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失败恐惧与防御性悲观的关系研究
2020-09-02李方敏王蝶
李方敏 王蝶
摘要:防御性悲观是个体在面临成就情景,但可能失败时,为保护自我价值而采取的一种策略。以23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学生失败恐惧与防御性悲观的关系,以及归因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大学生失败恐惧、防御性悲观、负性事件归因方式三者均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失败恐惧能正向预测防御性悲观;大学生归因方式在失败恐惧与防御性悲观的预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拓展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失败恐惧 负性事件归因方式 防御性悲观 中介作用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175-02
防御性悲观是指虽然在过去的情境中取得过成功,但是面临新的相似的成就情景时仍然会设置不现实的低期望水平,并且反复思考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的策略(Norem,1986)。防御性悲观是个体为了避免消极情绪或体验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是自我价值保护的策略之一。以往对防御性悲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自尊﹑成就目标等方向进行研究(杨东明,胡燕,李雪峰,2012;王卉,2014)。失败恐惧是个体在从事成就活动时因预期自己可能达不到某种目标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Conroy,2001)。个体害怕失败,因其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于是人们会产生强烈的回避失败倾向,对目标产生退缩。研究发现失败恐惧能够正向显著预测防御性悲观(卢淋淋,2015),即有过失败体验的个体,再次面对目标情景时为了让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不受伤害,可能会选择降低成就目标。
从以往研究来看,个体的失败恐惧和归因方式有关,根据习得性无助理论,个体失败时倾向内归因,将自己的失败与自身能力缺乏联系在一起,失败时会消极退缩(Dweck,1987)。李成齐(2004)对大学生的归因方式研究表明,大学生若是将负性事件归为内在的、整体的且是持久性的话,那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失败恐惧倾向于一种负性事件,可见,大学生在对失败恐惧这一类负性事件进行归因时,会对自身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雷万胜(2009)的研究表明,对负性事件做持久性的归因对反思性思考有正性预测作用,即归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防御性悲观。
综上所述,不仅失败恐惧能正向预测防御性悲观,而且负性事件的归因方式也能预测防御性悲观,同时失败恐惧和归因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失败恐惧、防御性悲观与负性事件归因方式间的关系,防范大学生不良心理倾向,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从贵阳市1所本科院校中随机抽取300名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237份,其中男生66人,女生171人;大一89人,大二90人,大三58人;独生子女38人,非独生子女199人。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
(二)工具
1.防御性悲观量表
采用卢淋淋(2012)等人编制的防御性悲观量表,问卷共9个题目,每个题目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均为5点计分,分防御性预期和反思性思考两个维度,Cronbach α系数为0.752,重测信度为0.642,均达到统计学标准,具有良好的效度。
2.表现失败评估量表
采用卓国雄和卢俊宏(2005)修订的表现失败评估量表,共18个题目,每个项目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均为5点计分。有四个维度:害怕体验到羞愧和尴尬、害怕别人对自己评价降低、害怕重要他人对自己失去兴趣、害怕令重要他人失望。
3.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
采用李成齐(2004)改编的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ASQU),共18个题目,分为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两个分问卷,本研究主要采用负性事件分问卷,为9个题目,具有三个维度:内在性、整体性、持久性。每个项目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均为5点计分。负性事件分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612。在编制过程中及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具有良好的效度。
(三)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進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回归分析,Mplus8.0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二、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描述性统计结果发现,各变量的平均值均高于中值。相关分析发现,防御性悲观与失败恐惧﹑失败恐惧与负性事件归因方式﹑负性事件归因方式与防御性悲观均呈显著正相关(见表1)。
(二)失败恐惧对防御性悲观的预测作用
以防御性悲观为因变量,失败恐惧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失败恐惧对防御性悲观具有正性预测作用,调整后R2是0.097,即失败恐惧作用于防御性悲观的效应有9.7%(见表2)。
(三)负性事件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
在中介效应模型中,以负性事件归因方式为中介变量,失败恐惧为自变量,防御性悲观为因变量,进行中介模型检验,模型整体拟合指数良好(x2(24)=2.401,p=0.0001,TLI=0.882,CFI=0.922,RMSEA=0.077)。失败恐惧→防御性悲观(β=0.394,p<0.001),失败恐惧→负性事件归因方式(β=0.320,p<0.001),负性事件归因方式→防御性悲观(β=0.278,p<0.05)的路径均显著。Bootstrap检验发现,失败恐惧→防御性悲观95%CI为(0.158,0.585),失败恐惧→负性事件归因方式95%CI为(0.162,0.472),负性事件归因方式→防御性悲观95%CI 为(0.064,0.577),均未包括0,中介效应均显著,即负性事件归因方式在失败恐惧和防御性悲观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从预测效应看,失败恐惧对负性事件归因方式的总效应为0.483,直接效应为0.394,占总效应81.57%,间接效应为0.894,占总效应18.43%。即失败恐惧作用于防御性悲观的效应有18.43%是通过负性事件归因方式起作用。
三、讨论
(一)大学生失败恐惧对防御性悲观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失败恐惧与防御性悲观显著相关且失败恐惧能正向预测防御性悲观,这一结果与卢淋淋(2015)等人的研究一致。失败恐惧是一种回避动机,会给个体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如因失败产生羞愧和尴尬、怕别人对自己评价降低和害怕重要他人失望等。防御性悲观者关注的不是成功就是失败,深层根源还是对失败的恐惧,因此个体面临失败恐惧这样的消极事件时,就会更多地促发个体采用防御性悲观这一价值保护策略,通过设置合理的期望,降低个体因失败带来的挫败感,提升自我价值。
(二)负性事件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
负性事件的归因方式主要是指个体对已经发生的负性事件,与自己内心原有的期待进行比较并对事件进行归因的一种认知方式。中介效应分析发现负性事件归因方式在失败恐惧与防御性悲观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说明失败恐惧不仅直接预测防御性悲观,还可以通过负性事件归因方式的部分作用来预测防御性悲观,这也是本研究的一个新发现。当大学生遭遇失败后,有的人可能倾向于直接采取自我价值保护策略。但是有的大学生在面临失败时,会对造成失败的事件进行归因,思考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到底是暂时的还是持久性的,是外部因素还是内部因素,是会影响自己的所有方面还是只针对失败的那一件事,这也是本研究的局限之处,没有深入探讨负性事件归因方式的内在机制对大学生防御性悲观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应学会调节内心的负面情绪。多数人都希望成功,但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降低对结果的期待,对事件的归因不要过于片面化,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Norem,J.K.&Cantor.N.Anticipatory and post hoc cushioning strategies: Optimism and defensive pessimism in “risky”situations[J].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1986a(19):347-362.
[2]Conroy D E, Poczwardowski A, Henschen K P.Evaluative criteria and consequences associated with failure and success for elite athletes and performing artists[J].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001(13):300-322.
[3]盧淋淋,单颖.大学生防御性悲观与核心自我评价、失败恐惧关系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5,31(1):148-150.
[4]李成齐.大学生归因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5]卢淋淋.大学生防御性悲观的影响因素及反事实思维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6]雷万胜.大学生防御性悲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7]杨东明,胡燕,李雪峰:大学生防御性悲观的影响因素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36-340.
责任编辑:刘健
[作者简介]李方敏,云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王蝶,浙江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