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后勤环境及卫生管理工作浅析

2020-09-02王雅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期
关键词:环境卫生校园环境高校后勤

[摘           要]  在高校中,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这项工作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育人秩序、保障好在校师生员工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的环境及卫生管理工作更是重要而又繁杂,不仅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做好服务保障, 还要从侧面体现出高校的管理水平,更需体现出一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精神文明建设。高校的占地面积普遍较大,楼栋多,教师、职工、学生活动区域大,且比较分散,这导致了校园环境及卫生的管理工作难度大,必须从人力、物力、财力、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推进科学、规范、精细化管理,采取各种措施,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美丽、舒适的学习、生活育人环境。

[关    键   词]  高校;环境;卫生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184-02

一、高校环境卫生的难题

(一)环境因素

1.一般高校内部的楼宇数量多,加上校内人口密集,人员活动区域广,若想将校内环境卫生搞好,那么每日的清洁卫生量将会非常大,就拿清洁区域来说,楼宇内的有教室、楼栋内走道楼梯、走廊楼梯扶手等,公共区域的厕所及厕所内部设备清洗等,楼外环境主支干道等区域卫生,其中的细节工作多不胜数,而按照环境卫生清洁标准,这些工作必须做到每日清洁,因此,高校内部需清洁的区域成了搞好环境卫生的一大难题。

2.环境与卫生挂钩,高校是师生员工生活学习的区域,因此对疾病防控要求极高,高校公共区域除保持卫生清洁外,還需每周定期对公共区域及卫生间进行消毒,防止和杜绝各种传染疾病在校内滋生、传播。这项工作对人手的需求很大,而且工作烦琐。

3.日常生活中的六害(老鼠、蟑螂、蚊子、蛇、红火蚁、白蚁)处理也是一项难题,大多数高校为了环境的美观,校内都会建设大量绿化区域,蚊、虫、蛇等依托绿化生存的六害便难以彻底清理。为了防止六害给师生、员工的生活带来困扰,因此灭六害这项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灭六害是一项专业要求很强的工作,若没有专业的用具器械及药物,六害很容易泛滥成灾,给校内师生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影响教学环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绝大多数高校都会以外包的方式来邀请专业的除害公司来学校进行灭六害工作。

(二)人员因素

1.在高校任职保洁的人员,大多数是学校附近村的农民、企业下岗或退休的职工,这类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缺乏创新思维等问题,高校一旦在环境卫生方面有了变革,那么校内任职的保洁人员便很难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容易出现工作达不到预期要求,工作效率低下等不良现象,这就导致很多高校环境卫生方面发展慢,大部分都低于市场发展,影响校风建设。

2.随着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绝大多数高校周边的农村都成了城中村,村民面临拆迁或已经拆迁的人数居多,大部分村民都做到了生活富足,找份保洁工作不过是为了顾家和闲不下来找事情做。加上市政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比学校高出许多,福利也比学校好,工作强度也低,导致原本高校内部的保洁人员,不少都流向了市政环卫岗位。因此,高校想招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踏实肯埋头苦干的员工很难,而人员缺少,就导致了现有人员工作量增大,工作量增大容易造成人员离岗,人员少、工作量大,人员离岗、人员更少这样恶性循环就这么成型了,因此,用工难就成了高校普遍的难题之一。

(三)机械化不足

1.环境卫生保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除了需要人工成本外,大量机械设备必不可少,国内目前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提高市政环卫的机械化作业水平,比如扫路车、高压清洗车、洒水车等,基本实现了100%机扫作业,环卫工人仅仅需要做些收尾的工作,市政环卫工作效率提升效果十分显著。

2.由于高校的重点工作是在教学科研上的,校园的规格面积更是没有市政大,如配齐各类清洁机械设备,很容易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再加上清洁机械设备价格高、更新快,因此大多数高校对于是否在清洁机械设备上投入大量资金这件事上犹豫不决,导致高校环境卫生水平低于市场的发展,基本还是以人工清洁为主体,清洁效率低下,效果一般,大多数高校只能满足校园环境卫生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机械化来提高环境卫生工作效率,也成了高校遇到的难题。

二、变更新型环境卫生管理模式

(一)机械化管理

1.随着人们的生活富足,高校内师生员工的生活水平提高,每日产生的垃圾量也在逐年增长,现如今,高校每月产生的垃圾轻松就超过十吨,这样巨量的垃圾,没有大量的人手,很难做到将校内垃圾日产日清,更何况是在用人难的现在。因此,为了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用工成本,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2.面临用工难的高校,为了保障校园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为在校师生员工打造一个舒适、健康、美好的校园,多数都在积极引进卫生清洁机械设备,如扫地车、洗地车、洒水车、吸尘器、垃圾清运车、垃圾压缩车等,并根据校园实际情况,合理搭配清洁机械设备使用,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招人用工的难题,更是做到了以最少的用工达到最大的工作效率。组建机械化管理流水线是处理高校内部垃圾问题及环境卫生清洁最有效的办法。

