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逻辑、文化支撑及实践指向

2020-09-02张静张爽

理论观察 2020年5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历史逻辑

张静 张爽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历史逻辑;文化支撑;实践指向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4 — 0010 — 06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进行了系统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部署要求,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定制度自觉和自信。这种自觉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索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源于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源于新时代制度建设实践的发展面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逻辑  

任何制度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不可想象的制度“飞来峰”,而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了近 100 年建立、发展起来的。正如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具有独特优势,源于对制度探索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意愿。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现代化制度方案的选择尝试

制度建构当然离不开对世界制度文明和国家治理先进成果的借鉴,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更主要的是来自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选择社会主义的结果。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业文明日渐衰落,遂开始踏上被动现代化的道路。从这时起,中国人民也开始了现代化制度选择与建构,然而中国现代化的被动特征决定了中国的制度选择必然经历了一个曲折坎坷的历史过程。首先是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他们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打破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时意识到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期望学习西方器物文化,但整体上保存封建社会的旧制度不变,因而这种制度方案带有浓厚的封建保守色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化发展,但最后以封建统治为人民所唾弃而告终。资产阶级维新派也进行了制度方案的选择尝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社会力量,迫切希望摆脱国内封建统治和国外资本主义的压迫,他们主张不但要学习西方的器物文化,而且要学习西方的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主张通过维新变法来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但由于缺乏社会基础和发动民众,并没有撼动封建顽固派所维护的封建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主张通过社会革命来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本制度,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然而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帝制,并未给中国现代化提供所需的社会思想和国家制度,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是昙花一现。除此之外,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西方治理模式也都曾被引入中国,但遗憾的是,各种力量“百舸争流”,各种方案“上下求索”,都未能为中国国人民提供一种实现现代化的制度方案,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中国人民,才带领中国人民找到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方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现代化必然以社会主义为导向,必然要求建立旨在实现最广人民利益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制度探索

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成立,自此开始了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建了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等,形成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构建积累了宝贵经验。1931年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了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权利、义务外交等内容,是确保人民民主制度的根本法,为以后制定民主宪法提供了宝贵经验。1940年2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讲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制度——民主集中制,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察、党内民主选举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尝试了在广大劳动群众中贯彻实施普选制度,让广大的劳动群众享受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也为新时期民主制度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外,初步实践推动解决民族问题的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制度选择,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为新中国建立新型民族关系提供了制度前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们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统一、强有力的具有现代化导向的中央政府,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由此实现了国家治理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

3.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创造实践

历史不可能假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不是照搬别国的,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形成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实践中。1954年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这些构成我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为我国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经济制度,从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領导集体着力思考和解决如何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由于缺乏经验,建国初我们照搬了苏联模式,但实践证明苏联制度模式在我国行不通,我们的实验经历了惨痛教训。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提出要探索走出一条不同于苏联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期间提出了不少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正确意见和设想,特别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体制的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理论资源和思想先导。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逐渐成熟和完善。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把建国初期萌生的加强制度建设的强烈愿望与新时期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凝聚成了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这一时期,我们党对于国家治理体系问题的思考更着眼于领导制度、民主制度、组织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法律体系等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亲自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完善,并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思想体系。十四大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积极推进社会制度建设,到党的十六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各项民主政治制度基本形成,建立在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基础上的体制和具体制度不断调整,宪法和宪法为核心这一时期的制度探索内孕着改革和创新的基本态势,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取得重大进展。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制度成熟定型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到二〇二〇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一系列战略安排,其中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是: 到2035 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 21 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务,十九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对于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优势进行了系统总结,围绕人民美好生活要求展开的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谋篇布局,创新创造制度体系,丰富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制度探索的历程表明,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从来都是根据国情和时代要求逐步进行的,是一代接着一代人持续不懈探索实践的结果,是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文化支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思想的创造实践,而且与中国延绵不息的文明史一脉相承,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治国智慧。正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文化底蕴和支撑。

    1.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制度和治理思想的创新实践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制度和国家治理的原则及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提到:“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5〕“那些绝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物质生活,即他们的相互制约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是国家的现实基础”。〔6〕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告诉我们,国家机构、政党组织、制度法规等作为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随着生产方式即经济基础的变化,上层建筑也必然做出相应调整和变化,因而,任何国家制度和治理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正是基于这一基本原理,我们党逐步建立起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改革开放后,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从而极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活力空前激发,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国家治理,既要有民主,也要有权威。为了确保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应保证人民群众的普选权、罢免权,确保人民对国家的民主治理、有效治理;同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具有极端重要性,无产阶级国家治理的核心和动力在于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同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许多国家治理的新理念新战略新要求,包括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十九大更是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7〕党是国家的最高权威,党的领导体系是所有制度中最关键、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体系。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本质特征,进一步保证了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治理思想,为解决国家治理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國方案。

