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食品安全管理模式构建

2020-09-01杨宸

现代食品·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大数据

杨宸

摘 要: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管理是人们获得健康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深入探究大数据与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促使食品安全管理在大数据的作用下获得有效的发展,不仅能够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也才能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本文立足于大数据背景,针对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促使大数据背景下食品安全管理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大数据;食品安全;管理模式

Abstract:Food i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peopl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food safety management i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peoples healthy and happy life.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big data and food safety management mode is deeply explored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under the role of big data, so as to ensure peoples life safety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nation and society.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mode, hoping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Key words:Big data; Food safety; Management mode

中圖分类号:F203

食品安全事关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会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不但会严重威胁个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还容易造成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本文立足于大数据的背景以及大数据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各种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措施。

1 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使用常规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对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决策力,实现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从当前发展的情况来看,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主要落脚点在对数据的处理上,而并非仅仅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从本质方面来看,大数据的主要特点为及时性、共享性、客观性与科学性。

2 大数据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种背景下,大数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大数据在食品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1 及时展现食品安全现状

及时性是大数据的主要特点之一,它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人们所需要的资料进行建库融合,使人们在运用时能够快速寻找到有效的资料。将大数据运用于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大数据监测食品安全现状,将目前食品管理的各种情况通过大数据处理,便于人们在运用时能够快速提取资料,以达到快速了解当前食品安全现状的基本目的。

2.2 全面进行食品安全交流

食品安全事关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幸福,因此在食品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措施与外界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和探讨,充分汲取优秀的管理经验,并在进一步弥补和补充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管理效率。大数据具有极强的共享性,在食品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大数据作为媒介,积极对当前各行各业所采取的有效管理模式进行探究和学习,从中总结经验,为接下来的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效的措施。

2.3 客观普及食品安全方法

通过对以往食品安全事故的总结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发生,不仅与食材的提供方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关系,也与食品的使用者缺乏常识有着一定的关系。例如,四季豆没有煮熟会有毒,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会有因为食用未煮熟的四季豆而中毒的事情发生;隔夜菜尽量不要吃,否则长期以往会导致身体患病,但一些人因为缺乏常识反而特别喜欢吃隔夜菜,最后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伤害了自己的身体。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食品安全常识还非常欠缺,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普及和宣传。大数据的出现能够汇总关于食品安全的常识,建立食品安全数据库,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了解关于食品安全的相关常识和技能,这样就方便广大民众有足够多的渠道充分了解和运用食品安全知识。

3 大数据背景下食品安全管理模式探究

3.1 利用大数据完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

食品安全问题非同小可,稍有不慎就会剥夺人们的生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在当今时代的食品安全管理中,应充分有效地运用大数据,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努力贯彻自上而下、层层把关的管理机制[1]。例如,应利用大数据成立以各分管局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将食品卫生安全摆在安全工作的首要位置,持之以恒地把食品卫生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中心重点内容来抓,坚持食品安全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坚持“属地原则”和“一岗双责”,并在每个月、每季度、每一年的食品安全工作总结与计划会上与各位分管领导、各位分管成员签订《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把食品安全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之中,利用大数据的全面覆盖明确各部门及其领导的安全管理要务,切实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方案落实到位,确保一旦任何层面出了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在大数据的作用下立刻寻找到问题的出处,在第一时间寻找到安全负责人,积极追责补救,尽可能形成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2]。

3.2 利用大数据确保安全管理责任落实

食品安全无小事,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也会出现极大的纰漏,因此在食品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更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利用大数据的及时性、共享性、科学性特点来对形成网状安全管理责任體系,构建大数据任务点,严格落实责任制,确保食品的生产、流通遵照既定的标准来执行。

(1)利用大数据对食药局等部门要求的内容进行网络宣传,做到食品安全相关制度上网,严格要求各单位食品安全负责人加强食品从业人员教育,定期组织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根据人员体检的情况,进行餐饮人员基本内容的网上申报、填写、留底[3]。对食品从业人员信息从业人员利用大数据进行汇总和整合,做到先有证、后上岗,以方便食品安检部门的随时调查和查验,如果有不合格的情况立刻采取措施促使其改正。在各个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中,也应采用大数据对每日的单位食堂餐具、器具的消毒,每天24 h食品留样的基本情况进行记录,方便上级检查督查机关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食堂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及人员安全,严防食物中毒。

(2)各单位应定期召开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会议,及时利用大数据传达有关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要求,科学部署各项工作,采取各种措施,保证食品卫生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落实到人。例如,某单位在工作进程中为了加有效地降低成本,于是将食品安全工作外包给了第三方,此时原单位要充分掌握现在食堂的情况,只有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来进行了解和探究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各单位根据大数据来积极调整工作,针对大数据所反映出的实际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有效地指导和推动食品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疫工作的扎实开展。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按照食品安全规章中的制度来采购食品,严禁人员因为牟私利而违章违规采购,从食物源头消除一切隐患。

3.3 利用大数据健全食品安全制度

在健全食品安全制度的过程中,应通过大数据了解民众所需要的安全制度和要求,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当前民众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再根据大数据所提供的安全管理辅助资料,力求促使食品安全制度、法规等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目前食品安全管理更应积极利用大数据及时反映各单位落实《食品卫生法》《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情况,以及建立健全各单位食品卫生制度的情况,与此同时,加强对个人饮食卫生、食品卫生,并对食堂、生活区周围小卖部、小吃摊卫生的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和总结。然后再通过大数据分享相关案例,进一步强化食堂的操作规程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食堂的卫生设备、食品采购验货、贮存加工的卫生要求,以及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卫生要求,与此同时,积极构建健康安全管理措施,促使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政策与制度能够在大数据的作用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实现食品安全的高效管理。

3.4 利用大数据将食品安全管理深入创建工作中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着每一个人的个人安危,也与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各省市的文明创建工作息息相关,所以在当今时代,应将食品安全管理深入渗透到各项创建工作之中。在信息化时代中,将大数据与各项创建工作进行融合能够促使其取得全面的进步与发展。例如,构建食品安全管理网,利用大数据将食品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疫工作与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纳入到各项创建评估工作体系中去,特别是将其作为创文、创卫和平安校园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并针对季节特点,平时既抓好常规工作,又根据不同季节开展季节性工作,提高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然后在大数据平台上对这一系列的工作进行全面而有效的开展的同时促使食品安全工作与各项工作互为补充、互为促进,提高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实效性,调动广大民众广泛参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5 利用大数据加强规范应急实践处置

食品安全应时时抓、天天抓、永远抓。而在传统的工作中进行食品安全的应急处理经常会因为某一个部门的反应和配合不及时而出现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各省市食品安监局应立足于本省市的具体情况,利用大数据建立健全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及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严格事故信息上报机制,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率在大数据的作用下第一时间得到上报、处理、善后等,力求做到在大数据的作用下上报率达100%,无瞒报、谎报、迟报、漏报食品安全事故行为,无重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件。

4 结语

当今时代,食品安全管理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安全,而大数据具有极强的及时性、共享性、科学性,因此,应巧妙运用大数据,积极将其运用于管理系统、责任落实、应急管理等方面,有效加强和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这样才能够让人们吃得安心,才能够让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桂红,李翠翠.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与营养云平台服务模式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0(12):182,184.

[2]林 沣.基于大数据挖掘的食品安全管理研究——书评《食品安全管理及信息化实践》[J].肉类研究,2020,34(2):112-113.

[3]卫 红.食品安全科学化管理探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0(6):13-14.

[4]赵宗亮.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现代食品,2019(24):132-134.

作者简介:杨 宸(1994—),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与安全。

猜你喜欢

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大数据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