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部体育赛事对城市赋能模型的影响研究

2020-09-01顾晨骏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13期
关键词:体育经济

摘要:本文以杭州2022年亚运会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提炼出头部体育赛事对城市赋能的四大因子,构建的赋能公式和模型解释了城市赋能效应的影响机制。借助IPA评估对处于亚运筹办期的杭州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城市发展建议。

关键词:体育经济;城市赋能模型;IPA评估

中图分类号:F06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13-0090-03

一个城市能级的提升和它举办过的大型活动息息相关,而头部体育赛事又是大型活动中最典型的一种。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诸多城市均从主办头部体育赛事中获益颇丰。数据显示,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风口”。2018年体育行业产值占GDP比重已超过1%,产业总规模为266万亿元。杭州已成功获得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的主办权,成为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个主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这座“新一线”城市能否乘上体育经济的风口,以亚运会为代表的头部体育赛事将如何对城市赋能模型产生影响,杭州又需要怎样优化城市资源配置以实现赋能效应的最大化。本文将试图厘清这些问题的答案,并结合杭州亚运会筹备期的IPA评估结果对杭州城市发展给出针对性建议。

一、体育经济及对城市影响

有关“体育经济”的研究历史并不长远,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作为首次由民间承办并实现扭亏为盈的运动会吸引了学者的关注。学术界曾就体育经济对主办城市的GDP、就业、基建、产业发展开展过一系列的研究。研究表明,赛事对主办城市带来的经济正向影响是全面的。以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为例,奥运带来了26048亿美元的区域经济效益。在奥运筹办期中,当地的失业率从1986年的184%降低到1992年的96%。通过奥运,城市彻底摆脱了“地中海港口城市”的刻板印象,成功打造了“欧洲体育名城”的城市新标签。

从新闻报道和经济统计中找到头部体育赛事对城市影响的数据并不困难。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至2012年伦敦奥运会共13届奥运会中,其中有10届奥运会在举办后8年的GDP增长率高于举办前8年,占比达769%。北京市统计局的报告显示,2005年~2008年筹办期间,北京GDP 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118%,奥运因素拉动的北京GDP总量合计达1055亿元。抛开奥运会这个体育赛事顶级IP来看,其他头部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助力的作用也不容小视。印尼因承办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当年GDP额外增长了005%。仅2018年一年亚运会间接影响产生的经济效益就有82万亿盾,在2015年~2019年间亚运会产出的乘数效应更达422万亿盾;因承办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仅2015年就接待国内外游客23154万人次,同比上涨155%,实现旅游总收入24803亿元,同比增长228%;因承办2014年青奥会,南京当年旅游人数为9475万人次,同比增长86%,实现旅游总收入1520亿元,同比增长1177%。

当然历史上也曾有大型赛事的举办最终让主办城市陷入困境的案例。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为了修建场馆,动迁了多达8万名本地居民。但在奥运会结束后的一年里,总共27个场馆中只有15个有过活动或演出记录,剩下的12个则完全荒废了;韩国仁川为主办2014年亚运会,2013年城市财政亏损达1719亿韩元,透支比率为233%,高居全韩城市首位。

二、头部体育赛事对城市赋能模型的影响

国内学者于世宏提出,大型节事活动会通过“理念要素”、“实体要素”、“管理要素”、“传播要素”影响城市品牌。国外学者Brunet以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为例得出结论,举办运动赛事能够带来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商贸活力、提升当地就业率和地区生活质量。赛事筹办期的公共投入能够带来基础设施的完善,最终服务于城市复兴和发展。

头部体育赛事对城市的赋能作用有多少、如何实现,目前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本还停留在维度罗列或定性描述的范畴上,鲜有关于赋能因子和赋能机制的系统性论述。为明确这些问题的答案,笔者进行了如下步骤的探索性实证研究:(1)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归纳头部体育赛事对城市的赋能指标;(2)征询亚组委专家意见,通过德尔菲法对上述指标进行调整和完善,形成调查问卷;(3)分析问卷数据,通过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因子分析,摘选出能够最大程度解释赋能作用的重要因子,梳理各因子之间的关联路径,构建赋能模型。