2.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文明基因

文化底蕴和传统不同,制度就不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特质。习近平强调:“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8〕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历经了繁荣昌盛到跌宕起伏,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传承了中华思想文化的优秀基因,是我们党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文化根基。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宋代朱熹提到“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中国共产党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合理内容,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再到坚持和完善城乡统筹的民生保障制度,精准扶贫,构成国家共同体内在和谐的基础。如,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法治思想。《墨子》指出,“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管仲提出了“以法治国”的观点,强调法“不能废法以治国”。正式对这些思想进行创造性发展,我国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目标,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如,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思想。《礼记·礼运篇》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体现了大众对于社会的评判标准和追求。中国共产党将这一实现注入到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中,以“天下为公”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觉意识建构国家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坚持公有制的基础上强调集体主义、强调成员的权利共享和责任共担、强调国家责任普遍性的价值观,从而奠定了国家共同体治理观的核心价值取向、内在诉求和思维模式。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引领   

制度建设就是把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制度化,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制度建设标志着我们党的高度制度自信和对制度建设规律的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关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取向与准则,规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本质特征,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提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最重要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9〕“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表达,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的内核,是直接作用人、社会、国家的发展的最深沉、最持久、最稳定的力量,国家、社会、个人提供了一整套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有助于提高社会主体的价值追求,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具有重要的制度规范和评判标准作用。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国家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目标,为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国家制度设计提供目标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等各项基本制度建构中,融入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种,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引领,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元融入和引领是我党执政思路的转变,使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的制度安排与体制机制设计更加完善,决定我们要逐步建立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必然是多元协调、协商民主、依法治理、公平公正的。事实表明,以法律政策承载价值理念和道德要求,核心价值观建设才有可靠支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才更为广大人民自觉遵从,也才更彰显其价值本质和独特优势。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实践指向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10〕这一目标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要求,面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构想。

1.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制度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制度现代化是把建设现代化制度体系、发挥制度优势作为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的根本保证。我国的制度建设经过多年的探和建设,体系基本成熟稳定,特色优势逐渐凸显,这是我们保持制度自信的源泉,但是正如前文所述,任何制度建设都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演进必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当前,我们的制度现代化目标还没有实现,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相比实现长治久安,我国的制度建设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有些方面甚至成为制约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实际上,对于建设一个人类历史上全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体系和治理一个人口众多、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而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任务必然是艰巨的、复杂的。尤其今天,我国改革进入到了攻坚期、深水区,许多升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破坏、创新不足、利益分化、法治不健全、人口老龄化等等矛盾问题的存在一方面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智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制度优化还任重道远,治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我们必须寻求新理念和新思路解决问题,实现新的发展和新的突破。

制度现代化包括整个国家的制度体系的现代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制度概莫能外。习近平指出:“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着眼于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着眼于推进所有领域的改革,即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总角度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问题。”〔11〕我们只对制度本身的不足有清醒认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为基础,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在现代化建设的改革实践中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才能不断完善和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适时回答了“怎样治理社会主義社会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是试图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目的就是克服原有制度的缺陷和不足,为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一套更加巩固、更加完备、更加管用的制度保障。

2.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要求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虽然这种发展还远没有达到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质的程度,但是却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争议、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人民不仅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还要求更可靠的生活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优美的环境和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从现实来看,我国还存在着发展不够充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社会法治化水平不高,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社会建设还有不少短板,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较多。正是基于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准确判断,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制度保障,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台了大批惠民、利民、便民的举措,建立一系列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制度。使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过程中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内在要求,抓住矛盾主要方面,聚焦工作重点,完善相关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依据。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做出许多新的战略部署,如,坚持和完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态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和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等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国家治理活動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等十三个方面就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安排,体现了我党对制度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标志中国之治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面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梦想。梦想需要人民来实现,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2〕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不可能一帆风顺,往往面临着一系列更大的风险挑战。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越是要克服各种阻力和困难,预见风险和挑战。同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世界秩序。然而,随着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各个国家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交流、交融、交锋不断增强,给人类发展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13〕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必须以共同体理念推动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与发展。适应这一发展要求,中国制度建设不仅应致力于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诉求,还致力于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和福祉。十八大以来,我国制度建设更加注重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注重各方面的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未来的发展面向。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展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更加稳定、巩固并逐渐走向成熟。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仅保障中国的自身发展,还以共建共享的共同体意识来充分发挥国际作用,积极促进全世界共同努力,以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发展实现经济全球化,以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来应对政治分歧,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理念来应对文化交锋,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来应对安全争端。总之,面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更加巩固,国家治理体系必将更加完善,必能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

我国制度的改革完善从未停止,并充满生机,我国国家制度将不断彰显出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我们必将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通过自己伟大的探索实践,构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将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伟大智慧,将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一个全新的制度文明。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1(01).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14.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4〕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1(01).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4.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77.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8〕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84.

〔9〕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新疆日报,2014-02-26.

〔10〕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1(01).

〔11〕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3-26.

〔1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2.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体系历史逻辑
法治角度下中国梦与国家治理之关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收入分配对策研究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概念内涵探析
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精神”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