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关系研究

2020-09-02甘瑞春

中国民商 2020年8期
关键词:金融发展协整四川

甘瑞春

摘 要:利用VAR模型的有关理论,对四川省的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四川省金融发展规模指标、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和二元对比系数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其中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和二元对比系数成负相关关系,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和二元对比系数呈正相关关系,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金融发展;协整;四川

一、前言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由于部门间劳动生产率差异所导致的经济的两极分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状况尤为突出。加快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任务,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金融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储蓄动员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金融的发展在经济结构转换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尝试探索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综述

刘易斯(1954)首次提出部门间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后来的费景汉、拉尼斯、乔根森等其他知名学者都主要以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作为切入点来考察农业与工业两部门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1973年,金融发展理论的创始人麦金农和肖指出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成分割状态,即两种状态的金融市场并存,一种是落后的、传统的和非正规的,无组织的金融市场,这种状态的金融市场大量存在,另一种是拥有比较现代化的、正规的、有组织的金融市场,而这种状态的金融市场存在更为少数,他们主要从金融二元结构的角度来解释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生。

近十年,国内有部分的学者也越来越关注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系。彭建刚,李关政(2006)分别从部门和区域两个角度进行实证,证实了我国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有显著的影响。周振、谢家智(2008)基于重庆个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有显著负影响。孙力军(2009)运用各省的数据进行实证,表明金融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王修华,邱兆祥(2010)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中量的扩张对二元经济转化的作用就各个省市而言表现并不相同,但对于二元经济的转化,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起着正向作用。陈玉芝(2011)分别从整体和农村2个层面,对新疆整体金融发展和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西部地区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显著地区,本文以四川省为例,探寻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促进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提出一些金融政策建议。

三、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指标设计

1、二元经济结构指标(R)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衡量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指标。具体包括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其中二元对比系数=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工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将某部门的收人比重与劳动力之比作为该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是许多文献的做法。本文参考彭建刚,李关政(2006)指标的构造方法,采用扩展的二元对比系数:即将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之比作为二元对比系数,其中,非农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式是第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之和除以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之和。采用扩展的二元对比系数显得更为合理。此系数取值通常为0-1之间,数值越小,说明部门之间的差别越大,二元经济结构越为明显。

2、金融发展的指标

本文从金融发展的规模和金融发展的效率来考察金融发展的情况。

(1)金融发展的规模指标(JG)

国际上人们通常采用麦氏指标即M2/GDP来度量金融资产规模发展的水平,但是Lvine和Zervos(1998)认为,M2/GDP这个指标仍然存在着缺陷。首先,这个指标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联系不是很紧密,其次,这个指标既没有度量负债的来源,也未度量出金融系统的资源配置情况。鉴于如此,本文金融发展规模的指标采用存贷款总额与GDP之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金融相关比率。相比于麦氏指标,其更能反映金融的发展水平。

(2)金融发展的效率指标(JX)

考察金融发展的情况,不应仅仅从金融发展规模的角度,也应将金融发展的效率囊括进来。黄明,邓平(2009)用金融机构存款额与金融机构贷款额之比来衡量金融发展效率,本文借鉴这一做法。

(二)数据的来源及预处理

本文的的样本为四川省1984-2012年年度序列数据,主要鉴于实证研究对于样本容量的最低要求以及时间序列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中名义GDP,各产业的产值,各产业的就业人数和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余额是由四川统计年鉴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统计数据库整理而得。在实证之前,本文采用CPI环比数据对名义GDP进行调整,扣除了价格因素。而对金融指标的构造方面,参考彭建刚,李关政(2006)的做法,某年度的存(贷)款等于该年度的存(贷)款和上一年度存(贷)款的算术平均值,并且指标也是考虑了剔除价格因素。为了减少异方差性,实证前均对原始时间序列数据取了对数。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數据特征描述

四川省自1984年以来的二元对比系数以及金融发展规模指标、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如图1,图2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四川省的二元对比系数1984年以来总体上居于0.2至0.25之间。2006年以来呈下降趋势,说明四川省的二元经济结构并未得到改善,反而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更加突出。从图2可以看出,四川省的金融规模指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金融发展的效率指标呈平稳上升态势。二元经济结构与这两个指标之间关系将在下文实证检验中进一步说明。

