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地农民社会融入的催化剂:包容性治理

2020-09-02谢文沁

青年时代 2020年17期
关键词:社会融入失地农民

谢文沁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不断向外扩张,导致失地农民群体愈发庞大。本文从包容性视角切入,随机抽样成都市顺江社区20余位失地农民进行深度访谈,从经济、心理、社会、文化等多范畴综合分析失地农民社会融入现状,发现安置政策的不可持续、社区治理的低水平、人力资本培育不足、年轻群体流失等因素导致了失地农民群体的社会融入困难问题。本文从安置模式、社区治理、文化适应等不同角度提出促进失地农民社会融入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融入;包容性治理;安置政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改造式”的城市化方式,在实际运行中却出现严重的问题。近郊农村的改造通常只是形式上的改造,仅仅是把农村土地和户口进行了转变,失地农民群体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等仍保留农村特征,最终导致改造后的乡村地区无法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成为新的“城中村”。要让失地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就是要在农村改造之后的治理中充分考虑到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并且在治理过程中应该考虑失地农民的诉求,结合现实情况对安置小区进行治理。

社区社会融入最早有学者认为他是在社区公民身份实践中,通过社区赋权网络工作为个人提供社会参与的机会,改善社区成员的技能,可以拓展和积累个人的社会资本,促进公民的社会融入。如今学术认为社区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社区组织多元化,社区不仅是地域共同体,也是“脱域共同体”,不仅有行政管理组织,也有满足各种利益需求的社会组织;二是社区居民的背景多样化,社区成员多元化;三是成员互动多元化,既有社区组织的正式互动,也有居民间非正式的文娱活动;四是社区秩序呈现多元契约的整合效果,市场、法律、中介组织都是整合的主要力量。社区已经成为为社区公民提供建立社会关系、日常和公共活动、表达公共诉求的空间。

顺江社区是成都市一个较早的安置社区,该社区始建于2005年,占地近40万平方米。社区分四个院落,共有居民3751户,涉及14个行政村居民,常住人口11540余人,流动人口4800人。本研究主要运用访谈、观察等方法,进行实地调研,共访谈25位社区居民,获得充足访谈资料,并对访谈与观察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二、顺江社区失地农民社会融入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顺江社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居民的社会融入状况并不乐观,在经济水平、心理认同、社会交往以及文化适应等方面与本土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异。

(一)经济状况的低满意度

顺江社区居民对经济状况的低满意度主要表现收入低水平和生活高成本的矛盾之中。整体看来,大部分受访的顺江社区失地农民由原来每月几百元的务农收入逐步提高到现在2000元的平均月收入。但是比较而言,顺江社区居民的平均收入勉强达到成都市最低工资标准,与成都市整体平均工资还有较大差距,仍属于低收入层次。

正如在高校后勤集團工作的张阿姨所说:“我们挣1800多一个月,上班上了十多年了,2007年第一批来的,所有的加起来到现在都才拿1800多。去年成都市调了最低工资1780,他们就按这个来,基本工资给你涨了,以前的福利就取消了,反正就只有1800。”

(二)身份认同障碍

与土生土长的城市居民不同,因为拆迁安置而实现农村户口向城市户口转变的顺江社区失地农民群体,天然就带着身份的两重性。行政力量的强势介入打破了传统乡村的生活格局,促使农民们短时间完成外在身份的转变,只是城市化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过快的城市化进程压缩了失地农民们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时间,这就使得顺江社区失地农民对城市居民身份的心理认同落后于外部环境的转变,心理认同非城非农,从而导致身份认同的混乱。

鞋店老板毛先生说:“我们现在就是属于中间嘛,又像是农民,又像是城市居民,以前大家都有地就是农民,现在田地占了就是半农民那种了。”这种“非城非乡”的身份认知在顺江社区中是极其普遍的现象。

(三)关系网络难以重建

顺江社区始建于2005年,居民有3751户,涉及到了14个行政村的居民。拆迁安置的政策打破了传统农村以亲缘关系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不同村落的失地农民通过抽签的方式随机安置在顺江社区之中,这意味着以往熟悉的邻居可能会被陌生人代替,邻里关系需要重建。

面馆老板樊阿姨谈到:“以前在农村就在院子里耍,门一般都没关,大家都看得到;现在一进门就把门关到,关系肯定没以前好,只能说我不打扰你,你不打扰我了。原来门都是大打开的,现在哪个敢不锁防盗门,贼都要给你撬了。”

