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层级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08-31杨莉娟
杨莉娟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05月-2019年12月期间的72例护理人员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护理人员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6例。其中实行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实行层级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受检员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结果:使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观察组的护理水平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受检者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管理的应用,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受检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有着推广价值。
【关键词】层级管理模式;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267-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保健的认知也越来越高,实行健康体检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为广大人群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不但要为其创造出良好的体检环境,并且对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水平所提出的要求也相对较高[1]。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有着一定的多样性、复杂性、反映实效性以及技术熟练重要性等特点,所以,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低强化护理水平以及护理质量,探索出高效并且科学的护理管理方式是非常关键的[2]。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分析探讨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模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05月-2019年09月期间的72例护理人员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护理人员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6例。其中参照组男性护理人员与女性护理人员的人数比为1:35;平均年龄为(28.19±1.81 )岁。观察组男性护理人员与女性护理人员的比例为5:31;平均年龄为(30.39 ±1.90 )岁。两组护理人员的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并不显著,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
该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由主管护师安排护理人员实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按照一般护理程序进行工作,之后由相关护理部门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同时针对所存在的各种不足规划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2.2观察组
该组使用层级管理。①合理设置岗位。按照护理人员的职称分布状况,对护士层级进行分类,之后按照健康管理中心的相关要求,对其进行优化组合,最大程度地把合适的人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进而实现合理利用的目标。②明确岗位职责。切实的落实并且执行医院中的各种规章制度,主要有护理流程、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体检标准等,使每位护士都能够清晰明确自己的责任[3]。③创建考核体系。护士长按照健康管理中心的现实状况规划出不同级别护理人员的培训方案以及考核制度。对于基础护士实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使其能够熟悉了解健康管理中心的各种制度规范、体检标准以及工作环境,并且可以落实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对于初级护士来说应该对其实行护理沟通技能训练以及综合性业务培训,使其可以独立自主的完成相应的体检护理工作,同时落实好相应的抢救配合护理。④实行弹性排班。确保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能够更好的落实,防止人员分配不合理现象的产生,进而对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产生影响[4]。
1.3观察指標
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估,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使用(±s)代表计量资料,并开展t检验,(P<0.05)时即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参照组不满意9例,不满意度为25.00%;观察组不满意为2例,不满意度为5.56%。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对比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8.39 ±6.71 ),技能考核成绩为(1.04±.12 );参照组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为(73.49 ±5.12 ),技能考核成绩为(86.52 ±4.31 ),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层级管理是对有着相关工作经验的护士对其进行分层,并且制定出一定的层级管理方案,对不同护理人员的相关工作进行分工,进而为接受服务的人员提供全面性、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实行相应的层级管理不但可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归属感、责任感以及认同感,同时还可以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获得充分展现,并且在经验较为丰富的工作人员的引导之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下层工作人员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利用上层人员来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下层工作人员相应的学习机会,并且对于常规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是非常有利的,可以促进健康管理工作的质量获得极大提高[5]。
层级管理主要是利用对不同层级所进行的护理,并且按照相应护理人员需要培训的内容之间的差异性实行分层化的培训,进一步优化原有形势下的医护人员一起培训的相关体系,切实的落实好相应的培训目标[6]。培训教育的落实,能够使工作人员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并且了解和掌握正确学习的有效方式,强化护理人员的自身能力。在实行层级护理管理干预之后,护理人员所实行的护理服务的质量获得了极大提高,与此同时还提高了受检人员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在实行层级管理模式之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健康管理中心受检者对工作人员的肯定和认可[7]。在平时的工作中,因为低年资的工作人员缺少相应的临床工作经验,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不能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实践经验进行解决和处理,并且传统形势下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同层级医护人员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因为高年资人员对低年资人员所提供的辅助是相对较少的,造成低年资相关人员只是按照自己当前所具有的水平来处理和解决问题,使其在工作中经常会产生差错,进而对工作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然而在实行分层级的管理模式之后,各责任人会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行引导,同时传授自己在工作中所归纳出的经验和不足,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下层工作人员的信心[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观察组的护理水平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受检者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层级管理的应用,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受检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有着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在健康管理中心所实行的护理管理中实行层级管理干预,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宋于文化, 卢丹丹. 层级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017,2(S1):231-232.
[2] 陈楚芳. 层级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黑龙江医药,019,2(3):410-411.
[3] 龚芳芳. 护理质量管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018,6(12):123-123.
[4] 林良维.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中医骨科中的实践与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018,2(14):541-542.
[5] 綦玉洁. 观察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017,7(3):112-113.
[6] 孔梅, 邓小春. 系统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住院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护士(下旬刊),019,6(9):152-154.
[7] 董红艳, 李洪英. 研究层级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9,2(3):89-90.
[8] 林楚贤. 层级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018,21(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