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手机教学“寓教于乐”背后的反思

2020-09-02张校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期
关键词:寓教于乐智能手机课堂

张校菲

[摘           要]  智能手机在当下被视为信息化教学的一种先进手段,逐渐被很多高校引入课堂,其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互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但结果是事与愿违,新鲜感过去之后,學生反而变得更加沉溺于智能手机,无心学习。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背景,试图从中华传统智慧中寻找思路,分析探讨使用智能手机教学的优势与弊端,并提出一些建议及参考方案。

[关    键   词]  智能手机;古人智慧;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072-02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人们的衣食住行几乎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同时,在信息化教学浪潮的推动下,有人提出应顺应时代发展,将智能手机引入课堂,希望发挥智能手机的影响力,提升课堂互动及“抬头率”,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但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智能手机应用在教学中为我们提供便捷,同时又存在哪些潜在风险以及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智能手机教学具备的优势

(一)功能强大且齐全

智能手机的发展突飞猛进,除了可以通过手机上网之外,还融入了实时搜索、在线翻译、课外学习、点名签到、教学评价、微课、慕课、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众多功能,各种掌上客户端学习软件层出不穷,目不暇接,让人真实感受到知识爆炸的冲击。一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倾向于照本宣科,缺乏互动、枯燥无味,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而使用智能手机教学,可融入更多的多媒体元素,如视频、音频等,更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学设计,可调节学习氛围,并融入目前流行的“互联网+”元素,可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一度被认为是现代化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步

智能手机小巧轻便,价格适中,可随时随地提供生活、学习、娱乐等功能,深得年轻人的喜爱,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逐渐变成生活必需品。在互联网时代,借助大禹治水的思想,有人认为与其禁止使用智能手机,还不如放开进行疏导,使学生了解如何合理利用智能手机,反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部分高校默认学生可以将手机带入课堂,以及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分享知识与经验,提高知识的传播效率。

二、智能手机教学潜在的风险

(一)智能手机不能取代教师

照本宣科、缺乏互动不是传统教学的专利,即便使用了信息化教学,教师也是可以照本宣科,不与学生互动的。所以想把课上得生动有趣,保证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在个人内功修炼方面下足功夫。大家也曾见过一些大师级人物,只用一些简单的教具,如笔和纸,就能将一门课讲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使人流连忘返。智能手机虽功能丰富,但比较适合自制力好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辅助学习,课堂上还是应以教师为主要引导人,应加强师生以及学生间的互动,调动大家积极思考,而不是将注意力重新引回手机。试想如果有一天,上课时全部以使用智能手机及网络教学为主,学生完全可以不必来学校上课,在家中自学即可,届时教师是可以被取代的,但我们不应忘记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应该仅仅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做人做事的道理,为学生指明正道,言传身教并重,所以学生会千里迢迢齐聚一堂,希望经过教师的指点,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能有所精进,这就解释了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教师职业都不会消失,我们大家都需要明师,反过来想,使用智能手机教学真的是必须的吗?

(二)教学形式重于内容不可长久

老子曾经说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借助智能手机平台进行教学,是依托刺激人类的视觉、听觉感官来获取知识,但长此以往,也会令人厌倦,致使学习效果大大降低。同时,相比较书本,长时间使用手机反而对青少年的视力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统计,2018年中国近视人群接近6亿,青少年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毋庸置疑,与青少年过多接触电子产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运用“互联网+”的思维进行教学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体现,但当今互联网内容鱼龙混杂,时常充斥着暴力色情的元素,且智能手机的移动网络基本又是完全开放的,很多网站都可以不受限访问,学生在上网查找资料的同时,很容易被这些诱惑所侵蚀,再加上自制力不强,容易掉进危险的陷阱而无法自拔,致使目前政府、学校不得不出台很多办法来限制智能手机的使用,如全国各大中小学都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以及近期在部分地市已经推出了禁止通过手机发布作业的规定,间接反映出社会、学校及学生家长对互联网进入校园的谨慎态度。

(三)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需要调整

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一点点好处的同时,也把人们变成了它的奴隶,人们不断翻看手机,甚至走路吃饭时也不停止,其实这就是人们被智能手机奴役的体现,曾经出现因看手机引发的坠落、撞人撞车等事故,让人唏嘘不已,以及目前社会上的某些公司要求员工手机24小时不得关机,必须随传随到,这也让很多人患上了手机恐惧症,总是担心手机会响。互联网看似是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但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使人们变得更加孤独,大家变得宁愿打字,也不愿意面对面交流,同时又喜欢在网上晒自己的生活,仿佛在证明自己有多么受关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加剧人们攀比的心态,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变得不合群、孤僻,甚至引发更多潜在的社会矛盾。

