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药物的多残留酶联免疫法检测
2020-09-03陈曼娜
陈曼娜
(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 广东潮州 521011)
1 引言
磺胺类药物通过干扰细菌酶系统中的氨基苯甲酸,破坏其自我增值能力,对细菌产生极强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杀菌目的。由于其出色的杀菌能力,且在实际应用中有经济、高效、稳定等优点,常被应用于细菌性感染和原虫感染等疾病中。控制兽药残留最主要的措施是加强兽药残留的检测和监控,我国规定动物性食品中单个药物最高残留限量为0.1 mg/kg[1]。
2 材料和检测方法
2.1 材料和仪器
试验对象:6只白兔,体重在2.5 kg左右;3只鸡,体重在1.5 kg左右。
试验材料:新鲜牛奶;包被原H2-OVA;免疫原H1-HSA、H1-BSA 等。
试剂: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免疫球蛋白G(HRP-IgG);新生牛血清;卵清蛋白(OVA);各类磺胺类药物:磺胺二甲基嘧啶(SM2);磺胺嘧啶(SD);磺胺喹恶啉(SQ);磺胺氯吡嗪钠(SC);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磺胺对甲氧嘧啶(SMD);磺胺-6-甲氧嘧啶(SMM)[2]。
仪器:电子天平;超纯水设备;酶标仪器;离心机;恒温水槽;恒温干燥箱。
2.2 磺胺类药物多克隆抗体制备
2.2.1 免疫程序接种
参考常规免疫程序对家兔进行免疫试验,在试验前分别采用H1-BSA和H1-HSA作为免疫抗体,以0.5 mg/kg的剂量对3只新西兰白兔进行免疫试验。在抗原溶液中注入等体积的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完全后,采用皮内多点注射法对白兔后背皮肉进行注射,每次剂量控制在0.1~0.2 mL。将抗原溶液与弗氏不完全佐剂等体积融合,间隔3周后,以背部皮下注射的方式做第二次免疫,之后分别间隔2周后做第三次和第四次免疫。再间隔2周后,将1 mg完全抗原溶液溶于生理盐水中,通过耳缘静脉注射,进行第五次免疫,1周后对颈动脉进行分离采血得到抗血清物质[3]。
2.2.2 纯化抗血清
采用三步盐析法对抗血清进行纯化,主要试剂为饱和硫酸铵,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纯化效果的最终鉴定,并将样本在-20℃条件下低温保存。
2.3 建立免疫学分析法
2.3.1 酶联免疫法(ELISA)确定最佳抗原抗体浓度
以H2-OVA为抗原溶液,以羊抗兔HRP-IgG组建酶标酶联免疫试验。对抗体的重点效价进行解析,得出抗原抗体的最佳浓度[4]。
2.3.2 ELISA标准曲线的建立
对于 7种常用磺胺类药物(SM2、SD、SQ、SC、SMZ、SMD、SMM)进行间接竞争试验,确定抗原抗体的工作条件,以竞争物底物浓度的对数为横坐标,绘制出相应的标准曲线,完成相关的参数分析[5]。
2.4 磺胺类药物在多克隆抗体中的应用
2.4.1 测定牛奶中磺胺药的含量
对新鲜牛奶进行处理,在常温下以4 000 r/min转速进行离心,取样下层清液进行分析。
2.4.2 测定鸡样品中磺胺类药物的含量
取样品鸡宰杀,取鸡胸肌和肝脏作为待测样品,将鸡胸肉和肝脏剪碎后放于离心管内,加入乙腈和乙酸乙酯,震荡离心,取下层溶液,添加 0.1、1.0、5.0 μg/mL 3个浓度梯度的磺胺药,根据磺胺药物的浓度抑制曲线和回归方程得到最终结果的回收率。
3 结果
3.1 抗原抗体中最佳浓度值的确认
用酶联免疫方阵对试验做最佳浓度分析与确认,以抗效价1∶85000作为间接酶联免疫法的最佳浓度,详见表1。
表1 间接酶联免疫法方阵试验分析
3.2 标准曲线相关参数
以依据表1数据对7种磺胺类药物的抑制率进行测算,以磺胺类药物浓度的对数为横坐标,抗原抗体结合率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详见表2。
表2 磺胺类药物间接竞争标准曲线相关参数
3.3 牛奶添加药物回收率
添加100 ng/mL磺胺类药物时,回收率为7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7%;添加1 000 ng/mL时,回收率为79.4%,RSD为2.62%;添加5000ng/mL,回收率为101.3%,RSD为4.1%。结果表明,磺胺类药物在100~5 000 ng/mL时,具有良好的回收率。
4 讨论
本文以磺胺类药物母核结构的完全抗原作为H1-HSA、H2-OVA研究的免疫原和包被原,以降低杂质感染,提高检测分析的灵敏度。H1-HSA对免疫家兔的抗血清体现了良好的灵敏性,对常用的7种磺胺药能够有效识别,5种检测限低于最高残留量(100 ng/mL)。本文主要对抗体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量进行定性分析,可以提高检测试剂在实际应用中的特异性、灵敏性、分离能力以及准确度,以此提高分析效率,实现多残留检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