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类专业理论教学方法创新初探

2020-09-02张磊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期
关键词:机械类理论中职

张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机械广泛运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社会对机械人才的需求也大大提升,为我国中职机械教育指明了方向。但由于我国机械应用、机械类专业开设以及教学起步相对较晚,加之传统教学理念、传统教法的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机械类专业理论教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并不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思考,从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理论教学现状入手探析教法新对策,以期在创新教学方法中解决机械类专业教学课堂现存问题,为专业课堂注入活力的同时提高其教学有效性。

[关    键   词]  机械类专业;教学问题;教学方法;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166-02

中职学校为应对社会人才需要开设机械类专业课程,以为社会培养、输送典型实用型人才。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机械类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在单一教法的影响下课堂教学逐渐走入“死胡同”。笔者认为要想改变这一教学现状,专业教师就必须以创新为武器,实现创新教学。

一、中职机械类专业理论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一)传统教法较为单一

在课程调查中发现:目前,中职机械类专业在开展理论课程教学时教学方法十分单一,更多的是“讲授法”和“讲演法”相结合,即教师是课堂上的主人公,学生在观察与接受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这导致学生在进行机械专业课程学习时无法有效掌握相关机械专业的广泛性知识,甚至在学习时存在“费力”现象,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导致教学出现“低效化”状态。

(二)课堂缺少互动交流

课堂是师生相互配合的课堂,但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到位以及专业教师在教学时没有设定贴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开展机械类专业理论课程理论教学时课堂十分僵硬,缺少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和交流,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学生学习不到位,教师教学独立化。

(三)课程设计缺乏创新训练

机械的快速发展致使许多新技术的出现,这些技术冲击着传统机械类专业教学课堂,为机械类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现行的中职机械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过分突出主导地位,过分依赖现存教材,教学缺少创新训练活动,不利于学生对新知的学习,也导致教学与时代脱节。

(四)课堂缺乏实践活动

机械类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并非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传递理论,它是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明晰理论,在了解理论的基础上正确实践。而目前的中职机械理论教学课堂上明显缺乏实践活动,这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完全停留在理论层次,无法学以致用,其学习有效性并不高。

二、中职机械类专业理论教学方法创新探析

正是因为目前中职机械类专业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存在上述问题,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师才更应该“慧眼”认识教学问题。在以创新为武器,创新教学方法的实际活动中改变教学问题,才能够为教学课堂带来新色彩,让教学课堂别具一格。

(一)树立正确教学目标,明晰人才培养方向

要想确保后续的教学活动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为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指明方向,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就必须结合专业设定正确的教学目标,明晰人才培養内容。

机械类专业开设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机械类人才,机械类理论课程知识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原理,在进行课程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其具化为以下五个方面。

(1)自学能力能够在课程学习中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手段查阅、获取符合自身学习需要的信息。

(2)表达能力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利用数学数据、工程曲线、图表等表达能力。

(3)研究能力包括机械类专业必须具备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综合处理能力等。

(4)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概括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5)团结协作能力包括组织策划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合作时间能力等。

因此,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时教师不能将课程教学的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而应该关注学生专业素养的综合发展,只有从该角度入手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机械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才能够有效提升,其专业人才培养才更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利用新式教法教学

机械专业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机构的结构学、运动学以及机械动力学等,但理论教学并非完全脱离实践,且不同的知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同的收效。因此对不同教学内容时,专业课程教师需注意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新式教法实现课程教学。

当然不同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教师要尽可能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最优搭配,这样才能够实现“1+1>2”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举例如下。

1.项目教学法

该教学方法是指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一个项目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负责整个项目过程,而教师在其中扮演者指导、点拨、解惑、总结的角色。该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求教师首先确定项目内容,要注意在设计项目内容时尽可能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如在“测绘装配体”的项目中教师为学生所准备的项目装配体应包含学生常见的且教材中典型的零件。其次设计项目内容,项目内容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学需要,最后是实施项目,在实施项目时教师要设定具体的任务要求,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在项目完成后及时检查项目和评价项目。

