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的科普轻骑兵
2020-09-03陈英
陈英
摘 要:和硕县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成立10年来,认真组织开展少数民族科普工作,注重利用“科普大讲堂”的形式,以五大重点人群为主要目标,以“科技之冬”、“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等主题科普活动为载体,实现了“营造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的奋斗目标。为促进和硕县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本文结合作者10年工作经历,阐述了加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的时代意义,以及开展科普工作的方法和实践,重点论述了发挥少数民族科普作用,提高“五类”人群科学文化素质。
关键词:民族地区;科普工作;提高;文化素质
新疆自治区和硕县位于天山南麓,北椅天山,南临博斯腾湖,是进入巴州和南疆的门户,全县总面积1.28万平方公里,辖6乡1镇、26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人口7.53万人,世居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哈萨克族等1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9%。
和硕县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于2009年8月由县编制委员会批准批准成立,股级建制,全额事业性质,事业编制1名。2010年1月正是成立,现有工作人员98人,其中事业性科技人员1人,公益岗位1人,科普志愿者96人。还有乃仁克尔乡马背科普宣讲队一支,科普宣讲员5名。2011年12月和2015年12月在自治区、自治州科协及县委、政府大力支持下购置两辆“科普大篷车”,同时,工作队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购置了投影仪、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开展科普工作必须设备。县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经过几年的建设与规范,做到了队伍、牌子、阵地、制度、经费“五落实”,并常年活跃在全县乡(镇)、村(社区)与天山牧场。
新时代赋予科普工作新的时代意义,也赋予科普工作者新的时代责任。和碩县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围绕如何引导农牧民依靠科技发展生产,走上致富道路,依靠科普消除民族传统意识和大山意识,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科普氛围,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和《科学素质纲要》,紧密结合和硕县的实际情况,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培训,新技术、新成果推广等科普工作,为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积极争取领导支持,科普工作保障有力
加强领导是搞好科普工作的关键所在。近几年来,县科协经常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分管、联系领导汇报开展科普活动情况,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全县贯彻落实《刚要》,加速提高五类人群科学素质的建议和工作思路,逐步引起了县委、县政府对科普工作,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开展的系列活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形成了现在大好的工作局面:一是县委、政府明确分管、联系领导,确保少数民族科普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县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科普工作汇报,解决科普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县委、政府领导经常参加重大科普活动;四是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实行全额拨款,活动经费得以保证,并确保逐年增长。
二、充分发挥科普作用,提高少数民族“五类”人群科学文化素质
1.开展科普大篷车进社区活动
和硕县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根据当地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对科普知识的需求,编印了维汉《科普小知识》读本深入各社区开展科普宣传,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在社区居民科普工作中,充分利用文化广场、社区活动中心等阵地,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文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区,促进城镇居民素质的提高。开展科技培训、科普宣传,树立科普典型,足迹遍全县7个乡镇,7个社区、30所学校幼儿园,行程10万多公里。
2.送技术,办培训,引领农牧民致富
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这一主题,与全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利用“科技之冬”、“科技周”、“科普日”“百会成人下基层”等活动与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了多次巡回培训。在农民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工作中,组织科技工作者赴全县各乡镇围绕酿酒葡萄、特色农业、奶牛养殖等优势产业发展开展以提高农村劳动者掌握农村实用技术、新技术的能力为目标,以“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为平台,以“科技之冬”、“科技下乡”等活动为载体,举办形式多样的农村实用技术专题讲座;广泛开展节水滴灌技术培训;开展相关动物防疫方面的法律法规,奶牛优质、高产养殖和常见病防治技术,畜禽检疫、肉食品安全等知识和宣传培训;组织卫生系统科普宣传讲师团深入全县村、社区、学校,开展脊灰、麻疹等传染病及健康基本常识开展主题讲座,提高各类人群的预防疾病能力;开展生殖健康村村行活动,通过举办生殖健康讲座,不断提高全县农牧民生殖健康意识。
3.主题科普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坚持开展了“百会万人下基层”系列科普活动,充分利用每年的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科普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科普专题报告、科普咨询、邀请巴州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大蓬车和新技术新产品展示等活动,大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深受群众欢迎。现场发放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册、《地震知识读本》、《农村实用技术丛书》、反邪教宣传材料等各类科普宣传材料8万余份,举办科普活动60场次,参与群众达6万人次。百会万人下基层活动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形式新颖独特,内容丰富,成效显著,不但推广了科学的生产技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又激发了各族干部群众、农牧民、各族青少年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科学思维、科技意识明显提高,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4.针对偏远深山牧区
“科普大篷车”不能去的科普宣传死角,乃仁克尔乡组建了有卫生、教育、司法、畜牧等方面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流动马背宣讲队,他们采取“白天放牧晚上集中学、晴天放牧雨天集中学”的方式,无论寒、暑,在深山牧区1000余平方公里的10多个放牧点上,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听到他们耐心细致的为牧民宣讲。流动马背宣讲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牧区的学习教育宣传方式,搭建了牧区宣传教育新平台,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走到哪里,宣传就跟到哪里。通过县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和马背科普宣讲队的共同努力,山区牧民改变了以前传统的游牧民的生活观念,现在已经营造出山区牧民讲科技、学科技、用科技和崇尚科技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