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COVID-19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9-02邢红叶XINGHongye夏雅雄陈海燕CHENHaiyan王泓权WANGHongquan诸建军ZHUJianjun
□邢红叶 XING Hong-ye 夏雅雄 陈海燕 CHEN Hai-yan 王泓权 WANG Hong-quan诸建军 ZHU Jian-jun
COVID-19[1](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简称COVID-19)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其病原体为一种从未在人体内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自2019 年12 月武汉发现患者以来,因其强烈的传染性和人群普遍易感性,迅速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截至2020 年2 月12 日,浙江省共有COVID-19 病人1155 例,其中宁波153 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进行治疗,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容易使人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反应[2]。有研究表明,>58%的被调查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心理问题,有强烈的心理干预需求[3-5]。为了更好地对COVID-19 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本研究于2020 年1 月25 日-2 月12 日对宁波市COVID-19 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2020 年1 月25 日-2 月12 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隔离病区住院的42 例COVID-19 患者(COVID-19 组)为研究对象,同期宁波市内40 例未去过疫区、未被隔离、未接触过可疑人员的健康人为对照组。COVID-19 组共42 例,其中男性15 例,女性27 例,平均年龄49.76±15.78 岁;对照组共40 例,其中男性17 例,女性23 例,平均年龄46.58±15.52 岁,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意识清晰,年龄≥16 岁,自愿参与本次调查者。排除标准:昏迷,不能进行有效沟通,不愿意参与本次调查者。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1)一般资料调查表。研究者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籍贯、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婚姻状况、职业、临床分型、基础疾病、住院天数、感染原因等。(2)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90(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10 个维度,共计90个条目。问卷采用5 点计分法(1=没有,2=很轻,3=中等,4=偏重,5=严重)进行评价,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心理状况越差,本次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
2.2 调查方法。调查征得研究对象的同意,由研究者本人发放量表并当场统一收回。对于不能书写的研究对象则由研究者逐条进行讲解,再由研究对象进行选择,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2份,回收82 份,回收率100%。
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 进行数据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心理健康状况用均值和标准差描述,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中两个自变量的比较用t 检验,两个以上自变量的比较用方差分析,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COVID-19 患者心理状况现状。由表1 可见,宁波市COVID-19 患者SCL-90 量表总均分为1.30±0.16 分,较对照组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调查的9 个维度中,COVID-19 组的焦虑和抑郁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影响COVID-19 患者心理状况的单因素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临床分型、基础疾病和住院天数是COVID-19 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SCL-90 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影响COVID-19 患者心理状况因素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3 个变量,即临床分型、基础疾病和住院天数作为自变量,SCL-90 量表评分作为因变量,以α入=0.05、α出=0.10 为检验水准,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是临床分型和住院天数,说明临床分型和住院天数是影响COVID-19 患者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见表3。
表1 两组SCL-90 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SCL-90 量表评分比较(分,±s)
维度 COVID-19 组(n=42)对照组(n=40) t p躯体化 1.31±0.25 1.24±0.26 1.381 0.171强迫症状 1.30±0.20 1.33±0.25 -0.513 0.609人际关系敏感 1.20±0.19 1.16±0.18 0.978 0.331抑郁 1.36±0.20 1.22±0.23 3.045 0.003焦虑 1.49±0.31 1.25±0.28 3.622 0.001敌对 1.20±0.18 1.18±0.18 0.582 0.562恐怖 1.26±0.18 1.21±0.18 1.203 0.233偏执 1.17±0.16 1.13±0.14 1.251 0.215精神病性 1.17±0.18 1.11±0.17 1.748 0.084总均分 1.30±0.16 1.20±0.13 3.021 0.003
讨论
1. COVID-19 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待提高。本研究发现,宁波市COVID-19 组SCL-90 量表总均分为1.30±0.16 分,高于对照组的1.20±0.13 分(p<0.05),说明COVID-19 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同期对照组人群差,有待提高。在所调查的9 个维度中,COVID-19 组的焦虑和抑郁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是:COVID-19 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性强,传播广泛,人群普遍易感,目前无特效药等原因,很多患者在还没有认识到它的时候,就被传染了甚至进一步传播给其他人,使有些患者处于深深的自责中,加重了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感染SARS-CoV-2 后需要隔离治疗14 天左右,有些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甚至死亡等现象,加上媒体的大量报道,使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进一步加深。但两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 组9 个维度的分值都不是很高,得分最高的为焦虑(1.49±0.31 分),最低的为精神病性(1.17±0.18 分)和偏执(1.17±0.16 分),这可能与COVID-19 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包括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经过治疗均可以顺利出院[7],再加上宁波地区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等措施采取的较好,目前为止治愈率较高,还未出现死亡患者等有关。
表2 影响COVID-19 患者心理状况的单因素分析(n=42)
表3 影响COVID-19 患者心理状况因素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2. COVID-19 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影响COVID-19 患者心理状况的因素有临床分型、基础疾病和住院天数。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主要影响因素是临床分型和住院天数。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躯体症状越来越严重,心理状况也越来越差,患者会担心疾病不能治愈,药用多了会出现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COVID-19 患者住院时需采取特殊隔离措施,没有家属及朋友陪伴,每天接触的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患者会有一种被社会抛弃的感觉[8]。随着住院时间的增加,患者的心理状况也越来越差。患者住院时间一般都在2 周左右,肺部影像学炎症明显吸收,且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 天)[9]方可出院,有些患者的核酸检测迟迟不能转为阴性,这也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本病区住院时间最长的患者已经住院22 天,患者也表示非常的想出院。
综上所述,COVID-19 患者的心理状况比同期的对照组人群差,护士要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心理干预,特别是病情较重,住院天数较长的患者。同时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避免疾病的进一步传播,控制患者的症状,提高治愈率,减轻群众的恐慌,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