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2020-09-02谢春菊张素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期
关键词:情绪中职专业

谢春菊 张素梅

[摘           要]  中职学生的厌学情绪正在逐渐增加,会使中职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阻,从社会、学生、家庭、学校四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中职生;厌学情绪;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014-02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中职学校不断扩招,中职生源质量有所下降,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职生的厌学情绪,中职生的厌学情绪在不断扩大,中职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被阻碍。该如何改变中职生的厌学情绪,提高中职生的自我认同感,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成为目前中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1.学生基础薄弱

由于中职院校招收的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大都是中学成绩偏差的水平,在小学和初中时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少甚至没有知识储备。在中职期间,文化基础课程要比中学的稍有难度,进度更快,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学好很困难,更不要说难度更大的专业课程。中职生听不懂、学不会产生厌学情绪,同时,自卑心理更容易产生。

2.缺乏学习动机

学生在入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也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大都听从父母的建议,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得过且过。另外,选择上中职院校的学生基本是因为上普通高中没有希望而做出的无奈选择。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家庭因素

1.父母期望值不合理

家庭对学生的性格、习惯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家长对子女有着过高的期望,自己的子女成绩不好就会严厉打骂,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而且学生在中小学期间处在父母看管之下,在进入中职学校时远离父母的约束,学生不断降低目标,家长也认为子女能够有一点文化,学点技术,足够养活自己就行了,这些就会使学生降低对自身的要求。

2.家庭关系不和谐

学生的家庭環境对学生的成长和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长期生活在紧张、冷漠的生活环境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可能会使学生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对社会和家庭产生偏激的想法,学生的大脑长期处在压抑、烦躁的状态下,没有足够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三)学校因素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占的比例较大,实训课程设置较少,而且有的实训课教师在授课时又偏重于操作理论的讲解,减少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教学重心发生了偏离,理论与实践的环节脱离,相互支持力度不够,导致课堂的内涵降低,知识的可接受性差,枯燥、单一的理论课程讲解增强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2.教育导向偏离

由于生源的质量下降,课程的正常进行非常困难,逐渐失去了教学的创新性和创造性。许多中职院校只是要求学生能够遵守课堂纪律,不吵闹,课堂教学能够安安稳稳顺利进行,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再作为学生评价的主要指标,这也导致一部分想学习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社会因素

1.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

社会上的“读书无用论”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一些学生形成消极、狭隘的人生观,对学习产生片面的认识,降低学习积极性。

2.社会的固有偏见

个别用人单位仍然是非名校毕业的学生不录用,误导了人们对人才的正确认知和定位,使中职毕业生就业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增加了就业难度,另外也会使学生认为即使能够毕业也还是找不到对应技能的工作,得不到应得的待遇。这些让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产生怀疑和困惑,对未来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三、处理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方法

(一)学生自身方面

1.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引导学生,使其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准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产生学习动力。教育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从自身从事的专业出发,结合自身的经验,向学生传达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让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希望,带领学生规划未来,制定发展目标。

2.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学生可以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一些负面信息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会忽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从剖析社会现状出发,通过对比及时纠正学生的思想和认识上的偏差,要让学生认识到,个人的能力和学识才是决定自己以后发展的关键。

3.增强自信心

中职生一般在初中阶段的成绩偏差,其自信心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这是产生厌学情绪的一大原因。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对这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多肯定、少批评,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可以通过优秀毕业生回校汇报、企业宣讲等方式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待遇,提高学生自信心。

(二)家庭方面

要建立和完善家校沟通机制,学校与家长直接建立直接的沟通机制,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实际情况,并获取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做到双向沟通。另外,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特别是父母不在身边或者单亲家庭的学生,要重点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动,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导。

(三)学校方面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整课程设置

中职学校要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尽量较多的开设实践课程。对于大多数的中职生来说,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他们更加偏向于实践性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和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实践性课程成绩的评定应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依据,改变学生对考试的传统认知。

2.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在中职院校,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兴趣不高,如果教师的讲授方式平淡无奇,照本宣科,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导致学生放弃学习。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时刻联系学生,积极和他们进行互动,调动课堂气氛。对学生而言,灵活多变、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是激发他们学习欲望和兴趣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中职生来说,他们自身的情况和普通高中生有着很大区别,所以在课堂应该着重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克服厌学情绪。

3.校企合作,编制校本教材

通过校企合作使学校和社会得到有效对接,切实准确地使专业学科本位向就业本位与职业岗位进行转变。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增强了实际工作体验,使学生积累了相关的工作经验。学生通过进行工作实践,培养了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培养了良好的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同时,学校可以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和编制专业课程的教材,降低文化课程的学习难度,特别是英语和数学,如此可以解决原有课程内容繁多、难度大、学生学不进去的问题。编制校本教材要符合学校的教学特点,发展需求,就业需求,市场需求,体现职教特色,提升教育教学实效,使教材简单化、实用化、实践化,淡化理论教学,着重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和专业能力。

4.普及专业知识,加强就业指导

在新生入学时,要专门开设新生教育,对其所学专业进行前景、内容以及工作形式的讲解,让学生对其专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做好充分的准备。另外,在后期学习中,要允许学生重新选择专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中职生来说,未来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情况会让他们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所以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等观念,有助于他们就业。另外,学校可以通过参观企业、企业的专业认识宣讲等形式,让学生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四、总结

中职的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由学校、学生、学生的家庭与社会等多个方面造成的,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学生、家长和教师等共同努力,也会为学生塑造轻松、有效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改善和避免学生厌学情绪。

参考文献:

[1]张秀君.农村中职生厌学情绪: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四)[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2.

[2]赖福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职生厌学原因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3]耿煥平.县域中职生厌学现状分析及原因剖析[J].科技风,2018(32):199.

[4]王彦婷.针对县域中职生厌学现状的教学模式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8(26):49-50.

[5]刘娟.县域中职生厌学心理干预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8(23):23-24.

[6]吴银霞.中职生厌学情绪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4(44):276-277.

[7]刘伟.中职生厌学原因及对策浅析[J].技术与市场,2015,22(7):363-364.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情绪中职专业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