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探索

2020-09-02刘基墙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创新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可持续发展;创新

摘 要:文章基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探讨了图书馆走可持续发展管理创新之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当前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图书馆应如何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好管理工作创新,并围绕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7-0118-03

1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意义

1.1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基于图书馆资源、馆员素质、用户需求三个方面提出的。2002年,国际图联公布了《图书馆与可持续发展声明》,声明中提到“应认识承担‘可持续发展义务的重要性,使环境在满足现实需要的同时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要确保自由获取信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基于图书馆自身服务性质和自身发展需求,其目标是实现人类信息资源的传承和共享,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多个方面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考虑到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从这个角度来看,首先,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在于帮助图书馆实现系统、协调发展,为图书馆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还在于帮助图书馆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即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满足当下社会各类人群的信息资源需求。因此,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发展,实现的途径是创新,而图书馆管理工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必须依赖创新。

2 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文献管理效率低

文献管理是图书馆提供服务的基础,没有种类丰富、内容合理、思想前沿的文献资源,图书馆就无法提供阅读推广、资源查阅、学科服务等功能。因此,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工作极为重要。目前,图书馆管理效率依然比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图书馆文献管理制度混乱。很多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甚至多年都没有更新,在管理过程中也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加以落实,导致文献资源管理工作一直处于较为不利的局面。二是图书馆文献管理技术落后。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文献资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电子资源,很多图书馆针对这些资源没有出台一套好的管理办法,有些图书馆甚至认为电子资源无须管理,只要定期更新即可。三是图书馆文献管理人员素质较差。无论是对纸质文献资源进行管理,还是对电子文献资源进行管理,都需要图书馆员具备相应的文献管理知识,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归类,按照文献资源整理、使用规程进行操作,但是,目前不少图书馆的馆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化人才,没有掌握文献资源管理工作的理论和实操技术,影响了文献资源管理效率。

2.2 服务管理水平差

在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用户对信息资源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因为用户可选择的渠道增多了,不再仅仅依靠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如果跟不上用户的需求,很容易丧失自身的知识权威地位。目前,很多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水平仍然比较低,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不够先进、科学、合理。一方面,图书馆没有制定规范化的服务流程。不少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落后,对于如何服务入馆的用户、如何服务线上的用户都没有清晰的概念,图书馆员在提供服务的时候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没有绩效业绩的考核,自然不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图书馆没有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理念。现代化的图书馆往往被要求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但很多地区的图书馆没有开展针对性服务,特别是针对不同人群的个性化服务少之又少,究其原因还是图书馆没有做好服务管理工作,面对用户提出的需求无动于衷,面对用户指出的问题懒于回应,最终导致服务质量低下。

2.3 共享管理效能弱

共享是新时代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也是如此。然而,不少地区的图书馆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尚未认识到共享理念的重要性及其帶来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图书馆对共享理念认识不足,很多图书馆员对馆藏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局限于馆内检索阅读,没有认识到线上平台才是实现资源共享的最佳途径,不愿意学习共享服务知识,图书馆也很少对馆员开展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理念及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图书馆不愿融入共享网络。数字时代,信息资源已经实现了互联互通,对于同样的信息,读者在图书馆可以检索阅读,在商业阅读平台也可以检索阅读,而多数图书馆对融入这样的共享网络不感兴趣,只是墨守成规地做好馆藏资源管理,没有及时引进、开发共享资源设备和平台,导致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效能弱化,无法发挥资源应有的利用价值。

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3.1 创新管理理念

任何管理工作的创新首先是理念的创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也不例外。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图书馆创新管理理念为的是更好地指导各项管理工作。图书馆创新管理理念既要考虑到数据时代的服务特点,也要考虑到用户群体的个人需求。具体而言,图书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管理理念的创新:一是要具备更宽广的视野。图书馆要从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整个社会公共文化需求出发统筹各项管理工作。二是要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的所有决策都要基于事实基础,从客观条件出发,避免主观臆断。三是要更加注重环境作用。图书馆管理工作不能故步自封,要与外界实现充分交流和共享,从而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四是要采用更科学的考核标准。图书馆对馆员的考核要从业绩出发,按业绩评判个人的工作成效,引导馆员抓好服务和管理质量。五是要有更强烈的竞争感。图书馆要认识到信息时代、数据时代带来的市场化竞争压力,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发展为方向,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方法。

3.2 创新管理体制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图书馆的内容将会越来越多元,服务将会越来越开放,交流将会越来越充分。基于这些发展趋势,图书馆要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一方面,图书馆要创新内部管理体制,改变传统的“正金字塔型”组织结构,构建“扁平型网状”组织结构,以读者需求为管理工作的中心,尽量实现组织结构的部门化、专业化、业务化,给予馆员参与图书馆讨论和决策的机会和权利,同时增加文献资源收集、整理、加工、利用等环节的馆员数量,实现知识信息的高质量建设。另一方面,图书馆要创新管理体制。共建共享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为图书馆实现共建共享奠定了技术基础,图书馆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审视图书馆之间的关系,转变各自为政的思想,努力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达到降低成本、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方便用户、提高效益的目的。

3.3 创新管理制度

创新管理制度是确保图书馆各个部门协调、高效运转,每个馆员尽职尽责做好服务的保障,也是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创新体现在各项规则、程序、办法的制定和落实,体现在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动态更新和完善,体现在将管理制度和用户需求紧密相连等方面。图书馆要将管理制度的创新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一方面要构建制度考核机制,对于管理过程中违背制度、敷衍制度、曲解制度等行为予以处罚,确保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另一方面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关注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结合用户的需求进行自我检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制度具备持久生命力。

3.4 创新管理方法

为实现管理方法创新,图书馆可以采用权变管理思想。权变管理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一切随条件而定,即管理工作没有普遍适用的管理原则和方法,而是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其关注的要点是领导的职位和权力、组织内的人际关系、组织的发展目标等要素。因此,图书馆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组织结构、发展需求、服务特点等内容,融合多种管理理念,最终找到适合自身發展的管理方法,并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优化管理和服务的内容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图书馆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贺海侠.基于VRML的虚拟交互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信息技术,2019(12):13.

[2] 杨忠.信息技术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3):25.

[3] 马倩.探讨数字化图书馆采编业务持续发展战略[J].中外企业家,2019(35):114.

[4] 杨波.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方法研究[J].文化产业,2019(23):401.

[5] 邱洋城.关于人本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传媒论坛,2019(23):137.

[6] 符晓丽.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4):15.

[7] 贾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策略[J].办公室业务,2019(22):74.

[8] 马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与发展策略[J].办公室业务,2019(22):80.

[9] 王慧娜.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9(47):104-105.

[10] 牟健梅.图书馆特色资源数字化建构与共享探究:以艺术院校图书馆为例[J].出版广角,2019(21):85.

(编校:崔 萌)

收稿日期:2020-06-11

作者简介:刘基墙(1988— ),华侨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创新
图书馆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