问卷于2020年元旦假期在杭州河坊街、西湖、龙翔桥、武林广场人流密集区域进行投放,共发放问卷783份,有效回收717份,有效率915%。问卷罗列了 36个杭州亚运筹办期间城市设施、服务、文化、经济等情况的评价题项,对应共计10个城市赋能指标(如场馆建设、就业需求、城市归属感、体育经济等)。问卷参与者通过李克特5 级量表(Likert Scale)对题项进行评价。借助SPSS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信度方面Cronbach α系数为0817,显示信度良好;KMO值0749>06,通过Bartlett球形检验,数据效度也符合要求。同时,旋转后前四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893%>50%,说明四大因子已经可以解释大部分的赋能效应信息量了。

根据该因子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将之前提取出来的四大因子分别命名为——城市活力、城市治理、城市文化和城市经济。城市活力因子包含場馆建设、交通与路网建设、就业需求三个指标;城市治理因子包含信息服务、便民服务和安全救助三个指标;城市文化因子包含城市归属感和城市品牌营销两个指标;城市经济因子包含旅游经济和体育经济两个指标。根据各主因子的方差解释率占比,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头部体育赛事对城市赋能作用的公式:

依据上述赋能因子和赋能指标,我们不难归纳出如下赋能模型:

头部体育赛事通过城市活力、城市治理、城市文化和城市经济四大主因子实现对城市的正向赋能作用。其中城市活力和城市治理的赋能作用分别通过各自下属指标直接产生。而城市文化的赋能作用不仅来自于下属的城市归属感和城市品牌营销两个指标,城市活力和城市治理两个主因子同样会产生影响作用。同样,城市经济主因子的赋能作用不仅来自于旅游经济和体育经济指标,也来自于城市文化主因子。十大指标、四大因子互相作用最终构成了头部体育赛事对城市的赋能模型。

三、杭州亚运会资源配置有效性的IPA评估

在构建头部体育赛事对城市赋能模型的基础上,笔者将进一步对所有赋能指标的李克特得分进行IPA评估。IPA评估即重要性-绩效评估,原用于分析顾客对供方的产品或服务的重要性和绩效的感知,最终达到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目的。用于此处,可以定量地对赋能指标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进行拆解,达到巩固强项、补足短板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升亚运筹办期杭州的资源配置水平。评估结果如图所示:

经过IPA评估后,之前确定的10个城市赋能指标散点分布于重要性-绩效坐标轴中的4个象限里。坐标轴以重要性得分均值为横轴,以绩效得分均值为纵轴。重要性代表某项赋能指标的用户期待高低,绩效代表某项赋能指标的用户现状感知。下面将对评估结果进行逐一分析:

第一象限:优势象限。这个象限中的赋能指标本身重要性权重较高,实际绩效表现也较好,属于杭州的城市优势所在。这个象限的赋能指标包括场馆建设、信息服务、便民服务和旅游经济。这和杭州的城市现状及亚运筹进度表现是相符的。杭州亚运会中56个新建、续建和改建场馆总体进度普遍快于计划,作为主会场的奥体博览中心体育场更是在2017年便投入了使用,場馆建设完成情况良好。杭州多次获得 “全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旅游年收入超过3000亿元,旅游经济繁荣。同时被誉为中国“电商之都”的杭州,其信息服务、电子政务的应用水平也一直位列全国前茅。

第二象限:保持象限。这个象限中的赋能指标重要性不高,但绩效得分较高,代表在“就业需求”和“安全救助”指标项下,杭州城市表现超越预期。杭州是新经济的龙头代表城市,创业氛围浓厚,人口流入速度全国领先(2019年人才净流入突破 30万人),就业需求旺盛。中外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2019中国最安全城市排名中杭州也位列第五,市民安全感普遍较高。

