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传播对高职医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研究

2020-09-02张晓璐

传媒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健康传播健康素养融媒体

摘 要:健康传播,是大众提高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大众通过健康传播接触健康知识的同时,其可接触媒介中里充斥着各种难以鉴别的健康传播内容。2016年10月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强调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确保在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30%。可见健康素养已上升成为健康中国的重要战略目标,国家明确提出了“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健康传播作为大众提高健康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而高职医学生作为具有学科背景的专业受众群体,更应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为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医疗卫生人才而努力。培养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健康素养”是每一位高职医学生踏入社会之前,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之前所必须的基础素质之一。本文尝试以融媒体环境为背景,探析健康传播对高职类医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效果,为研究高职医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应对策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健康素养;高职医学生;健康传播;融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1-0-02

一、引言

健康素养,指的是个人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获取健康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否将这些信息用以维护和提高自身的健康能力与素质都属于健康素养的范畴。纵使健康教育的培养效果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但健康素养作为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已被学界反复论证。有效度和信度的健康传播的是影响健康素养程度的其中一个因素。近年来,学界普遍认同,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换言之,健康传播属于传播学和医药卫生学的交叉领域,这个概念在1994年首次被美国传播学者罗杰(Everett M Rogers)提出,1996年该学者在其论文中将该词明确定义为:凡是人类传播的类型涉及健康的内容,就是健康传播。这种通俗易懂的释义很快得到推广。其后,Rogers对这一定义加以补充说明,他认为,健康传播的中心是傳播,在此基础上,从四个不同的传递层次将和健康相关的信息内容发布出去,这样的行为,可以被称为健康传播。这四个层次分别是:自我个体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其中的每一个层次分别有可以与之对应的具体领域和分属状况。比如在人际层次当中,医生与患者之间、医生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等;又比如,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医护人员的在职训练则属于组织这个层次。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民利益和国家全局出发,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找差距、抓落实,着力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程度,规范健康传播的内容和途径,不仅是“以人为本”的需求,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高职医学生作为具有学科背景的专业受众群体,更应主动作为,适应融媒体环境,在健康传播的过程中夯实并拓展自身专业知识,主动承担信息发布媒体与一般受众之间的“桥梁”责任,主动作为,从各渠道、各角度、各方面提高自身健康素养。

二、健康传播方式对高职医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

高职医学生在校阶段的时间分配,较为集中在专业课领域,辅以部分医患沟通课程、人文学科课程等。缺乏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等学科学习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就时代的发展而言,已经对当代高职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召唤与要求,高职医学生在关注疾病的同时,也要关注健康,由“治未病”开始,从关注患者到关注全民。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而努力,就需要高职医学生了解健康传播规律,理解健康传播的方式与内容,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甚至在一定程度,做好健康信息的传播者。

健康传播是向大众普及健康知识的阵地之一,也是提高大众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大众传播的一个子集,健康传播规律也必然符合大众传播的基本规律,与此同时,健康传播也同时具备其自身的显著特征。融媒体时代的健康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时代已截然不同,信息发布当下即可被受众接收,及达性、及时性强。在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病毒或高传染性疾病的时候,量信息扑面而来,一般受众难以快速反应辨别真伪,容易引发群体恐慌。权威媒体在第一时间合理利用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特征发布正确信息,能减轻受众负面情绪,增强社会稳定性。融媒体时代更是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方式和主客体双方的固定关系,受众不再固定作为信息的单向接收客体,而是同时具备实时交互性和对信息内容二次编辑并实现传播的受众主体存在。

融媒体时代的健康传播方式是对媒介载体的充分利用,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特点进行类“蒙太奇”式的处理,重组装配而不是简单相加,使其互为补充,协同合作。高职医学生年龄多集中在18岁~22岁之间,据学者研究显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媒介接触和使用频率整体较高。理解健康传播方式的特点、规律能够帮助高职医学生更好的接受除本专业之外的健康知识,理解健康信息有效传播背后的机制以及健康传播的困境,也能进一步加深对本专业知识认识,对医患关系的认识,更好的利用健康传播媒介,既可以实现健康传播的二次传播,也可以综合提升自己的健康素养。

三、健康传播的内容对高职医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

健康传播内容有两种类型:其一是指与人类健康相关的所有信息;其二是指健康传播过程中的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手段。

1994年,美国学者罗杰曾提出过这样一种看法,即健康传播可以作为一种把深奥的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并通过对受众的态度及行为方式产生一定的作用,甚至改变,以控制疾病的传播,甚至一定程度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最终能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从这个定义出发,可见健康传播研究涉及面很广,既包括预防领域,如艾滋病、艾滋病预防等,也涵盖药物滥用、计划生育、医患关系、早期癌症等等。由此可见,健康传播的内容和议题不仅涵盖了受众期望获取健康信息,更涵盖了高职医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诸多方面,是提升其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医学生因为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远高于一般受众,因此对信息内容的“挑选”会更为苛刻。然而根据该年龄层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的研究中,呈现出健康传播过程中的这样一对矛盾:一是传统媒体的高信度和低使用率,二是新媒体的低信度和高使用率。健康传播不同于其他信息内容的传播,低信度内容产生的影响很常见,往往这些健康传播内容大众关注度高、传播力强,在媒体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对信息的错判,从而出现一些偏颇或不够客观的报道,导致严重影响公众认知,对行业形象、医患关系造成不良影响。传播效果包括认知的、态度的和行为三个层面。高职医学生对健康传播内容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即受众对讯息的表层反应,表现为对信息的接受与分享。认知性反应具有原始性、直感性、差异性。高职医学生应理解、认识并适时调整自己的媒介接触惯性,充分认识提高自身健康素养的重要性,转变角色认知,在参与健康传播过程中区别于一般受众,最终形成态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变化。

四、结论

健康传播作为大众提高健康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高职类医学生作为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的专业受众群体,更肩负着成为国家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良好的健康素养是其踏入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必备的基础素质。尽管中国的健康传播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健康等方面的关注度也在日益增加。高职医学院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高职医学生更应充分理解、认识并合理利用融媒体特征,主动适应融媒体环境,从健康传播的方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夯实并拓展自身专业知识,主动承担信息发布媒体与一般受众之間的“桥梁”责任,增强自身在健康传播过程中的有效参与,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提高自身健康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慧元.大众传播理论解读[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田向阳.健康传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4]张自力.论健康传播兼及对中国健康传播的展望[J].新闻大学,2001.

[5]李璇.融媒体时代健康传播的媒介呈现[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8.

[6]王勇安,樊清丽.健康传播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中的问题和提升路径[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7]刘德寰,梁皓云,王袁欣,谢宁.新媒体环境下个人健康管理特征研究[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8(06).

[8]汪莉.健康传播的亚文化特征——以养生朋克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8(08).

作者简介:张晓璐,女,汉族,四川自贡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传播学、人文素养。

课题项目: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运动与健康创新研究中心:健康中国背景下四川省高职医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号:YDJKY19-15)

猜你喜欢

健康传播健康素养融媒体
基于实践视角的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新探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健康信息素养评估研究
以健康共治实现全民健康管理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优化护理首诊宣教内容对心血管患者阶段性掌握宣教内容的影响
《燕赵都市报》做好健康类新闻的认识与实践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