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0-09-02刘建华

成才之路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有效性

刘建华

摘 要:有效教学是教学理念的核心要素,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语文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进行探究尤为重要。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究,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8-0124-02

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学有效性已经被重新定义,不再仅仅强调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而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语文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俗一点讲,就是通过课堂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增加更多的人生阅历,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要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有所进步,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究,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在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致使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低下。这种与现代素质教育理念完全相悖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受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的限制,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抓不住重点,不能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还有部分教师使用网上教案讲课,缺乏自己对文章的思考和理解。这种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往往不切合学生的实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能,也很难提高教学实效。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明确语文教学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学会热爱大自然,关心小动物,关爱他人;要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听说读写样样精通。为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教师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在基础知识教学方面多下功夫,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因此,教师要对语文课程的教学特点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明确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要明确自己的课堂地位,清楚自己應发挥的作用。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另外,教师还要对教材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把握,只有清楚整个教材的具体内容和知识脉络,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

3.努力创设教学情境

要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就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而创设教学情境,能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能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教学《快乐的节日》一文时,教师可借助与文章同名的歌曲渲染气氛。在播放歌曲的时候,教师可提议学生随唱,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歌曲欢快,节奏鲜明,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歌曲的旋律,但对歌词却比较陌生。因此,在学生随唱几遍后,教师可介绍歌词的由来,告诉学生这首歌是由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改编的。学生好奇心强,且心性活泼,听了教师的介绍,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这篇课文,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4.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语文教学需要,因此,教师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印象。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图片或视频,展现桂林山水的秀美,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漓江的静、清、绿,感受山的奇、秀、险,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师还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置游戏活动,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形象性,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角色表演的形式,再现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5.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方面地进行讲解,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就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待,做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积极互动,才能乐于互动,才能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6.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巨大。学生兴趣浓厚,不仅能提升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助推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兴趣培养,授课方式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例如,在教学《我们家的猫》一文时,教师可询问学生对猫的印象,激发起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这样的课堂导入,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往下走。学生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自然就有了保障。

7.加强情感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出现情感障碍以及心理问题,教师处理得不好,就很有可能给学生造成心灵伤害,使学生产生心理阴影。因此,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和谈心,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从而增添他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总之,有效教学是教学理念的核心要素,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语文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进行探究尤为重要。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建立互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情感教育,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周国昌.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9(21).

[2]王亮.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9(17).

[3]马秉谦.让教学之曲奏得更加悠扬——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甘肃教育,2019(17).

[4]易宝丽.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青海教育,2019(02).

[5]黄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江西教育,2019(06).

[6]陈英.浅论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内蒙古教育,2019(03).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有效性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