分析工作的有效落实。内部控制和监督薄弱,诱发一些财务会计的业务风险。国有企业对财务会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都有明确的严格要求,这是由于财务会计工作岗位的责任重大,所掌握的资金和工作内容繁杂。如果财务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缺乏、责任意识低下,将会很容易导致账务造假、虚报、失真的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重大损失。
国企财务会计在专业技术上的运用和操作风险不可忽视。现在高科技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下,传统财务会计的工作手段已被信息系统所取代,其功能和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这也对财务会计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出考验。在网络环境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给财务会计业务带来风险,使用操作不当会使会计数据失真,程序系统的在线传输可能会因为病毒或黑客出现泄漏或者篡改,使程序混乱,财务会计资料和数据丢失。
风险在现实工作中只能预测并实施管控措施,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管控措施的执行与监督力度薄弱,再加上外部的影响因素,无疑会给财务会计增添新的风险内容。另外,企业财务会计的稳定性十分重要,加强财务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储备,对企业财务会计的风险控制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财务会计岗位的招聘,录用和人才储备缺乏长效机制,用人广招普招,抱着试水的岗位人员应聘模式,在岗人员在短期内不能进入专业角色,立马群退或调岗再聘。这对财务系统建设无异于雪上加霜。
四、国企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成因
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的基本核心。企业治理结构框架,应该确保董事会对公司和股东负责,并要及时搜集和准确披露与企业财务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包括生产经营状况,财务运营状况和公司治理成果等信息。国有企业的持股结构中,国有股份占据相当份额,现实情况下很多企业还未形成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法人、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含糊不清;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构架系统形同虚设,不能有效发挥相互制衡的功能和作用。
国家对于企业的权力掌控相对集中并占主导地位,政府机构作为企业实体的国有资产代表,具有很大的控制权,其他股东很难监督和制约这种权力。本该民主决定的重大事项,一般都由企业高层和一把手拍板决策。管理层作为大股东利益的代表,集大权于一身,增大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和职责。企业在接收行政任命管理层的模式下,市场机制弱化,激励和约束制度建设不足,委托代理的问题被进一步激化,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提升。这不但导致重大经济决策的科学性不足,更可能导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受到嚴重阻碍。
2.风险管控机制不健全
第一是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国有企业的负债率相对整体偏高,委托代理风险较大。这是由于我国大多数国企一般倾向于风险型结构的建立和使用,风险性结构的特征就是广阔而全面的启动企业内力,抱着大踏步的态势冲锋陷阵。企业的远期愿景十分丰富,但是忽视保守型结构的重要意义。抱着利用国家资金扩大规模和投资,有成绩是自己的,没有成绩则由国家买单的思想来管理企业,导致企业呈现风险型的资本结构。
第二是风险管控机制建设不完善。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思维和管理模式在国有企业还有根深蒂固的痕迹。在思想观念上,治理政策上和管理手段上都与现代化企业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也就忽视了风险管控机制的建立健全。对于财务会计的风险识别、预警、控制和应对的全过程系统建设,很多国企并没有建设起来,内部没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的风险管理方向,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节奏,导致财务会计的风险管控失效。
第三,忽视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大部分国企偏重于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而忽视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企业对财务审计的意义和重要性认知不足,对财务会计人员采取自报家门的做法,听取汇报、看看数据、简单评价,流于形式的内部审计,导致财务漏洞很难被发现。
3.内部控制执行效果较差
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是企业规模化建设和资本化运作的基本保障,其执行效能直接关系到国企长远发展的目标实现。要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严格规范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必要手段。现实中,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尚显不足,与预期的内部控制目标存在一定的落差。
企业高层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认识不够深入,执行意识淡化,执行力度不够,监管执行体系不完善。内控执行的企业员工对内控制度的意义认识上不够全面和深刻。内部控制制度方法有失全面,在约束和相互监督方面表现的是程序化、形式化和盲从性。政府主导国企,国企管理层负责企业的经营,在某种程度上来看,企业对政府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大多数都是政府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行文出台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执行的盲区,企业权力结构上的主要特征影响了执行效果。
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财务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内部审计的实施和执行上,审计监督和客观评价的重要功能发挥不够,严重影响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比如,预留收益资金的额度是扩大生产经营的重大保障,减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才能避免财务会计风险的加重。但是在这一块的内部控制上,很多国有企业并未建立统一和明确的标准,导致收益分配比例失控的事件屡有发生,这不仅增大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也影响企业长期连续稳定发展。
4.内外部监管力度不足
国有企业财务会计风险内外部监管不力一直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的重要障碍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内外部监管力度的强弱与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和历史时期遗留下的思想认识紧密相关。