(四)城市中的乡村缩影

安置居民社会融入状况的不乐观还体现在城市生活规范与乡村行为习惯之间的冲突。在顺江社区,随处可见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的画面,构成了城市中的乡村缩影。

车女士说:“像我们年轻人还好,不务农了要轻松些,但是老年人住在小区里面很不习惯,就要去旁边那些没开发的荒地种点菜自己吃,或者拿去卖。”

三、包容性视角下影响失地农民社会融入原因的讨论

包容性治理,是更具人文关怀、更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理论和管理战略、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体。

(一)安置方式的不可持续

我国目前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以集中安置为主,采取拆迁补偿的办法,一次性给予失地农民房屋以及金钱赔偿。以顺江社区为例,按人分房,一人可分得35平方米,土地以2万元一亩进行赔偿。从短期看,有了住房和拆迁款的补贴,失地农民们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提高,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安置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更不利于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

(二)社区治理水平低

安置社区的治理问题也是导致失地农民社会融入困难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政府、居委会、社区居民三者的矛盾对立。从政府层面来说,安置社区由政府推动建成,依赖政府的财政投入。从居委会层面来说,一方面社区居委会本该是居民选出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工作人员也应具备服务者的意识。但是在安置社区,居委会充当的却是统治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居委会承受着政府和居民的双重压力,居委会既要为社区居民服务,又要完成街道办交给的各项行政事务,演变成政府机构和自治组织的双重性质。从社区居民层面来看,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是包容性理念中重要的一点,但是目前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居民们对社区事务的“弱参与”。

(三)人力资本培育不足

就业是关乎失地农民社会融入的重要因素,职业与个人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社会关系网络等都息息相关。目前,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整体存量不足。一是失地农民受教育程度有限。安置之前,由于农村的思想和经济都较为落后,对于教育不够重视,中途辍学回家务农的人比比皆是,就导致了失地农民群体的学历层次低。二是失地农民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安置之前,失地农民都以务农为生,具备熟练的农业种植技术等,但安置之后,失去了土地,所学习的技能也无法运用到二次就业中,大多数失地农民都面临没有一技之长难找工作的窘境。三是失地农民健康状况堪忧。失地农民在安置之前一直从事农业体力劳动,长时间的负荷劳动导致身体多出现病痛与损伤。

四、失地农民包容性社会融入的路径选择

由上述存在的安置方式不可持续、社区治理水平低、人力资本培育不足、年轻群体流失可以看出,运用具有包容性的安置治理模式迫在眉睫。

(一)安置赔偿更有效

安置的赔偿的关键并不是一次性赔偿,而是需要更持久、更科学的赔偿方式。首先,可以改一次性大额赔偿为多次小额赔偿,保障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期的可持续经济来源。其次,必要的安置赔偿之外,后续的扶持更为重要,需要关注失地农民的职业发展,提高失地农民竞争力,同时减少就业歧视,营造更加包容的就业环境。最后,建立失地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重视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项目的完善,增强失地农民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

(二)社区治理更科学

包容性治理创新首先要着眼于权力包容,也即是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从全能型角色向服务型角色转型。首先,应当加强社区赋权,在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下给予社区更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权限,减少对社区工作的行政干预,将社区从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恢复自治职能。其次,要加强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培养。一方面,社区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身份认知,应亲近居民、聆听居民的诉求;另一方面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发展的引导者,需要把握政府的政策方针,创新思路与理念,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最后,要加强社区自组织的力量,营造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

(三)居民生活更同化

包容性治理需要实现社会发展成果的平等共享,让失地农民公平的享受城市资源。因此,需要完善安置社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减少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从而潜移默化的增强与培育失地农民群体的人力资本。还需要营造包容性的城市氛围,为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搭建互相交往的平台,增强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与城市居民交往的過程中,学习并内化城市价值规范,改变农村惯习,从而更好的适应城市,融入城市。

参考文献:

[1]徐倩.包容性治理:社会治理的新思路[J].江苏社会科学,2015(4):17-25.

[2]叶裕民.特大城市包容性城中村改造理论架构与机制创新——来自北京和广州的考察与思考[J].城市规划,2015(8):9-23.

[3]殷俊,李晓鹤.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问题——以武汉市为例[J].农村经济,2014(12):80-84.

猜你喜欢

社会融入失地农民
当前经济形势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方向研究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天津自贸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思考
微信对残疾青年社会融入作用的可行性研究
大英县人社局多举措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政策支持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