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民族类学生的汉语水平

2020-09-02朵得兰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差异性民族地区

朵得兰

【摘 要】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众多造成了多种语言并存的局面,而汉语是我国的官方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对于藏族学生来说,汉语不只是一门课程,还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只有学好汉语,我们的民族才能走出去,我们才能实现伟大的梦想,才能提高民族地区国民的综合素质,促進民族团结。本文就如何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水平,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民族地区;汉语水平;民族观;差异性

学好汉语是当代中国人的共同愿望。纵观历史发展的脚印,要想很好地解这个社会,融入这个社会,作为中国公民首先必须学会汉语。那么如何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水平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之谈。

一、了解阻碍民族地区学生汉语水平提升的因素

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母语以及环境的影响,他们缺乏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和心理环境。很多学生总觉得自己的汉语基础差,怕开口说错,受到教师的责备和学生的嘲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导致学生口语表达时吞吞吐吐,结结巴巴,渐渐就会失去汉语表达的愿望。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汉语交际的环境之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但是我们民族地区孩子接触汉语交际情境的机会有限,他们学习汉语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口语练习也局限于书本上机械的操练,缺乏教师和学生思想上、情感上有意义的交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少数民族学生却把学汉语当作苦差事,一上课就头疼。还有部分学生刚开始学汉语很有兴趣,但在学习当中产生挫败感,就渐渐失去了学习汉语的兴趣。加之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其他文化的排斥,也大大减弱了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二、改进策略

想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水平,就应该让学生了解学习汉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教师要做到三件事:一肯定二鼓励三找解决的方法。肯定和表扬孩子,可以让他们懂得付出,做出努力;鼓励孩子,告诉他们失败只是一时的,不能放弃,帮他们找回自信;找出失败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学生只有在自己能开口说汉语并能驾驭所学的语言知识时,才会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所以教师一定要把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激发出来,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教师在进教室时要洋溢出热情,举止洒脱,精神饱满,表情轻松愉快,给学生亲切、和蔼的目光,让学生本来较为紧张的心情得以舒缓,这无疑是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开端。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制造一个学习汉语的环境。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提前三分钟进教室和学生随意聊天,比如,可以问问学生“教师今天的穿着怎么样”或者“你们昨晚睡得怎么样”之类的话题,这三分钟的简单谈话可以为活跃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做铺垫,紧接着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尽量全用汉语上课,形成一个听说汉语的氛围,这样就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听说汉语的机会,久而久之可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再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声音一定要洪亮,语言要充满激情,抑扬顿挫,幽默大方。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轻松学习知识,舒缓紧张的课堂气氛,拉近师生关系,让整个课堂妙趣横生。最后,在整个课堂中,教师要配有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教师丰富的表情和手势可以给学生传递丰富变化的信息,甚至可以表达一些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极其微妙的情感。

三、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学生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教育学生的奥秘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永远相信孩子能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这就是个别差异。所以,为了让民族类学生轻松掌握汉语,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准备教具,比如生字卡片、图片、事物教具、音乐播放器等,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形式(声音、动画、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学,为枯燥的汉语课注入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一门学科,同样,也因为讨厌一位教师而讨厌一门学科,所以教师在学生平时的生活和学习当中要多关心他们,主动和他们交流交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时也要乐于向他们学习。比如,我不懂藏语,我就会在课余时间拿一个小本子跟孩子们学习藏语,他们都争先恐后地给我当教师,显然他们把我当朋友了。作为教师,我更应该谦虚地向他们学习,和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喜欢的汉语教师,我想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喜欢上汉语这门学科。

当然,提高民族类学生的汉语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求教学策略,转变教学观念,努力上好每一堂课,开展好课后活动,作业辅导与激励机制双管齐下,善待学生差异,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李雪荣,李蓉.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浅论[J].文学教育,2009(3).

[2]华增福.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J].青海教育,2010(Z1).

猜你喜欢

差异性民族地区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中日敬语的差异性
意拳与形意拳的差异性研究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