如在学习“齿轮”相关知识时,该知识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计算齿轮的参数方法,并且能够在课程学习后绘制齿轮的啮合图、齿轮零件图。教师可将“齿轮部件测绘”作为项目的先行任务,继而对学生进行分组,将项目分为四大内容,即①认识齿轮组成和参数;②测量齿轮参数;③绘制齿轮轴零件图;④绘制齿轮啮合图。这样能够确保课程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也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动性,在知识学习中扮演积极角色。

2.情境教学法

该教学方法是指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方式为学生再现相关知识情境的教学方法。它能够直观性地为学生展示机械理论知识,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如在开展“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相关课程内容时,为让学生理解其结构变化,教师可利用生活中常用的“雨伞”作为其模拟演示工具,为学生展示情境教学。雨伞既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铰链四杆机构的内部结构又能够让复杂的知识原理变得简单,更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再如在开展“解链传动的运动”时,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进行动画模拟,通过视频将链传动运转过程直观、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动画可以为学生演示链轮转动时销轴速度方向的变化,也可以为学生展示链条速度的变化。既能够让学生认识到链传动的不均匀性,又可以让学生了解设计参数P/Z与链速不均匀性之间的关系,教学生动且有效。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诸多教学方法在中职机械类专业理论教学课堂有着别样作用,如小组合作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关键在于任课教师如何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搭配选择。

(三)开展创新竞赛活动,活跃课堂学术氛围

为检测学生对相关机械知识的掌握程度,锻炼学生的诸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在开展机械类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时开展创新竞赛活动,让学生能够成为知识学习与竞赛的主体。在竞赛氛围下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自信心被有效激发。学生能够利用自身课堂所学完成竞赛活动,在竞赛中与其他学生进行相关知识与思想的交流,既能够让机械类专业理论教学课堂别开生面,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如中职学校可开展机械设计方案竞赛、机械原理知识比拼、机械重组再造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创新机械类专业理论教学课堂的重要渠道,也能够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

(四)实现多维一体教学,理论实际相互联系

为让机械类专业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能够将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能够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机械类专业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入新型教学手段,如利用实物或者模型、录像或者VAF课件等为学生建构独为一体的教学新平台。在教学新平台上教师为学生传输相关的课件以及教学新资源,及时根据机械行业的动向更新教学知识,弥补传统教材的落后性,尽可能将新知识传递给学生。且在多维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对相关知识原理的学习不再停留于理论层次,而能够与实践对应起来,这是对传统机械类原理教学课堂的突破,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五)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师要注意完善目前理论教学课堂的教学评价机制,改变过去的终结性平台,在融入过程性评价、鼓励性评价中建构新的教学评价模式。首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活动时教师必须根据上述我们提到的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判定,这样才能够从综合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以分数“以偏概全”。其次,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发现每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优秀之处,提高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自信,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课程学习中。此外,教师也要及时在教学评价中进行自我反思,确保自身能够及时在教学评价中发现教学问题、创新教学、解决教学问题。

三、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具体到中职机械类专业理论教学课堂上,创新则成为机械类专业理论课堂教学发展的动力,成为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发动机”。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创新教法的重要性,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认识问题、利用新式教学方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还课堂以高效,提高机械类专业理论教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赛,张颖,李闪.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长春大学光华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12(30).

[2]朱从容.地方性院校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J].浙江海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09(7).

[3]杨建中.新形势下机械类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J].科技视界,2019(10).

[4]赵妍.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学创新探讨[J].学周刊,2019(8).

[5]李娟娟.职高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成才之路,2019(5).

[6]李传琦,曹金红.创新教育在機械类高职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北极光,2019(1).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机械类理论中职
机械制图在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实践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盛满理论
机械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探究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