第三象限:机会象限。这个象限中重要性和绩效得分都不高,代表“城市归属感”和“城市品牌营销”事项的提升目前并不紧急,可待日后逐步改善。城市归属感和品牌营销是城市文化构建的一部分,这项工作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需要在城市建设中长期沉淀和巩固。

第四象限:改进象限。这个象限中的赋能指标重要性高,但绩效表现不佳,属于亟待解决的城市发展短板。杭州的交通和路网建设问题长期被市民所诟病,在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年度报告的拥堵指数中曾排名全国前三,地铁累计通车里程也远落后于同量级的兄弟城市。同样杭州本身缺少大型体育俱乐部的加持,又缺乏承办类似F1、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网球大师杯等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经验,城市体育文化和经济尚有提升空间。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基于以上建模、实证和评估,我们对头部体育赛事对城市赋能模型的影响效用、机制有了了解。通过IPA评估也对杭州亚运会城市资源配置的现状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不难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本文借助因子分析提取出了四大赋能因子——城市活力、城市治理、城市文化和城市经济,构建了以赋能因子为基础的赋能公式和模型,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头部体育赛事对城市赋能作用的影响程度和实现机理。

(2)论文通过IPA重要性-绩效评估,对城市赋能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其中场馆建设、信息服务、便民服务和旅游经济是杭州亚运筹办工作中的优势领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坚持;就业需求和安全救助工作表现优秀,其成绩已超用户期待,保持适当关注即可;在城市归属感和城市品牌营销的建设上,杭州有提升空间,但这些工作需要长期沉淀和巩固,可待日后逐步改善;杭州的交通与路网建设以及体育经济的发展是杭州亚运会最亟待发力解决的短板所在,需集中力量定向突破。

2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提升杭州城市能级,最大程度释放亚运赛事对城市的赋能效应,笔者认为杭州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工作定向突破。以赋能模型中的四大因子和十大指标为指导,重新梳理亚运筹办工作中资源配置的优先级和排期计划,形成城市专项建设计划书和重点事项解决方案。

(2)加快交通短板补足。加速亚运配套交通基建的施工进度,尽早释放亚运基建红利,吸收城市骨架拉伸的发展势能。同时也要关注路网基建伴生的交通拥堵问题,结合大数据科学引导错峰出行、绕堵而行,尽量减小因此带来的短期负面影响。

(3)鼓励发展体育经济。向体育氛围浓厚的兄弟城市取经,承接更多有区域影响力的头部体育赛事,充分挖掘城市体育经济发展潜能。开发亚运旅游专线,以杭州旅游经济优势反哺体育经济弱项。重视体育经济的人才储备,结合杭州有优势又有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如游泳、电竞、马拉松等,构建城市特色赛事品牌。

(4)提升品牌营销能力。借助亚运发展契机,联动亚运赞助商和合作伙伴,借助融媒体传播,多渠道讲好亚运故事、传播亚运文化,提升杭州城市品牌营销能力。以打造“亚运之城”城市金名片为目标,让城市归属感有着落、有寄托。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限制。本文从2022年亚运会对杭州城市赋能影响的角度提出了赋能公式和赋能模型,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量表和赋能指标的设计参考了过往的研究成果,虽然经过德尔菲法的修正,问卷的内部和外部有效性依旧有可提升空间。赋能模型也仅从机理和逻辑上说明了赋能因子和指标之间的关系,变量间的影响系数和中介效应仍有待后续研究来阐明。此外,IPA分析由于缺乏不同时间点的参照对比,反映的也仅仅是当下时期内杭州亚运筹备的资源配置情况。亚运筹办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深入的持续性工作。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筹备期城市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一定会出现新需求、新态势和新特点,期待未来有更多专家能够丰富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顾晨骏,供职于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

猜你喜欢

体育经济
体育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分析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研究
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思考
浅析体育文化与体育经济和谐发展的有效对策
对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思考
论NBA对我国体育经济产业化开发的借鉴
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对策分析
NBA联盟管理模式对CBA联赛发展的启示
体育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具体影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