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轮子的故事》教学实录与评析

2020-09-02周艳琼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20年4期
关键词:省力橡皮筋轮子

周艳琼

本课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中的最后一课,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旨在让低年级学生也能通过简单的技术工程流程,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能够提出改进意见。本课主要有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通过情境创设引出一项技术发明——轮子;第二个活动是通过不同方法来推动重物,体会轮子的作用;第三个活动向学生呈现轮子的一系列发展变化,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第四个活动通过一些简单材料给小车安装轮子,并改进自己的小车,发现轴套可以使轮子的转动更灵活。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增长他们的见识,让他们体会到科技产品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情境导入

师:(出示图片)小兔搬南瓜,可是南瓜又大又重,搬不动,小兔怎样才能把南瓜搬回家呢?

生:把南瓜滚回家。

师:(拿出大南瓜)怎么滚?能上来演示一下吗?

(学生上前把南瓜立起来滚动。)

师:为什么立起来就可以向前滚?

生:南瓜立起来后像圆圆的车轮,就可以滚动了。

师:立起来的南瓜可以像轮子一样滚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轮子的故事》。

评析:教师设置小兔搬南瓜这样的卡通情境,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门见山地导出主题——轮子,为后面的教学活动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体会轮子的作用

师:回到家,小兔还想查查“南瓜”两个字怎么写,可字典也太重了,我们帮它把字典拉回家好吗?

生:好。

师:老师把字典平放在桌上,手指勾住橡皮筋直直地向前拉,你们觉得要不要用力气?想不想自己试一试?

生:想。

师:这里有几个要求,听明白的小朋友才可以动手哦!

(PPT展示拉字典的方法:字典平放,直直地拉,速度稍慢一点,拉的过程不允许将字典拎起来;拉动了就换个小朋友试试,每个小朋友试一遍,轮流做;活动结束后坐端正,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前五个小组可以加星。)

师:要不要用力气呢?

生:要用一点点力气。

师:用力的时候橡皮筋有什么变化呢?

生:会被拉长。

师:想不想拉得比刚才更轻松一点?有什么办法呢?

生:用小车来拉。

生:用机器搬。

师:(出示六角形铅笔)这个能不能帮助我们?怎么用?

生:把铅笔垫在下面,然后再拉。

师:怎么垫?你能上来试试吗?

(学生上台演示,把铅笔绑进橡皮筋里面拉字典。)

师: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学生上台演示,把铅笔从橡皮筋里拿出来,直接垫在字典下拉。)

师:两种方法哪个更好?

生:铅笔绑在橡皮筋里就被固定了,直接垫在下面可以向前滚。

师:下面我们一起试一试,垫了铅笔拉有没有省力?能不能把铅笔塞进橡皮筋里面拉?

生:绑着拉,铅笔就被固定住了,不能滚,就不省力了。

师:怎么看出来省力呢?

生:刚才橡皮筋拉得很长,现在拉得很短。

师:还想不想再省力一点,方铅笔换成什么形状更好?

生:圆铅笔。

师:我们把圆铅笔横放在字典下,再来拉一次,三种方法哪个最省力?

(学生实验。)

生:垫了圆铅笔拉最省力。

师:为什么圆铅笔最省力呢?

生:直接拉,橡皮筋被拉得最长,垫了方铅笔被拉得有点长,第三次垫圆铅笔后,橡皮筋还没有拉直,字典就动起来了,这样最省力。

师:说得真棒!圆形的物体可以向前滚动,最省力。

评析:圆圆的南瓜可以滚回家,那方形的字典怎样拉回家更省力呢?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思考,不断优化方案,从直接拉到绑了方铅笔拉,再到垫了方铅笔拉,最后到垫了圆铅笔拉,学生经历了类似古人不断摸索搬运重物方法的过程。同时,观察绑在字典上的橡皮筋在不同方法拉动时明显的长度变化,让学生对力的大小有了明显、直观的感受,由抽象到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

了解轮子的发展史

师:(出示埃及人搬运大石块的图片)古人也利用这样的方法来搬运重物。图片上哪个地方和我们拉字典的方法一样,谁上来指一指?

(学生指出圆木条,教师用红线圈出。)

师:其实这个圆木条就是最原始的轮子。(PPT出示轮子发展历史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图片)轮子的发展不是一次完成的,请仔细观察,并按照各种轮子出现的先后顺序将它们进行排序。

(教师发放轮子发展史图片,学生排序。)

师:你是怎么排的?为什么这么排呢?

生:第一张是圆木,后来砍下扁扁的一段做轮子,又用一根棍子将两个轮子穿起来,装在小车上,后来又把轮子挖空了,轮子变轻了,然后又在外面包上橡胶,最后就是我们现在的轮子,让小车坐上去更舒服。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很棒!还有不同意见吗?

(一名学生上来调换了三、四两张图的位置。)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应该先是挖空的,后来是实心的,实心比空心更牢固。

师:说得也有些道理。为了对轮子的发展史了解得更清楚,下面来看一段动画。注意每次哪里发生变化?又有什么好處?

(师生共同排序,改变板书上图片的位置。)

师:指着图片的重点变化的地方,这些结构叫什么?有什么好处?

