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团体化心理护理对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9-01王倩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慢性病团体状态

王倩倩

(聊城市东昌府区斗虎屯镇中心卫生院,山东 聊城 252039)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国民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趋势势不可挡。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资料显示,在我国老龄人口中,约有60-70%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类型的慢性病,不仅导致了患者生理机能改变,还易引发老年人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2]。社区团体化心理护理是在充分了解患者心理及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手段,优化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升治疗配合度,促进康复[3]。因此,本文研究社区团体化心理护理对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70例慢性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男32例,女38例,年龄52-78岁,平均(58.87±3.59)岁。病程2-10年,平均(4.76±2.71)年。疾病类型:慢性肿瘤10例,糖尿病21例、冠心病11例、高血压22例,脑卒中6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慢性病临床诊断标准,予以入组。排除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障碍者,排除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者,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排除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或言语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遵医嘱给予营养支持及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以面对面交流方式告知患者疾病产生机制、治疗手段、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等,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观,配合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护理手段。观察组实施社区团体化心理护理,具体包括:

(1)组建干预小组:选择1名科室医生,1名专科护士,2-3名社区医生,及3-5名社区护士组成干预小组,自制调查问卷并发放给患者,了解患者患病时间、治疗史、心理状态,对疾病认知及自我照护能力,为每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存档,做好追踪监测。

(2)健康教育:通过开展慢性病知识竞赛、游玩活动、慢性病宣传周等多种形式,提高患者对慢性病及相关治疗手段的认知,也可每月定期组织2-3次健康讲座,邀请慢性病专家及接受慢性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患者到场交流,使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让患者了解慢性病产生原因、日常照护方式。疾病发作的处理、并发症的预防等内容,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观,提升其治疗信心。

(3)心理干预:小组成员针对社区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将其制作成册并归档,根据患者生活习惯、兴趣特点、性格等,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针对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使用沙盘游戏、心理倾诉、音乐疗法、情绪宣泄、正念疗法等方式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疏导患者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

(4)团体心理干预:每周组织患者开展1-2次集体活动,实施团体心理干预,利用同伴教育、经验分享、角色扮演、友情培养等多种方式,扩大患者的社交范围,消除其孤独感,增强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医务人员间的信任,通过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1.3 评价指标

(1)使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两个量表均包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总分范围0-80分,分数越高,心理状态越差。

(2)使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从躯体功能、社交关系、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总体健康5个维度评估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每个维度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s)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对比(±s)

表1 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对比(±s)

?

表2 SF-36评分对比(±s)

表2 SF-36评分对比(±s)

?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SF-36评分对比。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功能、社交关系、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总体健康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已成为影响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健康护理理念也随之提升[4-5]。由于慢性病治疗周期长,患者易形成厌世、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较差。实施护理干预的目的在于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保证患者心理健康,提升患者生活质量[6-8]。

社区团体化心理护理在实施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心理倾诉、沙盘游戏、音乐疗法、团体活动等多种手段,增强患者的社会参与感,提升患者的社交兴趣,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状态,降低患者孤独感,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向上的智力心态,提升其治疗配合度,优化治疗效果,从而达到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康复的目的。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社区团体化心理护理突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更切合患者的实际需求,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9-10]。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社区团体化心理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功能、社交关系、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总体健康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与常规护理相比,社区团体化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个体心理干预及团体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多种形式的健康讲座,可拓宽患者了解慢性疾病的渠道,增强患者卫生认知水平,为心理护理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综上所述,社区团体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慢性病团体状态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状态联想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