(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宏观经济时间序列数据经常为非平稳数据,对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会出现伪回归的问题,会导致统计检验所得的结论大打折扣。但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之间可能会存在着某种稳定的线性组合关系,计量经济学中将其称为协整关系。在利用协整检验判断各变量有无协整关系之前必须对各变量做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1%,5%,还是10%的显著性水平,原序列都通不过单位根检验,表明原序列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各原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在5%顯著性水平的条件下都拒绝了原假设,即都通过了单位根检验,表明了LnR、LnJG、LnJX均是一阶单整序列。三个序列为同阶单整,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三)协整检验

约翰森(Johansen)在1988年及在1990年与居斯利斯(Juselius)一起提出多变量协整检验方法,称之为JJ检验,也叫做Johansen协整检验。本文采取此种检验方法。

从表2、表3可以看出,基于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根统计量的协整检验的结果都表明变量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经过标准化的协整方程如下:

LnR= -0.638613 LnJG+0.401206 LnJX

(0.09633)     (0.05181)

从上式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发展规模指标、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和二元对比系数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其中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和二元对比系数成负相关关系,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和二元对比系数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指标越大,部门间的二元经济结构状况越为明显;金融发展效率指标越大,则部门间二元经济结构状况越弱。

(四)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是VAR[ 本文运用AIC,SC准则,LR加以辅助,确定VAR(2)为最优选择。]模型的平稳性必须得到满足。从图3看出,VAR模型的全部特征根的倒数值都在单位圆之内,表明VAR模型是稳定的。

在实际中VAR模型并不需要对变量作先验性的约束, 因此在分析 VAR 模型时, 更多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系统所产生的的动态变化。我们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来考察VAR(2)中LnR分别来自LnJG和LnJX冲击的影响。如下图所示,纵轴表示变量LnR,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区间数(单位:年度);另外图形中的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代表了变量LnR对来自另外两个变量LnJG,LnJX冲击的反应,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LnJG一个正标准差新息后, LnR的响应函数值为负值,这与协整的结果相一致,随着滞后期的增长,响应函数值逐渐的增大,并越来越弱。当给LnJX一个正标准差新息冲击后,LnR的响应函数值为正值,并且到滞后二期时达到最大,随着滞后期数的增加亦逐渐减弱。这亦与协整检验的结果相一致。

考察图5中变量LnR的方差分解,可知LnR来自本身新息的影响最大。至第十期时,都达到了80%以上。而LnJG和LnJX对LnR预测误差贡献度随着期数的增加逐渐增强,具有后效性。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四川省1984-2012年度序列数据对四川省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四川省金融发展规模越大,四川省的二元经济结构越明显;四川省的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二元对比系数的减小,有利于四川省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改革开放以来,为支持城市的工业建设,政府一方面利用金融系统的功能,引导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地区。另一方面,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严重向大企业倾斜,大量的资金流向发达地区。贷款规模的非均衡增长和农村地区大量的存款用于城市的建设,这都加剧了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

为了顺利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本文提出如下几条建议,

第一,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改善金融对现代部门严重倾斜的状况。

第二,加强农村金融领域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农村金融的制度法规安排,软、硬件基础建设协调推进。

第三,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事实证明,大型金融机构偏向于广大城市地区的大型企业,这无疑加剧了二元经济结构状况。而地方银行等中小型金融机构在服务地区经济发面具有比较优势,积极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有利于支持中小型企业贷款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弱化二元经济结构。另外,应鼓励民间金融的发展,以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

第四,提高区域内金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虽然我们可以对资金的流动施加政策性的影响,但资金毕竟具有逐利的性质,只有提高农村地区资金的使用效率,才能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参考文献:

[1]Lewis,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 [J].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 1954, (22): 139-191.

[2]罗纳德·I.麦金农.麦金农经济学文集第一卷[C].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Shaw Edward.S.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1-156.

[4]彭建刚,李关政.我国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内在关系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 2006,(4): 90-100.

[5]周振,谢家智.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实证关系研究:重庆个案[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1):22-24.

[6]孙立军.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因果关系:基于多变量VAR模型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2):41-44.

[7]王俢华,邱兆祥.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换: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J].湘潭大学学报,2010,(6).

猜你喜欢

金融发展协整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浅析金融法律体系完备程度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
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冲击的对策探讨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