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路径
2020-09-02潘光芸
摘 要:随着新课改教育观念的传播下,使得许多教师正确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创建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方法。基于此,本文阐述提高教学效率要合理使用生活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大量列举实际品德案例进行讲解、科学有效开展生活实践活动、采用多媒体的数学设备以及构建开放式的品德讨论课堂等措施。
关键词:创设生活情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
引言: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集品德培养、生活教学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类课程,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良好品德形象,还可以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因此,教师要积极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教学知识点立足于当下的实践情况,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一、合理运用生活教学情境,提高小学品德的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情景创设,将生活经验与教学意义带入到课堂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明白拥有品德、道德的重要性,提升自身对事件正确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个个情境,增强学生與教师之间你来我往的互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印象。其中运用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常见方法就是角色扮演,此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内在表演潜力,将道德品质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还能通过学生的扮演,增强学生对事件的真实体验,引起学生想要有良好道德的共鸣。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单元中,此单元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中爸爸妈妈生活中的小事琐事与工作、照顾家庭等方面的辛苦,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身的责任。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询问学生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家都要做哪些事情,之后通过学生的模仿角色,说出爸爸妈妈的辛苦。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角色,提出各种各样的生活难题,不断地考验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最后在表演完之后,学生可以说说自身角色(爸爸、妈妈)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而引发学生换位思考,学会在生活中不断地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等等,真真正正的让学生明白爸爸妈妈养育自己十分不容易。
二、列举生活道德与法治的实际案例,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
为了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具有真实性,教师除了运用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之外,还可以运用能够教学中真实的案例,将道德的意义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比如,在《学会尊重》这个单元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人们的陋习通过图片或者是视频展示给学生,从而向提出学生都是此类行为的不对之处,或者是教师讲授学生在生活中应该如何的尊重他人,列举出哪些是尊重他人的良好行为。与此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要反思自身的不良习惯的意识,并加以改正,不可以随意诋毁其他的同学,进而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品德修养。
三、积极开设生活实践活动,使得教学贴近于生活
适当地创建生活实践活动,可以在一定的基础上开展有效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主要目的就是将课程与生活更好的融入到一起,从而给予学生一个展现自身优势、特点与能力的机会和享受生活的感受。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我的环保小搭档》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全班同学自行组成分组,在学习学校中的任意一块区域进行打扫,充分激起学生“保护学校、保护家园”的决心,之后教师可以在小组中进行评比,选出最佳“清洁小搭档”的荣誉称号。此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小组之间的集体荣誉感,养成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而且还能在学生打扫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要进行垃圾分类,逐渐地养成一个正确投放垃圾的好习惯。并且学生在自身明白的情况下,不断地用实际行动感染生活中的每一个人[1]。
四、善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缓解课堂枯燥无味的气氛
现如今是网络多媒体盛行的时代,教师应该掌握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有效地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用到电子信息技术当中。进而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而运用网络技术软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漂泊在外”的思绪逐渐地拉回课堂中来,使得学生能够积极教师进行互动,慢慢地消除单一、枯燥的课堂气氛。比如说,在《地球-我们的家园》中,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多数的学生根本无法想象地球形态的波澜壮阔,而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感受到地球的具体演变,内部的大海与陆地是通过哪些作用进一步所形成的。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网上寻在一些海陆形成、演变的视频,或者是寻找各大陆演变前后的图片对比等。使得学生能够体会到宇宙的星河浩瀚,进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浓浓的环保之情与爱护地球的心[2]。
五、科学利用音乐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音乐具有沁人心脾、凝神静气的作用,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正是需要这些作用来缓解小学生内心中急躁的情绪。所以,教师科学运用音乐中所蕴含的意境,使得学生拥有“激情高涨”的学习情绪,之后的品德教学也就会变得事半功倍。但是教师要注意在讲授某一节课时,要选在意境相似的音乐,将教学知识与音乐之间进行有效地融合,教师要把握好音乐的节奏,在适当地时期进行教学讲解,其最终的效果就会出乎意料之外。
六、建立开放式品德讨论课堂,有效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通过自身的研究与探索,往往比教师“硬性灌输”的效果要好。所以,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品德教育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成为真正的教育主体。小学生正是活泼好动、高谈论阔的好阶段,教师可以分成几个人为一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的表达自身的看法,锻炼自我表达的能力。此方法既教会学生要尊重他人,又学会要适当地聆听他人的意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特点就是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所关联,而小学阶段也是塑造学生品德修养、端正品行的关键。只要教师掌握好教育方法,将生活情境应用与课堂当中,就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学生自身的品德意识,使得学生能真实的感受到教育与生活中的乐趣,从而提升课程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叶碧云.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路径探赜[J].新课程研究,2019(16):41-42.
[2]黄道成.生活情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华夏教师,2018(20):27-28.
作者简介:潘光芸,1983年5月,女,广西合浦人,大专,小学二级,道德与法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