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2020-09-01刘玉霞吴佰超
刘玉霞,吴佰超
(聊城市中医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0 引言
肺部真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是指受真菌感染所诱发的肺部及支气管性疾病,其中念珠菌、毛霉菌、青霉菌等是常见的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可增加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几率[1]。由于肺部真菌感染具有起病隐匿、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的特点,因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一旦因未早期确诊延误治疗可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目前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断肺部真菌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其中以CT检查和X线检查两种检查方式最为常用,为进一步评价CT检查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现做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间收治的4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肺部组织穿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痰液培养等检查明确诊断,排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精神疾病、接受过肺部抗真菌感染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58.3±3.7)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相关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和CT检查。X线检查选用荷兰飞利浦公司digital diagnost DR 数字化X射线诊断系统,常规摄胸部正侧位片。CT检查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128层多层螺旋CT,患者取仰卧位,常规进行平扫,扫描范围从肺底部至肺尖,扫描参数:层距10 mm,层厚10 mm,螺距1.5 mm。扫描结果由2位临床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阅片,并作出诊断。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资料,其中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如表1所示,CT检查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诊断阳性率(P<0.05)。48例患者检出的病原菌中以曲霉菌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隐球菌、白色念珠菌和包浆菌,具体见表2。
表1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阳性率比较(n,%)
表2 患者病原菌分布(n,%)
2.2 CT影像学特征。CT检查发现48例患者中21例(43.8%)为斑片、结节型,病灶主要分布在肺野外中带;18例(37.5%)为肿块型,病灶主要分布在肺野外部,可见不规则状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9例(18.8%)为实变型,病灶主要分布在肺外外带,边缘模糊,CT下呈片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CT平扫发现分叶征 39例,毛刺征32例,支气管充气征25例,凹陷征10例,空泡征8例,晕征37例,空洞17例,卫星灶9例,钙化8例。
3 讨论
肺部真菌感染是由于真菌进入肺部组织后刺激炎症因子增殖,导致肺部局部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肺部细胞浸润,脓肿或坏死形成,肺部出现肉芽肿和纤维化[3]。肺部真菌感染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健康,早期确诊对于早期治疗,防止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诊断肺部真菌感染多采用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但以上检查方式在基层医院难以开展,且作为有创检查对患者存在一定的损伤,因此探讨有效、快速的诊断方法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4]。随着CT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CT检查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结果表明CT检查较X线检查诊断肺部真菌感染具有优势,CT检查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诊断阳性率(P<0.05),这与朱国军[5]的研究结果一致。
CT检查具有分辨率高、检查方便迅速的优点,在诊断肺部真菌感染时能清晰显示胸膜和胸腔情况,明确患者双肺和纵隔异常病理变化[6-8],因此诊断阳性率较高。肺部真菌感染患者CT征象各异,包括斑片、结节型,肿块型和实变型,平扫征象主要表现为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凹陷征、空泡征、晕征、空洞、卫星灶、钙化[7],通过对CT征象的观察和判断能够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肺部真菌感染与肺结核、肺癌的CT征象存在差异,肺部真菌感染CT多表现为多发或单发实变,病灶累及肺野中外带,部分可存在空洞,且空洞壁厚薄不均匀[9-16]。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分叶征、晕征、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肺结核患者,而钙化、卫星灶的检出率相对较低。与肺癌相比凹陷征、空泡征、液化及坏死、淋巴结肿大检出率较低[17-21]。
综上所述,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较为多样,通过CT检查能够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进而提高诊断正确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