关于时间利用,虽然使用手机可利用一些碎片时间,如坐车、等候的时间,但若养成习惯,频繁翻看手机,反而会使整段连续的黄金时间被分割成若干不连续的时间片段,导致无法深度思考,学习、工作效率自然無法提高。如同当今网络传播的短文、短视频等,就是利用这一特点,使人们读起来不用太费脑筋,好像“吃快餐”一样,浏览完内容就扔了,而对比我们的书本,厚厚一本好几百页,习惯经常用手机的人一般不愿意深度思考,也很难有耐心地把书读完,这就是为什么当今一些学生无心学习,做事趋向于急躁、没有耐心、易怒的主要原因之一。

智能手机虽然非常流行,但是否允许将其带入课堂,仍值得深思。试想课堂上,教师辛苦备课,可能吸引力抵不过一小段不用动脑筋的娱乐视频,如果缺少相关制度和学生家长的支持以及学生对教师应有的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任课教师几乎是无能为力的,也曾出现过因上课期间学生玩手机,教师强行收走手机,学生对教师拳脚相加的案例。长此以往,我们的教化教育的初衷何在呢?

三、建议及应对方法

科学技术的无限制发展,虽然给人类带来一些好处,但其副作用可能会使人类毁灭,譬如核能,虽可提供较持久的能源,但核废料可能需要几百万年才能无毒无害于环境;塑料袋使用方便,但目前很多都不可降解,如今科学家已证实,塑料微细颗粒可能已进入我们的身体等。换成智能手机,有太多的年轻人因为它患上手机依赖症而荒废学业,无所事事,我们虽然无法阻止时代前进的脚步,但作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心里应该十分清楚:一旦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书本引向智能手机,将来再想把他们拉回书本,可能是难上加难了,试想如果我们的年轻人都不想读书,不喜欢思考,我们的民族还有希望吗?所以,根据目前的形势,本文试提出一些应对方法。

(一)各大高校应逐渐加强“远离手机”的举措

人的欲望很多都是耳濡目染所引起的,尤其是眼睛,想要降低或是戒除手机成瘾的习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眼不见为净”,让诱惑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从而逐渐降低依赖性,最终达到完全戒除。具体到各大高校,平时应加强此方面的宣传,先从课堂开始,借鉴一些已采用的方法,如手机袋,非特殊情况,上课期间需将手机放入袋中,统一存放,减少干扰,长此以往形成习惯,依赖性就会逐渐降低;若有学生携带多部手机,一方面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如视频监控,自动识别使用手机的行为,避免将监督责任全部下放给教师,在课堂上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校规校纪的监督与执行,定期向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宣传,做到统一协作。

(二)提升广大教师的“内功”

如果课堂上学生能做到不用手机,教师靠什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不是简单地将“手机”课变成“睡觉”课呢?方法很简单但也不简单,即需要依靠提升各位教师的“内功”来实现。平铺直叙、一马平川、缺乏互动的授课方式,难免让人昏昏欲睡,不如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借助讲评书的语调、形态与学生互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传递正道思想,相信学生都会听得津津有味,学习效果自然不差,同时也是为了广大教师,能在学生面前赢得更多的尊重。修炼这些“内功”需要教师广泛阅读、用心思虑,将枯燥难懂的理论或技能通过日常生动有趣的案例展现出来,即将艺术元素融入教学,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综上,年轻人是一个国家的明天,只有年轻人知上进,国家才有希望。智能手机是新时代的产物,但它很年轻,还未经过时间的考验,我们不应该草率地做实验。将智能手机引入教学,应慎重及长远考虑,充分权衡利弊再采取相应措施;广大教师应不忘初心,以教学为本,本着立德树人、德本才末的思想,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及教学技能,以迎接新时代教化教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朱耀秀.《善用手机,拒绝依赖》教学设计: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智库时代,2019(30):130-131.

[2]关静.新媒体环境下的“互联网+”课堂打造:智能手机与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J].国际公关,2019(11):42-43.

[3]刘征.智能手机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8,2(12):115-116.

编辑 冯永霞

本文系2019年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创新强校工程”项目(编号:NY-2019CQZY-03,NY-2019CQ2KC-53,NY-2019CQ2KC-4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寓教于乐智能手机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An Evaluation of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n Light of Skopos Theory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缓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写字大课堂
智能手机今年拼什么?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