(二)垃圾分类模式管理

1.为了深入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部署要求,少部分高校开始对垃圾按照“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四个类别进行了分类,根据不同种类的垃圾,联系专门单位进行收集,方式如下:

(1)可回收物:联系可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上门回收。

(2)有害垃圾:存储至一定数量后,运输至电热力厂进行焚烧。

(3)餐厨垃圾:交由地方城管部门许可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企业进行收集处理。

(4)其他垃圾:交由地方城管部门许可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企业进行收集处理。

2.使用垃圾分类模式管理,能有效地将环境卫生清洁与生活垃圾处理两项工作分开,不仅能降低大量人工成本,还能配合其他模式运行,达到更好地解决高校环境卫生问题的效果。

3.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对人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前期做好大量宣传工作,培养人们的习惯,但这种管理模式起到的效果也是极好的,再加上响应国家号召,可以预见未来该模式将普遍运用于所有高校中。

(三)外包单位模式管理

1.现阶段高校的环境发展,外包单位管理是主流模式,将校园环境监管部门、环境卫生部门与清洁公司以更科学的方式进行联合,建立起由清洁公司承担校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工作的外包新模式,从而达到高度发展校园环境,建立起健康、卫生、绿色校园的目的。

2.这种模式能很好地解决高校对环境卫生管理的人员、机械化、管理制度等需求,将环境卫生管理交给专业人士处理,不仅能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还能让高校专心发展教育,提高高校运行效率。

(四)创建环境卫生管理模式

现在大多数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环境卫生说简单一点,不过是打扫卫生,但它实际上是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理念的重要工作,就好比城市的“厕所文化”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一样。许多高校对环境卫生的管理,基本上是用区域划分的方式来执行,各区域根据大小及清洁面积来安置保洁人员。人员安置好后,对现场环境卫生的监督及管理是否到位一定要把握好,环境卫生不是在办公室听取汇报就能搞好的,必须要评选出一名责任心強、有担当意识、有上进心和事业心、敢于大胆管理、爱岗敬业、有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人来作为班长来辅助执行。现根据高校普遍的管理办法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1.做好三勤工作

(1)要勤于现场巡查,加强监督力度。

(2)要勤于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要勤于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有效、快速地处理。

2.做好细节管理工作

任何事情都是细节决定成败,更别说搞好环境卫生这一项繁杂的工作。做好保洁卫生,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其中一项工作任务没弄好,对整体的环境卫生都有影响,因此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认真布置、落实,责任到个人,分工到细节。

3.完善大型活动工作流程

每当高校举办大型活动时,环境卫生方面都是较重要一项工作,如活动举办区域、重点位置、现场卫生保持、活动结束后的场地清洁等,都需要详细的分工及工作流程,同时按照卫生流程标准制订检查清单,科学合理地组织人员去现场落实,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汇报主管部门后组织人员应急处理,确保大型活动顺利进行。

4.发扬团队精神

搞好校园环境卫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像大型活动举办、重要区域清洁、针对性大扫除等工作都需要大量人手配合,这种情况下,平时的明细分工就要放下,保洁班长要协助主管人员领导保洁人员执行工作,统一思想,发挥团体的力量,共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使大型活动、重点清洁等任务顺利完成。

5.将保洁工作常态化

许多高校经过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专科升本科、三本升二本,各高校间的交流及学习彼此先进经验、各种评估活动、上级部门突袭检查等活动逐渐增多。这种情况下,校园环境卫生决不能搞突击工作,而是要将卫生保洁工作做到常态化,每天干净整洁,随时迎接检查。

三、结语

做好高校后勤环境卫生是一项极为重要且十分繁杂的工作,若想做好,首先学校领导需对此高度重视,要对环境卫生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其次,各部门及人员间的沟通工作必不可少,同事之间要相互帮助,密切配合,不怕困难,勇于担当,对保洁人员的工作部署,明确分工,保洁班长辅助主管人员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最后,对规章制度要严格贯彻执行,杜绝拈轻怕重、无责任心的情况发生,保障服务质量,优化校园环境,为师生员工打造一个优美、舒适的校园。

参考文献:

[1]王会民.民办高校后勤环卫管理工作浅析:以西京学院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8(8):33-34,47.

[2]李晶,耿福建,吴晓刚.高校环境卫生运营管理模式改革探讨:以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7(11):27-29.

[3]季宏高.高校后勤管理现状及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31-132.

[4]刘晓青.浅谈高校后勤的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203-204.

[5]张敏.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1(16):100.

[6]刁魏娜.如何维护高校环境卫生外包模式的正常健康运行[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2):216.

[7]成举权.关于高校校园环境卫生工作的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5(6):92-93.

[8]刘丽君.浅议甲流袭击下的高校图书馆环境卫生工作[J].新西部,2010(2):65,70.

编辑 张 俐

作者简介:王雅娟(1988—),女,广东阳江人,本科,广州南洋理工职业部门主管,主要从后勤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环境卫生校园环境高校后勤
校园环境卫生大比拼
环境卫生
环境设计中校园发展研究
迎接新学期
高校后勤财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召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保持环境卫生
后勤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实施的必要性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