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企业“走出去”战略选择及问题研究

2020-09-02郭军峰

江苏商论 2020年9期
关键词:河南一带一路政策

郭军峰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450000)

自2003年河南省提出“开放带动”主战略以来,河南省经济一直保持较快速度的发展, 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高度不断增加,对外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在商品服务进口持续增加、 引进外商投资持续提升的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河南企业“走出去”呈现出规模不断增加、形式更加多元、动机日渐多样的特征,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河南企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走出去” 的企业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面临政治风险、信用风险、价格风险、汇兑风险等,对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时可能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这些是对河南企业“走出去”的巨大挑战。目前,河南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总体水平比较低,如2018年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出口额占河南货物贸易出口额的10.97%,居于首位,而排名第二的郑州宇通客车集团的出口额占比只有0.3%。 河南企业的出口额普遍不高,管理体制不完善,产品结构单一。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政策支持是影响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因素。 近些年来国家为了鼓励企业 “走出去”, 先后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关于开展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引导对外投融资基金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完善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问题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从财政金融支撑、境外投资管理、信息服务、外汇管理等多角度支持企业产品、技术、品牌、服务“走出去”,加快培育企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也纷纷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推出政策措施组合拳促进企业“走出去”。 而河南在历年的《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行动计划》中对企业的出口、境外投融资、服务等涉外活动进行了多次部署和安排,创新管理方式,完善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但是缺乏企业出口及对外直接投资、跨国经营等的针对性意见和政策文件,还未构建搭配合理、协同性、系统性强的政策体系,政策支持的力度有待提高。

(二)高端复合型人才缺乏

国内外不同的政治、法律、市场、语言等环境对“走出去”的企业提出挑战。 企业需要具备国际市场经验、懂跨国公司管理、精通外语的国际型管理人才,而河南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发展历史较短,管理粗放,风险应对能力有限,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 因此急需适应国际市场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河南省贸促会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多数企业认为缺乏国际经营和管理人才是妨碍企业对外投资的不利因素。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类人才的缺口会日益扩大。 而河南企业地处内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资金实力有限,在人才争夺战中本身优势不明显,加上河南自有国际型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足, 高端复合型人才的缺口更加突出,阻碍河南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三)融资难度大

河南省企业的发展资金一般来自于自身资金的积累。生产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限制企业资金规模的增长。而“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基本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 市场潜力大,对资金的需求旺盛。同时河南企业“走出去”目前多集中于第一二产业,项目投资额大、资本回收周期长, 如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是河南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园区建设普遍面临较长的投资回报期,建设早期阶段投资额大,收效慢,资金回收周期长,如果缺乏后续资金支持的,很容易无法维持运营。因此河南企业对成本低、期限长的贷款有着巨大需求。在资本市场融资方面,目前企业主要的渠道是银行贷款,但中国的银行“走出去”的步伐同样偏慢,在境外的分支机构少、能力有限,“外保内贷”政策不到位,办理周期长,因此合作区的境外融资需求通常得不到满足。 此外, 东道国银行资金实力不足,融资条件苛刻,民间融资的成本高、风险大。融资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河南企业“走出去”。

(四)产品和技术缺乏竞争力

河南是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大省,对外投资多集中在初级产业、 制造业和批发零售等行业,多属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 这些产业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对外投资的回报率低。 这也契合河南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管理者缺乏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经营规模小,核心竞争力缺乏,品牌建设缺位,管理服务水平低,各部门组织结构相对简单,难以满足企业“走出去”的需求。 总体而言,河南企业的“走出去”状况在规模和质量上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资源大省、经济大省,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支撑点与桥头堡。在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河南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机遇,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形式日渐多元。 但总体来看,还存在一些影响因素。

(一)河南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依据企业“走出去”的相关理论,企业“走出去”的因素归为内因自变量、环境自变量和控制变量三个因素(如图1所示),并根据这三个因素进行分析。一是内因自变量。 这是驱动企业是否“走出去”的内因。 河南省贸促会的调查显示,在内因自变量中,公司自有资金、获取东道国的市场和自然资源、提高全球市场份额最重要,获取先进技术和优质品牌比较重要。 因此,河南“走出去”的企业大部分以出口为主,海外投资属于市场寻求型,规模偏小。 二是环境自变量。 国内市场经营环境和政策环境、东道国政治、经济政策和基础设施是影响企业是否“走出去”的制约因素或外在驱动。 国内市场经营和政策环境包括企业的用工成本、融资成本以及企业获取政府优惠和服务的难易程度。 在环境自变量中,国内“走出去”政策及相关优惠条件、东道国政治和政策对企业“走出去”影响较大。 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国内地方推出的“走出去”政策对企业国际化有重要影响。三是控制变量。在这几个变量中,解决国内产能过剩和市场饱和问题相对重要。 在“一带一路”沿线,我国的基础设施、农业、轻工产品制造业等领域“走出去”的步伐相对较快。

图1 影响“走出去”决策行为选择的因素

(二)河南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企业“走出去”是内因自变量、环境自变量和控制变量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企业在进行“走出去”的战略选择时要根据所处的时间节点对这三个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和选择。 具体说来,企业“走出去”有四种主要战略选择:

