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要上,纪律保障”
——省纪委监委“十八条措施”厚植民营经济沃土

2020-09-01康琴通讯员李成怡侯荣

廉政瞭望 2020年15期
关键词:公职人员监委纪检监察

本刊全媒体记者 康琴 通讯员 李成怡 侯荣

谈及对“十八条措施”的感受,颜泽文脱口而出,“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剂强心剂”。

“十八条措施”即四川省纪委监委近日发布的《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十八条措施》。7月27日,省纪委监委召开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闻通气会,介绍和解读“十八条措施”。

这是省纪委监委近年来首次召开的新闻通气会,颜泽文是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作为民营企业家代表,应邀参会。“主动服务民营企业,主动与民营企业家交朋友”的提法,让颜泽文印象最深刻。这只是“十八条措施”的“干货”之一。

通气会上,省纪委常委荣凌介绍“十八条措施”出台的背景、过程及目的意义,省纪委监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杨晓对“十八条措施”重点进行解读,会议由省监委委员肖克强主持,省纪委监委驻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和成都市纪委监委负责人答记者问。

22场座谈会“量身定制”的重要文件

颜泽文开创的茶叶品牌连续六次获得国际名茶金奖。但受疫情影响,人与人之间见面时间少了,坐下来喝茶也减少,茶叶生意不好做。

不止茶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荣凌介绍,出台“十八条措施”正是省纪委监委着眼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职能定位的务实举措。

“十八条措施”充分借鉴其他地方纪检监察机关的经验做法,同时省市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召开22场座谈会,广泛听取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建议。荣凌称:“有些市州座谈会开到县一级。”

广汉就召开了民营经济纾困解难现场办公会暨民营企业家恳谈会,4家民营企业提出了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相关部门现场答复了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十八条措施”初稿形成后,又征求了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委统战部、省发改委、省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意见,经过反复论证、数易其稿。可以说,这是四川在去年出台《关于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试行)》基础上,纪检监察机关又一份为民营经济发展“量身定制”的重要文件。

“非常及时。这个时候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民营企业家最需要的就是信心、关怀。”颜泽文作为受益者,感受明显。

正面回应民营企业最关心、最希望的事

省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深入了解掌握民营企业关心关注的问题。省纪委监委驻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纪检监察组组长梁存珺介绍,纪检监察组在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评估调研中,向6个市(州)180户企业发放了问卷调查。

杨晓称,通过调研了解发现,当前广大民营企业家最关心的是纾困惠企政策能否真正落地落实、惠及市场主体,最希望的是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稳定市场预期。

“十八条措施”有的放矢,在惠企政策落地方面,要求督促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系列工作部署,依法依规用好执行好金融、财税、社保、土地等政策措施。

同时,将民营企业反映集中的融资“难贵险”、生产要素成本高、“新官不理旧事”、拖欠账款等问题纳入监督范围。

成都市近日专门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对提升投资贸易、获得许可、要素匹配、政策支持、司法保护便利度,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度、消除市场进入壁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成都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马琳称,这为纪检监察机关精准开展监督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十八条措施”提出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监督的再监督,着力破除“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同时聚焦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分步分类开展系统治理。

驻省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沈林红称,纪检监察组督促省市场监管局党组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年内力争实现“企业开办一个工作日完成”;加快推进“全程网办”改革,完善行政许可线上统一受理平台,努力实现线上行政审批全覆盖。

不准“新官不理旧事”

纾解民营企业经营发展压力,需要各级公职人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但个别公职人员在服务企业中“清”“亲”不分或界限把握不准等问题时有发生。

7月27日,省纪委监委召开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通气会。

杨晓解读称,“十八条措施”旗帜鲜明地支持鼓励公职人员在坚守纪律红线和政策法律底线的前提下,靠前服务、积极作为。

一方面对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容错纠错。另一方面,积极构建民营企业信访举报“绿色通道”,严肃查处公职人员收受企业礼品礼金,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旅游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成都市列出了10条正面清单和8条负面清单,明确了纪检监察机关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从制度层面回答了公职人员与企业交往中“可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比如,对公职人员参加民营企业和行业协会举办的洽谈交流会、陪同接待等活动,作出了一些支持性的规定。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不是说‘经济要上、纪律要让’,而是要更加精准履职、精准监督、精准服务。”马琳称,负面清单就明确公职人员不准“新官不理旧事”,不准对历史遗留问题置若罔闻、推诿扯皮,不准在服务企业中有不作为及“懒散拖”等行为。

驻省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结合市场监管局“万人进万企、上门解难题”活动,鼓励相关职能处室和单位主动上门走访企业,倾听企业心声、收集意见建议,不断优化监督管理工作,提升服务企业水平。

构建服务民营企业长效机制

杨晓的解读中有四个关键词:问题导向、政商关系、实事求是和负面清单,后两个都是纪委监委对自身的要求。

“十八条措施”要求在查办涉企案件时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既要查清问题,也要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比如,对正处在生产经营活动困难、进行重大资产运作等关键敏感时期的企业,经审批可以暂存待查;对正在投入生产运营或者正在用于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的设备、资金等,经审批可不予查封、扣押、冻结。

纪检监察机关“负面清单”包括:最大限度减少对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影响;严禁借工作之名违规插手民营企业经济纠纷、工程招投标和物资采购,严禁泄露民营企业商业秘密;对和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搞不正当交往的,以及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甚至以权谋私的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严肃查处。

杨晓称,省纪委监委将持续打造开放的纪检监察机关,探索构建服务民营企业长效机制。

就此,成都市纪委监委在贯彻落实中已先行一步:积极“请进来”,邀请民营企业家到纪检监察机关召开座谈会,主动收集意见建议,认真督办解决;主动“走出去”,建立纪检监察机关联系企业制度,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并督促相关单位上门走访企业、服务到位。

猜你喜欢

公职人员监委纪检监察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张怀芝减薪有高招
安徽一公职人员成“黑老大”获刑20年
尊崇法治,从国家公职人员做起
纪检监察
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主体比较研究
“三转”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次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