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0-08-31黄秀梅白丽明
黄秀梅 白丽明
【摘 要】目的:针对护理干预对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恶性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患者科学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所收治的100例恶性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性治疗,针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窦性心律恢复、自助循环恢复以及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科学护理干预对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176-01
引 言
在临床医学中,心律失常属于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疾病,恶性心律失常属于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类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主要特点为发病快、病情严重,在发病后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脏骤停。为了有效提升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则显得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则针对护理干预对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展开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所收治的100例恶性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患者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3.9岁,本次研究样本中,具体包括心肌梗塞患者38例,冠脉综合征患者32,心力衰竭患者16例,心肌病患者14例。然后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名患者,并将其设定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在恶性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疗中,针对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性治疗,护理工作内容为帮助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进行必要的吸氧帮助规范化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1]
而且将关联性的抢救设备准备好,针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多个层面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分析护理问题。在恶性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患者的日常照料中,护理人员要能够通过对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的密切观察,及时查找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而且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对此类患者的抢救经验进行进行定期总结。通过系统梳理,全面查找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以此不断提升护理质量[2]。
第二,完善基础护理工作。首先要做好抢救护理。护理人员要能够对患者进行全天候的监护,在监护过程中要能够对现代化的医疗设备进行充分利用,而且要重点做好患者心电及吸氧量的监护,而且要引导患者按医嘱严格用药。其次,做好患者的皮肤管理。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定期翻身,而且要对患者皮肤进行每日清洁,在清洁过程中可以通过擦拭或清洗的方式,防止患者因长期躺卧而出现压疮或皮肤感染。再者,进行吸氧干预。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帮助患者保持合适的卧位,使患者保持呼吸通畅,再借助医疗设备帮助患者吸氧,在患者的日常照料中,要尽可能减少探视,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疼痛,则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检查[3]。
第三,做好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病房进行每日清洁,而且要做好患者病房的通风,促使病房内有新鲜的空气,而且要保持病房内适宜的温度,从而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4]。
第四,抢救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心电图进行密切观察,如果心电图出现异常变化,如出现室性前期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则需要对患者及时注射利多卡因,随着患者病情得到逐步控制,则需要为患者服用胺碘酮。如果监测发现患者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则需要为患者注射β受体阻滞剂,但是要严格控制注射量,如果监测发现患者出现窦性心功过速,则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镇痛[5]。
第五,饮食护理。饮食护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恶性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患者而言,在发病初期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这一阶段可以暂时不安排患者进食,或者为患者提供少量的流食。如果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则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为患者补充电解质。随着患者身体状态的逐步恢复,护理人员要能够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在饮食计划中,应该适当增加维生素、纤维素类食物的供应,而且所提供的食物应该以易消化为主,这样能够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在设立的食谱中,应该避免刺激性食物的出现,减少此类事物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如果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则需要预防患者出现便秘。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8.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上表可知,试验组患者窦性心律恢复、自助循环恢复以及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科学护理干预对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3 讨论
恶性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科学的护理干预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医疗机构要能够围绕患者的护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形式对护理工作内容予以明确,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相应的护理工作。在护理工作实践中,护理人员要能够对恶性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科学总结,并逐步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流程,并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如心脏骤停应急护理、抢救药物应急方案等。另外医疗机构要做好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通过科学的教育培养,帮助护理人员树立起正确的护理理念,使其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促使护理人员能够高效参与到恶性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并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细玲,凌聪,等.规范康复训练对呼吸衰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学杂志,2016,(17):87-89.
[2] 高文华.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4)
[3] 赵新梅,张莉梅,王晓艳.恶性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27)
[4] 陈霞,李玉蓉,柯向群.护理干预对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69)
[5] 李英.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