内部监管体制发挥的效率不高,政府既是政治实体又是经济实体,既是行政管理又是出资人代表,集双重职能和身份于一身,容易形成对企业市场运作的过分干涉。企业管理层也因此容易养成依赖和惰性权利制約,经营绩效大打折扣。企业问责制度的执行深度不够,对失职渎职,违规违纪的行为追责问责过于宽松。财务会计风险的内部监督与评价的执行力不强,由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松散,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的责任和职权划分不明晰。管理层资产管理权限和财务监管权限出现混乱状态,多头管理反而影响执行效率。就外部监管来讲,监事会是国企外部监督管理的主导力量,普通民众和社会组织也有权利对国有企业实行监督。但是在环境和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影响下,外部监督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监事会、民众和社会组织对国有企业的财务会计监督大多流于形式。
五、国企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规避策略
1.完善现代治理结构
第一是对资本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进其他经济体制的投资者、股权转让等方式,在国有企业中实现国有股权适度分散、股权多元化、多个主体相互制约的资本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的在资本市场上的稳定性。同时,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层,给予中长期的绩效考核和股权激励,促使企业发展目标和个人目标一致,减少道德风险,提高其主观能动性。
第二是建立完善的整体组织架构,强化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建设。对各个层级的领导和管理职责权利进行清晰的定位,进一步明确企业董事和监事人的职权责任与义务,增强监事会成员的独立性,完善监事会制度,发挥监事会权威优势,股东大会的职能和运作流程要不断规范,维护广大中小股东权益。通过有效的制约和制衡,维护国有资产的运行安全。
2.健全财务会计风险管控机制
第一是评估财务会计风险,加强制度建设。国有企业风险管控机制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系统工程,也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相关制度设置上应该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是在执行和实施的过程中,务必夯实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基础工作。强化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体系建设机制,增强企业财务会计的风险管控意识。不断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风险管控能力。国企风险预警机制是构筑财务会计风险防范的重要屏障,企业应该设立财务会计风险管理专业部门,形成专人专职履行财务会计风险预警的工作局面。预警机制应本着务实高效并具有前瞻性,做到预防与控制相结合。
第三是建设良好的财务会计风险管控环境。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引导作用,保证岗位设置合理,从上往下推进内部控制的文化建设,以此提高企业全员上下的内控意识。尤其是对于财务部门来说,通过个人职业操守的培养和鞭策,明确岗位职责,营造良好的风险管控氛围与环境。
3.强化内控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制度内容的涵盖面很广,同时制度可供执行的有效性也有很高要求。目前这些都与企业整体管理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执行过程和执行效果不能尽如人意。为了更好地规避财务会计风险,企业的内控制度要全面识别财务会计风险的关键点,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针对风险的可能性、危害性和应对方案,制定财务会计风险内控制度。
以内控制度为基础,把企业内部控制执行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以保证执行效果。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明确职责和权利,执行财务会计风险内部控制活动。规定各个部门和岗位的执行目标,充分利用全面预算控制、操作风险控制、财务会计业务水平控制、财务审计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等,确保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内控执行信息渠道畅通和防控信息共享,提高企业风险防控的执行效果。
4.建立业绩考核激励与监管机制
第一是建立多元化的薪酬激励制度。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激励制度应该有两种:一是国企职能部门的业绩评分,第二是国企针对企业员工岗位责任综合表现而设立的奖励和处罚制度,这都需要强有力的监管制度做保证。绩效考核应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在阳光下进行操作。同时,还要确保考核指标的高度精确,围绕企业盈利能力和股东收益,参照其他先进企业的经验,选择科学的考核指标和计算方法。
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职能部门的工作与从事具体操作的一线员工不同,难以用数字去衡量企业对职能部门的考核标准。因此,企业对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是以履职为核心,以管理为职责。评价他们的绩效只能从三个方向去衡量,即工作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并且要考虑短期性和持续性激励的时效过程,实现长期激励的目的。
六、结语
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深化推进的背景下,国企发展机遇与面临的财务会计风险并存。企业在财务治理方面面临更深层次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国企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必须得到更多关注,从资本结构优化、财权合理分配、内控制度完善、强化考核激励与监督入手,将其财务会计风险降到最低,以促进企业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国栋.国有企业改革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与规避[J].中国集体经济,2018(7):133-134.
[2]程晓月,綦好东,彭睿.构建资产负债管理长效机制防范国有企业财务风险[J].财务与会计,2019,(002):36-38.
[3]袁华.“一带一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探索[J].会计之友,2019,(011):83-86.
[4]张艳.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实务》[J].企业管理,2019(02):123-123.
[5]宋方敏.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与风险[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10(01):129-153.
[6]戴国华.把握财务重点内容 充分运用财务手段 助推国有企业巡视巡察工作[J].财务与会计,2019(23):8-11.
[7]王会波.混合所有制财务管理面临的风险与防范措施[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00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