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危重症患者抢救应急演练的效果初探
2020-08-31周颖
周颖
【摘 要】目的:探讨应急演练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应急梯队医护人员进行模拟演练培训,对比培训前后抢救配合水平。结果:培训后医护对急救应急能力、急救技能、急救理论知识、文件书写能力、药物应用、医护配合能力等评分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对医护人员实施定期应急演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及医护配合水平,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救护质量。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危重症患者;抢救演练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154-01
本文通过选取我院应急梯队医护人员进行模拟应急演练,分析急救模拟应急演练在提高医护人员对危重患者抢救中医护配合水平的应用,现观察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培训对象为我院应急梯队医护人员24人,其中中醫医生3人,全科医生9人,输液室护士6人,理疗科护士4人,口腔科护士2人。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4人,共6组。所选医生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5.25±14.75,学历均为本科以上;所选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40.16±18.16,学历均为大专以上。本次演练主要承担的抢救角色有:首诊医生、配合医生、接诊护士、协助护士。给予本次培训的专家来自医联体三级医院,师资过硬、急救知识丰富、且有对危重症救护均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培训使用的教材为美国心脏协会《2015版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1.2方法:对所选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能力、操作技巧及急救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培训后完成急救模拟演练。具体演练场如下:首先由主管应急梯队的中心副主任和培训组长共同策划模拟演练的案例,并组织实施。设计的场景为患者就诊过程中突然倒地,呼吸心跳停止,即刻对患者采取心肺复苏、电除颤、静脉药物支持、配合120转运等救护措施。
1.3培训效果评估:
对各小组模拟演练的表现评分由三级医院专家及应急梯队人员进行综合打分,其中评分内容包括:医护的应急能力、急救技能、护理操作能力以及急救知识相关理论、医护人员文件书写能力的综合评分,总分为100分。对培训前后的急救流程、抢救仪器使用、药物应用、操作技能、操作技巧等评分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对比
本项研究所选统计学软件版本是spss20.0,计量数据用(`x±S),并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培训前各小组应急能力、急救技能、急救理论知识、文件书写能力、药物应用、医护配合能力的评分分别为(70.5±6.5)分,(70.58±7.58)分,(69.29±6.29)分,(70.5±7.5)分,(67.92±5.92)分,(70.29±6.29)分,培训后急救应急能力、急救技能、急救理论知识、文件书写能力、药物应用、医护配合能力的评分分别为(89.92±2.92)分,(90.38±2.62)分,(89.63±3.37)分,(89.96±4.04)分,(89.83±2.83)分,(90.83±1.83)分,对比显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救医学和危重病抢救医学是多个医学专业的综合学科,是处理和研究各种急性病变、急性创伤和危重病人处理的新专业;要在尽短时间内,对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意外灾伤和疾病,采取一系列紧急救护措施的科学;其内容包括心肺脑功能复苏,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克,急性创伤,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中毒等。还要研究和设计现场抢救、运输、通讯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虽然不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态下的常规任务,但是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应急演练是医护人员日常工作需要定期培训强化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积累很强的抢救经验,并且需要根据病人的突发状况采取有条不紊随机应变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本次应急演练不仅使应急梯队的医护人员教熟练的掌握了危重症抢救的流程、提高抢救技能和用药水平,同时增加了医护彼此的配合度,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的协作性、综合抢救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团队凝聚力及医护人员的成就感。
本次研究显示,各小组通过应急演练,对危重症患者急救应急能力、急救技能、急救理论知识、文件书写能力、药物应用、医护配合能力的评分高于培训前,对比显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应急梯队人员实施应急演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巩固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及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严平,吴素平.急救模拟演练在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对危重患者抢救配合水平中的应用《中国乡村医生》2015,2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