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壶“结义”的花器之美和文化内涵

2020-09-03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结义壶把花器

严 强

江南水乡宜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山明水秀、物华天宝之地,在中国历史上,江南的富庶可谓是源远流长,位于长江三角洲几何中心位置、太湖西岸,江浙皖三省交界之地的宜兴,拥有着苏南地区最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宜兴最负盛名的当数风头正劲的紫砂壶,正是在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重视,饮茶逐渐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最好的休闲方式,所以紫砂壶也进入了寻常百姓之家,从“琴棋书画诗酒茶”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处处离不开茶。紫砂艺术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逐渐地形成,并且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许多元素和题材。在我们最常见的以“岁寒三友”松竹梅为创作元素的紫砂壶造型艺术非常的丰富,许多的紫砂巨匠也曾经创作过这种类型的经典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可谓是价值连城。年轻的紫砂艺人也在花器的创作之中充分地融入了松竹梅的元素,或者以其入壶,或者以其饰壶,为我们带来了造型多变、内涵丰富的紫砂佳作。

《结 义》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结义壶》就是在继承传统紫砂花器的基础之上,大胆创新,融入更多个人风格的精品力作。此壶采用了优质的段泥精制而成,经过高温烧制,呈现出古朴自然的色泽,和这种题材的紫砂壶造型结合起来可谓是相得益彰,非常完美。此壶壶身采用了竹子形态设计,一段长的竹节搭配短的组合而成,特别的富有层次感,壶嘴的设计延续了壶身的形态,一截竹段巧妙地昂首向上,上面的竹节非常的清晰鲜明,分布也是疏密有间,出水则干净利索,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壶把的设计则是梅枝,遒劲有力,枝节纵横,弯卷成型,端握舒适,从壶把处延伸出来的一枝梅花贴伏于壶身之上,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开的正艳。有的则将要凋零,尽管只有寥寥几朵,却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不得不佩服创作者缜密的心思和精湛的工艺。壶盖的设计则是嵌入壶口,严丝合缝,通转流畅,上面的点睛之笔则是松桩的形态,松树的根脉形态捏塑得非常到位,盘根错节地贴合在壶盖之上,一截形态自然、充满岁月痕迹和历史沧桑之感的树桩作为壶钮,在充满了艺术审美的同时,实用价值也非常的到位。从整体上来看此壶《结义》,名字之中就可以联想到“松竹梅”的相互搭配与融合,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之中有着“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情节,而在这把紫砂壶之中,我巧妙地把松竹梅的形象也拟人化,通过紫砂器造型来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让我们惊叹于设计之巧妙、工艺之到位、气韵之流畅,在呈现出紫砂花器之美的同时,把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也完全地表现出来。

“岁寒三友”,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和人情味的词语,把松竹梅生存的环境“岁寒”点了出来,同时也掺杂了个人的情感,是为“三友”,可见它们有着共同的品德、情趣和爱好。松树四季常青,不畏严寒,有着“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著名吟诵。而竹子高耸入云、苍翠欲滴,郑板桥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来歌颂竹的坚韧不拔。梅花则更是在寒冷的冬天为我们带来了火一样的热情和徐徐的花香,“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寥寥几句就点出了梅花带给我们的精神慰藉。于是这三个冬天的精灵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在冰天雪地来了一场“义结金兰”,我的这件作品《结义》就是把松竹梅的形态完全地用紫砂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在精神的层面上也充分地展示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人们对于这三种自然精灵的热爱和对于它们高贵品质的向往和追求,让我们欣赏到紫砂的造型之美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结语:在紫砂的造型艺术之中,许多的题材都被广泛运用,而在花器题材的选择过程之中,更多的紫砂艺人还是集中于松、竹、梅等三种元素的创作。因为它们不仅仅是在经典的作品之中屡屡出现,更是我们国人精神的寄托和象征,很容易引起我们情感的共鸣。于是,在宜兴紫砂艺人妙手生花的演绎之中,一件件精美绝伦、形神皆备的紫砂花器作品带给我们喝茶品茗之中更多的快乐和感受。

猜你喜欢

结义壶把花器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浅述作品“一帆风顺”的制作
一粒珠
李结义摄影作品选登
“桃园结义”故事完全是虚构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