生:加了橡胶轮胎,坐着不颠簸了,更舒服。

生:加了金属边框更牢固。

生:还有轮毂,减少了连接处的摩擦。

师:有了轴,轮子不乱滚了;有了辐,车子既牢固又轻便。

评析: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思考;每一次变化发生在哪儿?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看似简单的排序活动,其实是让学生对信息进行提取、处理和再加工,在科学概念的建构中更加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并让学生学会合作与表达。

师:未来的轮胎肯定会更加便捷、安全、舒适,你们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轮子?

生:我想做一个耐磨的轮胎。

生:我想做一个超级大的轮胎,让车子跑得更快。

(教师出示几种近年来的新型轮胎。)

评析:教师让学生思考未来的轮子是怎样的,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通过内心的遐想表达对未来轮子更大的期望,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未停止,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给小车装上轮子

师: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轮子的知识,如果自己动手做一辆玩具小车,你会需要哪些材料呢?

生:车身、轮子。

生:牙膏盒。

师:最少需要几个轮子呢?

生:四个。

师:两个轮子之间怎样穿起来呢?

生:需要用轴穿起来。

师:把车厢放在轴上面,容易掉下来,怎么办?

生:还要胶带。

师:胶带不容易扯断,再给你们一把剪刀,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给你们两根吸管,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

(学生领取材料,动手做“小车”。)

师:(挑选两个小组制作的“小车”)这两辆“小车”不太一样哦,一组直接把轴粘在牙膏盒上,一组是把轴套进吸管里再粘在盒子上的,哪个好呢?

生:有吸管的好。

师:为什么?

生:軸套进吸管,再粘上车厢,轮子可以自由转动。

生:不加吸管,滚动时滚动轴容易掉下来。

师:很好!利用吸管,轴带动轮子转动,更灵活。

生:还可以在车上挖个洞,把吸管穿过去。

师: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

生:还可以在上面画漂亮的图案。

生:粘的位置也要合适。

师:那好,我们抓紧时间进行改进。

(学生再次改进。)

师:(出示两种“小车”:有轴套和无轴套)加上去的这个吸管,科学上叫作轴套。改进后的小车变得更灵活、更美观。

评析:怎么做“小车”?学生从选择材料开始,利用材料自己组装,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将吸管也发下去,并设置悬念:吸管可能对你的“小车”有帮助,鼓励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仍然继续思考。教师鼓励学生从自己制作的小车上找问题,经过讨论,发现更多问题,激发了学生迫不及待地改进小车的欲望,使他们像工程师一样不断地去改进优化自己的产品。

师:轮子在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运用呢?

(学生交流,略。)

评析:最后的拓展环节,教师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轮子,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知道轮子在我们生活中有着方方面面的作用,体验科学技术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安全、舒适与便捷。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课堂既有惊喜,也有很多难以把握之处,教师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语言习惯、指导方式、课堂节奏等来推动与配合低年级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

1.放慢节奏,逐步推进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十分发散,不受条框的控制。教师出示铅笔后,不少学生意识到铅笔放在下面可以帮助字典滚动,但他们对具体放置的方式还不是那么清晰,是直接垫在字典下,还是套在橡皮筋里?是横放,还是竖放?即使可能有学生一次就放对了,他的逻辑思维也未必清晰。所以不管学生选择哪种方式,教师都需要以问题来引导,帮助他们发现省力的原因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

2.细化指导,强化规范

一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弱,所以每一次活动前,教师要说清楚活动是如何开展的,要注重细节上的提醒。比如如何拉字典,用一个手指,还是同时几个手指套住橡皮筋拉?水平拉,还是斜着拉?字典能不能离开桌面?这些都需要教师明确地告知学生。同时还要强调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比如活动时要安静,活动结束后一定要坐端正,交流的时候手不能乱动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3.精练语言,耐心倾听

一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需要教师放慢语速,尽可能地使用短语,必要的时候使用重音、停顿等,语言尽可能儿童化,少用术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常常表述不清楚,教师要耐心倾听,同时还要督促其他同学安安静静地听,让学生在被重视和尊重的氛围中能够更自信、更清楚地表述。

4.注意时机,收发材料

一年级学生的专注力不够,很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所以教师一定要把实验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说清楚之后,再将实验材料发放下去。如果第一次活动的材料不涉及第二次活动,可以将实验材料收上来,以免在第二次活动中有些学生仍在把玩上一次的活动材料。教师要适时地发放材料,既保证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又控制学生的一些不自觉的课堂行为。

5.变换方式,推动探究

为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要有层次,让学生不断有新的挑战。本节课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不局限于一种方法的学习模式,避免学生感到疲劳,甚至觉得无趣。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在四十分钟的课堂里不断地积极思考,体验科学课堂带来的乐趣。

6.美化板书,勤于评价

课件、板书的设计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文字不要太多,本课的板书主要以图片为主,附以关键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同时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希望被肯定,教师要勤于评价。本课中采用的小组评价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既能在每次活动中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又能使他们展开良性竞争,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课堂活动,同时又能不断约束自我,规范课堂行为。

猜你喜欢

省力橡皮筋轮子
省力与费力
省力与费力
省力与费力
生活中的小魔术
省力与费力
轮子
橡皮筋
梦想一只转动的轮子
快艇
香喷喷的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