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做思共生”视角对科学观察的思考与实践
2020-09-02倪叶陶
倪叶陶
在科学学习中,科学观察在科学研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观察属于“做”的范畴,通过科学观察,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观察中对周围事物的形态、特征等形成初步感知,为接下来的探究积累感性认识。可以说,观察作为探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科学学习的始终,对科学探究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受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影响,学生的观察活动往往停留在“观”的层面,喜欢看热闹,思维的跳跃性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只重感官感受,忽视对现象本质的体验,影响了学习效果。如何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并将观察获得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与加工,将对接下来的“做”与“思”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观察的指导,用有目的的“观”启发“思”,进而引起“做”,实现做与思共生,提高小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提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观前启思,明确要领,从“看热闹”走向“看门道”
观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周期性,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科学学习中培养的。一般的观察往往受兴趣影响较大,是一种盲目的、被动的感受过程,因此科学学习中普通的观察只是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而“看门道”的观察则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观察目标,是一种积极、自主的实践活动,由此所获得的观察结果才是有意义的。由于小学生会受各种内在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观察过程中常常会被一些目标外的影响因素带偏,这就需要教师重点对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进行培养,通过有层次的“思”的指引,才能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
执教“物体的形状改变”内容时,实验中所涉及的物品种类较多,观察的侧重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对观察活动进行有层次的设计,在每一个观察过程中都要引导学生思考并明確观察目的和任务,即让学生在观察后要明确物体形状的变化情况。如观察木块、塑料块、海绵、硬币、弹簧、橡皮泥等物体受力时,哪些物体的形状会发生变化。学生观察之后,很快将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像木块、塑料这样看不出形状变化的,另一类是像海绵、弹簧、橡皮泥这样能看到明显变化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对形状发生变化的物体再次进行观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预测物体受到外力之后形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再通过验证得出实验结论,很快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将剩下的物体再次进行分类:一类是像橡皮泥那样撤掉外力后形状无法恢复的,另一类是像弹簧、海绵这样受力后形状改变、不受力恢复形状的,进而引出弹力的概念。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表现观察的结果:一是实验前让学生明确物体受力后形状会发生变化,让他们通过经验来预测物体的形状改变情况;二是通过动手操作验证物体受力后形状变化的情况;三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物体受力后会产生弹力。通过指向性集中的“思”,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围绕观察主题,获取有效信息,从而提高“做”的效率。
观中得法,多“官”齐下,从“单体验”走向“全方位”
“做思共生”的科学学习中强调学生在做与思的系列活动中探索、体验,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这些目标的达成都要基于思维事实。思维事实是基于一定的现象或者事实进行的思考,来自观察所获得的知觉表征,要想获得某一物体的知觉表征,达成观察目标仅靠眼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激发其他感官的共同参与,如耳朵、舌头、鼻子、手等,获得对观察对象的整体感知,从而做出合理、科学的判断,为后续的“思”提供“脚手架”。
关于“认识不同的液体”内容,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学生通过观察水、油、醋和牛奶等液体的探究活动,综合应用多种感官进行分辨。教师分别出示大小相同的装有水、白醋、白酒、食用油、牛奶、糖水、盐水等液体的杯子,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辨出这几种不同的液体。通过眼睛观察液体的颜色,学生很快便能区分出食用油和牛奶,但由于水、白醋、白酒、糖水、盐水这几种液体都是无色透明的,所以仅仅用眼睛是看不出来的。这时可以启发学生尝试通过用鼻子闻能区分出白醋和白酒,但是对于水、糖水、盐水三种液体仍然很难区分,这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区分出剩下的三种液体?学生很快就想到了用舌头去尝的方法,这样便能准确地得出结论:尝起来甜的是糖水,咸的是盐水,没有任何味道的则是水。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促进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观察的不断深入,在知觉选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表象的认识,逐渐建构对该物体的本质属性,通过各个感官的协调运作,让探究活动中的“做”与“思”同构共生,从而促进观察能力的提升。
观后重悟,建构表征,从“知识点”走向“大概念”
儿童是依靠他们的感官探知这个世界的。观察应该通过大脑调动感官等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事物,在观察中发现事物发展及变化中的现象及其联系,从而为概念的形成、判断以及推理等深层次的认知活动提供丰富而又可靠的感性材料。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的发展阶段,观察的过程往往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才能进行。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科学观察获得的资料进行有效加工与提炼,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在持续的观察中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的活动,让学生的观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中指向大概念,认识并描述观察事物的性质和变化,在观察学习中体会科学概念发展的过程。
如课程标准中科学大概念之一“能量”内容,教材涉及声、光、热、磁、电等多个子概念,设计了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视觉直观体验活动,让学生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逐渐感知“能量”这一概念形成的过程。在学习“各种各样的能量”相关内容时,在经历碰撞物体、放风筝、热气球升空、电风扇转动等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积累了对能量的初步认识,逐渐了解自然界里声、光、热、磁、电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能量的存在,能量具有让物体工作或者运动的本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量还有哪些共同特征”开展进一步的“思”,通过观察开启的电灯、用麦克风讲话、制作电磁铁、太阳能发电、体验手摇发电机等“做”的活动中,让学生围绕观察到的能量变化现象进行描述、讨论和分析,通过“电能可以转化为光能、电能转化成声能、电能转化为磁能、光能转化为热能、动能转化为电能”等结论的归纳、概括,逐渐发现能量之间是可以转化的。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概念图的方式将能量的种类、作用以及能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整理分析,在持续、深入的观察与思考中不断丰富对能量的理解和认识,逐渐建构关于能量的科学大概念。
科学观察能力是伴随着科学探究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做与思是密不可分的,重视科学观察,不仅能够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做”中提升经验,同时也让他们在体验中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对接。教师要保护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欲,积极探索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培养方法,充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提供独立观察的机会,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地观察、思考、记录,不断促进他们科学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