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远对毛泽东“实践论”思想的解读
2020-09-02周英华
周英华
一、沈志远的个人背景
沈志远,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生于1902年,逝世于1965年,浙江省萧山人。他原名沈会春,曾用名沈观澜、沈任重、王剑秋。
沈志远四岁时,举家随父迁至钱清镇,在当地的私塾读书。1913年,他年仅11岁,去杭州求学,入读于浙江第一师范附属模范小学四年级。这是他最早爱国思想的萌发时期。后来,他还因为参加“五四”运动的学生游行而被退学。1922年他回绍兴任初中英语教师。此间,他结交了一些共产党员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同时受《觉悟》、《新青年》等进步刊物的影响,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此,他开始走上了学习、研究及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路。
1926年底,沈志远受上海党组织的派遣,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第一次系统地学习了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西方革命史、中国革命问题、列宁主义、经济地理和军事学等理论知识。在莫斯科留学期间,沈志遠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作品的翻译和介绍工作。从1930年8月起,他参加了共产国际东方部中文书刊编译处的编译工作,编译《共产国际》杂志中文版,他还参加了《列宁选集》六卷集中文版的翻译出版工作。当时年仅28岁。这是他学术之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不仅仅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还为他之后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1951年2月至3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了题为《<实践论>开辟了我们学术革命的思想道路》和《学习<实践论>,提高新中国的学术水平》的社论,为新时期中国学界的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指向。社论指出,“毛泽东同志这个战斗的著作,完整地分析了认识运动或认识过程的规律,是一部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杰出的逻辑科学,是工人阶级长期战斗在思想上的结晶,是中国哲学界的一个全新的革命”。沈志远对《实践论》的解读,形成了新一轮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热潮,为毛泽东思想的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对《实践论》的解读
在同一时期,有大批的学者也纷纷发表了关于毛泽东“实践论”思想解读的理论著作。 如李达、艾思奇等著名学者。李达于1951年,同样撰写了《<实践论>解说》,他指出:“《实践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基础,只有实践才是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标准。”[1]他是从实践是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作为切入点。同年,艾思奇也撰写并发表了《毛泽东同志发展了真理论》一文中,他的切入点是对《实践论》的真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还重点阐述了《实践论》中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之辩证关系问题。而沈志远的《<实践论>解释》重点阐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表明了《实践论》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毛泽东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宝库的重要贡献。
《<实践论>解释》,开篇第一章就是对毛泽东的《实践论》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评价。他认为《实践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它的发表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和巩固马列主义的思想理论,使它免受各种非马列主义、假马列主义、以及反马列主义的思想意识的侵害,从而提高党与非党干部的理论水准,端正他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2]
沈志远认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实践论》在民主革命时期与新民主革命时期具有不同的指导意义。当时毛泽东撰写这篇文章是有特殊的意义的,“是为了克服主观主义,澄清革命的思想战线,让中国人民得到正确的创造的马列主义的思想领导。”[3]沈志远在撰写《<实践论>解释》时已经发生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了,在思想上,要防止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侵害。沈志远认为学习《实践论》的基本精神就是要理论服务于实践,认识依赖于实践活动,反之容易陷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中。
在第二章中,沈志远重点分析了《实践论》的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认识起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沈志远认为,我们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认识,都是起源于我们的实践。我们参加了社会运动,从运动中取得经验,再从经验的积累中,获得和充实我们对于社会运动的认识。他解释道,人类的直接经验对于人类的整个认识来说是最基础的认识。由此,从实践中获得经验,由经验的积累而产生认识,所以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为认识之基础。
第二,认识的内容必须符合与客观事物的真像,即客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沈志远解释道:“认识本身......就是客观世界在人意识中的反映,主观的认识决定于客观存在,认识是通过实践而把客观真理反映到我们头脑中来”。[4]这是他正确把握毛泽东认识论的实质,即非常强调“反映论”。意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正确的意识,就是辩证唯物论里的反映论。由此,沈志远指出:“认识就是反映,就是把客观的真理,把客观事物的真实的规律性,通过实践、感觉和思维的作用而反映到我们的头脑里,反映到我们意识中。这里我们的意识就成为真理知识,即科学知识。”[5]
第三,正确的认识要在实践中受到考验,得到证明,实践是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论》中写道:“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的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6]他指出,认识是在实践中得到考验,认识错误,实践就是失败,则反之。“实践成为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成为认识正确性的保证”,这也间接印证了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引列宁“实践高于认识”的观点。
第四,认识的任务在于改变世界。这是对毛泽东说的“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来解释。沈志远指出:“我们的认识是为了实践,是为了改变客观事物的现状。”[7]但是,改变世界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需要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去改变。沈志远对于毛泽东关于认识论的能动作用的强调,坚持了辩证唯物论中的“反映论”,也坚持了“实践”的唯物论,正确把握到毛泽东思想中认识论的实质。
第三章,总结了关于认识论的发展过程。他指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详尽地阐述了认识论的过程。沈志远认为,认识是一个有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首先是感性阶段的认识,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但由实践的发展,认识经历有感觉、印象向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高级阶段。他关于对毛泽东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解读时总结:认识本身既是一个由“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辩证过程,同时又初步形成了“实践高于认识”的理念,这是把握毛泽东认识论的本质
最后,沈志远对于《实践论》的解说,还不仅限于对纯粹文本的解说,而且他还将其对《实践论》的理解融于对经济学研究及经济工作的实际指导,于1951年6月撰写了《<实践论>与经济学及经济工作》一书,该书对广大干部群众在当时学习掌握《实践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并运用于实际工作,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对毛泽东“实践论”思想解读的重要意义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亦是行动上的指南。《实践论》诠释了中国化的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沈志远对“实践论”的解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它不仅仅是对《实践论》进行“文本”的解析,结合不同时代背景其具有不同的指导意义,同时,还把“实践论”运用到实际。这是在理论上丰富毛泽东思想,还赋予“实践论”新的意义回归到实践中去。第二,极大的宣传了毛泽东思想,将学习毛泽东思想和改造人们世界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新一轮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的热潮。
参考文献
[1] 李达.李达文集(第四卷)[M].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88.
[2] [3] [4] [5] [7]沈志远.<实践论>解释[M].上海:上海展望周刊社,1951.
[6]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