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2020-09-02孟醒赵姜楠刘晓曦张继娜张艳燕许天亮谢冰柯
孟醒 赵姜楠 刘晓曦 张继娜 张艳燕 许天亮 谢冰柯
【摘 要】目的:调查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的现状,并探讨其与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将筛选为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的412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41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维度和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呈负相关,主观支持维度和复杂性维度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总分和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呈负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应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的疾病不确定感进行评估并给予个体化干预,以期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提高晚年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9-0228-02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于机体的骨密度和骨质下降,极易受到来自外界的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而导致骨折。我国每年60岁以上老人骨质疏松发病率达56%,其中90%可由于跌倒导致骨折[1]。研究显示,老年人与青年人比较,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知识了解较少,掌握较差,且关注及重视程度较低[2]。本研究对郑州市60 岁及以上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的疾病不确定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并探索其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的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1 对象
于2015年3月~9月便利选取郑州市二七区某7个社区的412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高危患者均接受免费的超声骨密度检查。入选標准为:①年龄≥60岁;②在郑州市地区居住≥10年;③有因摔倒或其他非暴力原因造成骨折的既往史,且有明确的骨折时间及部位;④未经过正规的骨质疏松治疗或未参加过骨质疏松讲座;⑤超声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测定T值≤-2.5或骨密度T值>-2.5,但轻微外力即可发生骨折;⑥根据WHO推荐的骨折风险评估系统FRAX工具计算,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发生概率≥7%[3];⑦知情同意书并自愿配合本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为:①非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②神志不清、有智力障碍的患者。
2 方法
2.1 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离退休前职业、有无医疗保险、是否合并慢性病等。
2.2 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该量表由Mishel[4]编制,主要用于测量慢性病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包括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和不可预测性等四个维度,共计33个条目。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的整体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为0.825, 重测信度系数为0.836,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73 [5]。
2.3 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该量表由肖水源[6]编制,为普适性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等三个维度,共计10个条目。得分越高,说明获得的各种支持越多。刘继文等人对该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效果良好,适合国内使用[7]。
2.4 资料收集:课题调查小组向患者解释研究目的和方法,患者知情同意后自行填写问卷调查。对文化水平低的患者由课题调查小组逐条询问。发出问卷435份,回收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为94.25%。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Statistics 20.0进行统计学处理。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表述,疾病不确定感的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取α=0.05。
4 结果及讨论
4.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收集412名60岁及以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人中,男性181例,平均年龄(71.3±8.7岁),女性231例,平均年龄(69.8±5.6岁);汉族342例,回族57例,其他民族13例;已婚354例,离婚11例,丧偶12例,独居35例;文盲23例,小学57例,初中149例,高中及以上183例;有宗教信仰118例;离退休前有工作329例;有医疗保险400例;合并慢性病80例。
4.2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
骨质疏松是一种与年龄、性别等相关的骨代谢疾病。研究显示,社会经济状况较差、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对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掌握越差[8-9]。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且处于中等水平,这与国内外相似研究结果一致[10-11]。唐雨欣等对北京、上海两地老年人跌倒风险的研究中发现,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能力是其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之一,并建议从个人、家庭、社区等各个方面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综合性的干预措施[12]。因此,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应当多深入社区宣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知识及预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及判断,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最终提高其生活质量。
4.3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社会支持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获得的社会支持均低于我国常模,这与国外相似研究结果一致[13]。分析其原因:老年人由于疾病的高风险性(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即可引起意外)和年迈引起生活能力的下降,故认为会给配偶、子女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或照顾压力,不愿将负性情绪告诉配偶、子女及他人,对家人或其他团体提供的支持及帮助也不能充分利用。因此,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应采取个体化的引导方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进行积极的有效沟通交流和情感支持,降低心理负担,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4.4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客观支持和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呈负相关,主观支持和复杂性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总分和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呈负相关(r=-0.100、-0.080、-0.442,P均<0.05),与国内外类似研究结果相似[11,14]。分析其原因:老年人经历过特殊的生活事件,如离退休、独居、终身未婚、离异、丧偶、子女离家、子女离世、经济来源改变、身体功能减退或其他慢性疾病的困扰等,常会产生孤独感衰老感,若无来自配偶、子女、家人、朋友、同事及邻居的关心与照顾,得到的情感支持则更少,更加加剧了老年人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疾病知识获取的欠缺和心理压力增加反复交替的一个恶性循环,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进一步提升。这提示医护人员,应当帮助老年人积极主动寻求健康知识,进行情感疏导,最终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医护工作者应当重视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增加其社会支持,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最终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 Peeters G, van Schoor NM, Lips P. Fall risk: the clinical relevance of falls and how to integrate fall risk with fracture risk [J]. Best Practice and Research Clinical Rheumatology, 2009, 23(6): 797-804.
- González López-Valcárcel B, Sosa Henríquez M. Estimate of the 10-year risk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the Spanish population [J]. Med Clin, 2013, 140(3): 104-109.
- Kanis JA, Johnell O, Oden A, et al. FRAXTM and the assessment of fracture probability in emn and women from the UK[J]. Osteporos Int, 2008, 19(4): 385-397.
- Mishel MH.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s manual[M].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1997:98.
- 叶增杰,佘颖,梁木子等.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的重新修订及其在中国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09):1091-1097.
-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1.
- 刘继文,李福业,连玉龙.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8, 31(1): 1-3.
- Giangregorio L, Thabane L, Cranney A, et al. Osteoporosis knowledge among individuals with recent fragility fracture[J].Orthop Nurs, 2010, 9(2):99-107.
- Kimbell B, Boyd K, Kendall M, et al. Managing uncertainty in advanced liver disease:a qualitative, multiperspective,serial interview study[J]. BMJ Open, 2015, 5(11): e009241.
- 趙姜楠,郑蔚,孙萌,等.老年糖尿病前期人群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9): 965-968.
- Figura A,Ahnis A,Stengel A, et al.Determinants of Weight Loss following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Burden, Coping Style,and Motivation to Undergo Surgery [J].J Obes, 2015; 2015: 626010.
- 唐雨欣,郭小牧,谯治蛟,等. 北京、上海社区老年人跌倒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01):72-76.
- Kalbfleisch M, Cyr A, Gregorio N, et al. Investigating coping strategies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Canadian melanoma patients: A survey approach [J]. Can Oncol Nurs J, 2015, 25(1): 60-72.
- Sajjadi M, Rassouli M, Bahri N, et a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illness uncertainty in people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in Iran [J]. Indian J Palliat Care, 2015, 21(2): 23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