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职—本科衔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2020-09-02刘志芳周卫伍银波薛金水张卿
刘志芳 周卫 伍银波 薛金水 张卿
[摘 要] 职业能力分析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实施的关键。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联合申报了第一批高本衔接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通过对自动化行业的调研、在校生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根据企业的岗位任务,明确高职和本科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养。为高职—本科衔接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定奠定基础。
[关 键 词] 高本衔接;岗位;职业能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012-02
随着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社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高职教育要向技术技能应用型本科延伸。《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将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高职—本科协同育人是继“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之后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又一创新性探索,为高职教育的结构延伸提供发展空间,构建职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直通车”。2017年9月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50人)已入读广东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了进一步完善电气自动化高本衔接人才培养的制定和课程体系改革,本文通过对企业的深度调查,完成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
一、调研方法
调研过程:首先,团队制定整个调研方案,明确调研目的、调研对象以及调研主要内容;其次,具体实施调研计划,如深入企业,通过QQ、微信等发放调查问卷;最后,对调研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本次调研对象为广东省61家电气自动化相关企业(具体企业样本如下表)、省内5所本科院校和8所高职院校的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根据调查得出的数据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岗位专业能力要求等相关信息。
二、调研数据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
调研数据显示自动化毕业生就业行业具有多样性,其中制造、电力、煤气和供水的所属行业比例最高;其次是建筑业;再次是教育行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艺术和广播电视业、邮电通信业、行政机关及社会团体,其他行业总计占9%。其中在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包括外商独资)工作学生人数比例最多,具体如图1所示。
(二)工作岗位分析
调研数据表明,电气自动化毕业生高职和本科就业岗位及所占比例存在差异。将本科和高职分别进行岗位统计和分析如图2和图3所示。本科生就业中约17%的工作岗位是产品设计工程师;13%的工作岗位是供配电系统设计人员、售后服务工程师、产品销售;4%是质量检验员;4%是设备管理员;其他岗位占27%。高职调查显示,约21%的工作岗位是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电工岗位占2%;售后服务人员占16%;质量检验员占7%;其他岗位占28%。以上数据充分表明高职学生的岗位以动手实践为主。
(三)企业对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2015年,我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强国战略,强调加快推动新一代技术信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而自动化技术又对智能制造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珠三角企业作为广东省的经济支柱,对人才的需求和职业能力的要求代表最新的技术要求。
本次调研的自动化相关企业集中在珠三角,其中以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等地为主,粤东西北有部分企业。根据调研数据,企业招聘毕业生时对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要求如图4、图5所示。
由数据可知,企业建议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重点加强学生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和踏实肯干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职业精神、创新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企业对员工能力要求:所学专业能力、团队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组织能力和思想素质,而在调研中对家庭背景几乎没要求。
三、调研结论
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企业调研结论如下。
(一)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招生率、就业率仍处于各行业的前列
有较多学生进入与专业相关的大、中型企业工作,就业率较高。畢业生主要从事电气自动化系统、供配电系统和电气电子产品的设计、安装工艺、调试安装、运行和维护工作。
(二)企事业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
企业招聘学生时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专业方面的能力外,对团队合作能力、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创新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三)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与策划能力
多家企业反映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从教育层面角度看,主要问题在于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学生知识面狭窄,课程内容落后于时代,缺乏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新学科、新技术和新思维的知识,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讨新知识的创新欲望。
(四)高职电气自动化毕业生流动性较大
高职电气自动化超过七成的毕业生首次就业后工作发生变动,无变动的只占13%,变动一次的占33%,变动两次的占42%,变动三次占13%。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生工作岗位稳定性好,流动性很低。超过一半的毕业生首次就业后工作未发生变动,变动一次的占27%,变动两次的占18%,变动三次的较少。
四、对策与建议
职业能力分析的目的是为实现职业教育的“五对接”。职业能力既是企业行业用人的要求和标准,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更是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有机联系的重要纽带。高本衔接电气自动化专业要根据企业调研的结果及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对三年高职人才培养和两年本科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设计,强化行业企业对专业及课程建设各环节的参与。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尝试改革。
(一)对高职本科不同的教学体系进行模块化设计
高职阶段学生掌握基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完成实践实训模块。进入本科阶段加强理论学习和系统能力提高,进一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重点完成综合能力培养模块。
(二)构建分层次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
首先,强化专业课的实训课程,提高专业课综合实验和实训的比例,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和丰富课程设计,有针对性地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开设相关课程设计,使学生有时间自学、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大力推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开放式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1]蔡朝霞.高职本科三二分段专本衔接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学科探索,2017(9):18-19.
[2]周莉,罗杜宇.高职本科衔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4):71-74.
[3]付尚军.高职—本科衔接培养机制优化及对策研究:以甘肃省高职—本科“3+2”衔接贯通培养为例[J].现代交际,2019(15):39-40
[4]宋广莹,王伟英.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中、高职、本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8):79-80.
[5]赵洪洁.基于岗位能力“多层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4):125-127.
編辑 赵瑞峰
①本文系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9年一般课题“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本科一体化培养的实践与研究(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协同育人)”(课题编号:GDGZ19Y12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志芳(1981—),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就职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通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