1.对外出口战略。 出口贸易一般可分为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 这两种形式对企业资金的要求较高,并不适合小企业。 可靠的方式是与大企业协作,搭船出海。 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弱,人才不足,所以河南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中间产品或零部件,成为上下游产业链中的一环,借助大企业的营销资源进行产品的出口贸易。 也可以借助跨境电子商务出口。 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外贸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和新模式,这种贸易方式有效减少了贸易中间环节, 降低了企业从事商品出口的难度和成本,提升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因此成为企业出口的有效方式。 河南企业在从事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方面有着有利的基础条件,郑州是我国最早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之一,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是我国第二批综试区,跨境电商出口适合河南企业的特点。 在间接出口方面,与中间商合作,由其负责商品的出口。 这对于企业来说无须考虑外贸人员和渠道问题,和国内销售的程序相差无几,但和企业直接出口相比利润较低,也很难获得出口市场第一手信息,不利于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2.加工贸易及许可经营战略。 这是一种契约方式,这种方式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使用较多,能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经营风险小。 2016年—2018年河南加工贸易额分别为1934.54亿元、2075.22亿元、2267.97亿元,2018年加工贸易额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尽管有所下降,但仍然超过63%,由此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性。 这种方式适合有特定优势和影响力的企业,可避开关税、非关税壁垒和高运费等不利因素。 因此也要求河南企业要在“专精新特异”上下功夫。

3.企业集群战略。 河南省开展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认定工作始于2014年,2018年新认定了10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集中在食品加工、家居、服装、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基本属于河南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因此以企业集群战略“走出去”是河南企业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4.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绕过各种贸易壁垒,将产品和服务直接输出到东道国。一方面延长产业的生命周期,获取较持久的利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全球市场占有率, 利用东道国政策优势和劳动力、自然资源组建合资或独资企业,降低成本、扩大销量,提高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 “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多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给河南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契机。2016年河南贵友实业集团在吉尔吉斯斯坦建设的“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 是我国仅有的20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 河南经研银海种业有限公司在塔吉克斯坦设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项目。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河南企业“走出去”的对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是主体,是“走出去”战略实施的核心,政府是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支撑,二者形成一个“企业+政府”的系统整体。 因此,要促进河南企业“走出去”必须两方同时发力,各自解决关键问题,推动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一)完善战略体系,提升战略应对能力

企业“走出去”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国际分工体系深化的必然结果。 企业要想开展国际化经营,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根据企业实际和发展潜力明确企业的国际化定位,制定相关战略和路径。其次要确定推进方案,部署国际化运营策略,主要包括研发、服务、营销、人才、供应链等方面。 在自身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河南企业“走出去”要善于借力航行。 一方面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甘当大型企业的“配角”,通过生产外包、服务外包、工程分包等方式,与大企业实现合作互补,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另一方面河南企业可以运用跨境电商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减少对传统渠道的依赖,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快全球化运营进程。 同时河南企业可以借助境外的经贸合作区,克服经营能力有限的难题,降低投资风险。 再次要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及预案。 明确企业投资目标和风险项,关注海外国家动态和安全风险预警,做好周密完善的投资经营计划,处理好风险与盈利、稳健经营与开拓进取之间的关系。

(二)强化经营管理,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企业要想成功“走出去”, 就必须积极优化改善企业组织形式、 管控模式、内部治理结构和财务结构,实施市场化运作,创新管理模式,以适应公司做强做大的转型,要善于利用外部资金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企业高端人才极度缺乏,企业要想“走出去”必须要做到“外引内育”,对外积极寻求高端人才,对内要高度重视创新实用人才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教育培训,助力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加快技术创新,改善企业产品结构

河南企业要想尽快长久地融入 “一带一路”要靠差异化或“高精尖特”的技术、产品、服务和管理。河南省企业必须改变靠低价换取市场的思维方式,高度重视产品、技术创新工作,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同时,企业“走出去”要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诚信经营;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共赢发展。 而河南省政府部门要根据省内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困难,积极采取有效的激励改革措施,引导企业实现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的转变。

(四)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全方位服务

河南省政府部门要想实现企业“走出去”稳定持续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体经济的不断增长,就必须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一要构建涉外企业商事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及时有效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政策指导,帮助企业打破政策、资源的不对称和障碍。 二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构建系统、协同、高效的政策法规体系。 现有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大多集中在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资质审批和一些综合性政策方面,而直接吸引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金融贷款政策以及政策性补贴法规等较少。 三要适时调整政策规定,及时做到“增删改”,切实减轻企业在政策法律法规内容执行中的负担,创建出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要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诚信经营,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五)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企业“走出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融资平台。国家设立了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市场。 同时国家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开通了一系列融资渠道,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 中国人民银行也与世界银行集团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泛美开发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开展联合融资,加大对贸易投资、产能合作等领域的融资支持。 河南也专门为本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立了各种对外投融资平台。 河南省2016年设立首期规模100亿元的企业发展基金,助力企业发展。 同时还有邮银豫资“一带一路”(河南)发展基金、中原丝路基金为参与“一带一路”的企业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 这些投融资平台为那些想要“走出去”又缺乏融资渠道的企业提供了多种选择。

同时,河南省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适时调整金融扶持的政策体系和力度,降低融资门槛和成本。 河南省可以由财政部门牵头注资成立专项资金,支持本省重点发展的产业、企业和项目,助力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结构改造及技术创新。 与此同时,要鼓励各大银行特别是本土金融企业更广领域、 更深程度、更低成本为河南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开辟新通道,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河南一带一路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