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英互译中的三个技巧

2020-09-02赵丽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期
关键词:译法副词技巧

[摘           要]  英语作为我国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我们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翻译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语言应用的一大难点。尤其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与国外的联系不断深入,在进行对外沟通交流时,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翻译能力,才能确保沟通的顺畅。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中英互译的学习,掌握翻译的技巧,降低翻译的难度。通过对中英互译中的三个技巧进行分析,希望能给从事中英互译教学的老师提供一些借鉴。

[关    键   词]  中英互译;技巧;增译法;减译法;转换法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198-02

一、中英互译的三个技巧

(一)增译法

增译法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等进行添加,使句子意思表达更为完整。基本原则是不产生额外的语义。第一种:语法增补。在进行翻译时,对代词、冠词、介词等进行补充,例如: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This is yet another common point between the people of our two countries. 这是我们两国人民的一个共同点(增译介词)。第二种:语义的增补。根据逻辑对原文省略的内容进行增添,A book,tight shut,is but a block of paper. 一本书,如果紧紧合上不读,只是一叠纸。(增译暗含词语)。第三种:文化增补。针对文中提到的故事人物有详细的了解,然后根据两个国家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不同的翻译。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瓢泼大雨(俚语,谚语翻译)。If one is not patient in small thing,one will never be able to control great ventures. 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单纯按照字面意识,如果不对小事有耐心,将永远不能够控制大事业。但是翻译成中国的成语就会显得更加有文化底蕴。为此,学生要对这些基础的内容进行增补,就必须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语法成分的划分。在日常的课程教授过程中,注重对中西方文化的教学,使学生对中西文化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原文的意思进行准确的表达。

(二)减译法

减译法就是对文中多余的部分进行适当的删减,使句子的表达更加简洁完整。减译不是简单的对原文进行删减,而是为了避免内容的重复、文字的重复。由于中英文之间的语言差异会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所以有必要对重复或者赘述的部分进行删减。第一种是语法性减译。包括代词的减译、动词的减译、名词的减译、连词的减译等,You will be staying in this hotel during your visit in Beijing. 你在北京访问期间就住在这家饭店里。(省译物主代词)。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省译名词)。After they had entered the school,they were went into the library. 他们入校后,就走进了图书馆。(省译主语)。I have just completed my fiftieth year. 我刚满十五岁。(省译定语)。第二种是逻辑性的减译。针对语法逻辑进行相应词语的删减,例句: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 stay here. 希望您在这儿过得愉快。(在翻译的时候就应省译物主代词)。第三种是修辞性减译。对同义的词语进行删减,或者用新词代替旧词;简练性减译,语言讲究简洁、优美。例句:There was no snow,the leaves were gone from the trees,the grass was dead. 天未下雪,但叶落草枯。但是按照直译翻译,则为这里没有下雪,叶子已经从树上掉落,草也都死了。跟修辞性的减译相比,缺少了文化语言的魅力。所以在进行减译时必须注意语言的措辞优雅,使人们能够在简短的话语中获得更美的文字体验,形成更好的画面感。

(三)转换法

在翻译时,因为两种语言在语法和习惯表达上存在差异,在重视原文的前提下,译文必须与文化相匹配,这就是词类的转换。一是名词转换成动词、形容词、副词,例句:Youll have to back the car up and turn around. 你得倒车,掉头走。(名词转动词)。All the students should develop morally,intellectually and physically. 学生都应该德、智、体全面发展。(名词转副词)。二是形容词转换成副词或名词,I cant forget the very unfortunate. 我無法忘记那极其不幸的事情。(形容词转名词)。三是动词转换成名词、副词或者形容词。This book is about traveling. 这是本关于旅游的书。(动词转名词)。四是介词转动词。Im all for you opinion. 我完全赞成你的意见。(介词转动词)。五是句型的转换以及语态的转换。We dont have much time left. Lets go back. 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去吧!(句型转换)。In some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the people are given the biggest social benefits,such as medical insurance. 在欧洲有些国家,人们享受最广泛的社会福利,如医疗保险等。(被动转主动语态)。在运用转换法以及语态转换法时,一定要对句子的结构以及词汇的用法有良好的掌握,避免因为对语法的不理解,造成句子错误,创造“中国式英语”。

二、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中英互译“三个技巧”的教学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根据句子成分进行“增译、减译”

中职学校的学生本身基础较差,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基本的单词词性以及句子成分的理解与学习。会划分句子的八大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补语、同位语以及状语。正确掌握英语的十种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数词等,加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只有更好地理解句子成分,才能更好地进行“增译、减译”。学生日常中对翻译方法多加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状态。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工具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語作为外来语种,跟我们的母语——汉语不是同一语系,在很多的表达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增添了很大的困难。如果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加不利于英语知识的掌握。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甚至会扰乱课堂秩序,耽误他人的学习。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英语歌曲以及故事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利用网络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学生在课下可以通过观看英语电影的方式,提高自己对英语的兴趣。通过电影,还能提高他们对英语的感知能力。时间一长,自己的听力,甚至是即时翻译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在“转换法”中注意中外文化区别

为了更好地进行中英互译,必须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尤其是在“转换法”翻译技巧应用过程中,只有对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翻译。例如,东西方的龙文化就存在很大的差异。龙在中国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却是罪恶的化身。还有在中文中的害群之马的英文翻译为a black sheep,英文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一只黑羊;瓢泼大雨被翻译成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直译为“下狗下猫”。原因是17世纪的英格兰在下大雨的时候,一些城市的街道就会水流成河,而且这些污水中还会飘浮着大量的死猫死狗。所以,raining cats and dogs已成为英语里“大雨”的地道描述。为了避免在翻译中出现问题,老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常识内容以及固定翻译的教授。很多的中职英语任课老师关注的重点还是在学生的基础知识上,并不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再加上,老师自身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也不够多,在课堂教学上忽略了对文化差异的教学。中职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实际的操作能力,课程较多。集中进行学习翻译的时间有限,这就需要相关的老师在学习中利用这些俚语、风俗等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

总之,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因为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导致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尤其是在中英互译的课堂上,有大量的理论知识需要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非常枯燥无味的。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之间的讲解。本文对中英互译中的三个技巧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日后还会继续进行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冯伟年.论英汉翻译中的增词技巧[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102-107.

[2]高秀玲.浅谈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转换技巧[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80-82.

编辑 马燕萍

作者简介:赵丽芳(1977—),女,壮族,本科,中职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英语语法的应用。

猜你喜欢

译法副词技巧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短句—副词+谓语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副词和副词词组
“快”字的不同译法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
“好”字译法种种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