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2020-08-31薛小莉

幸福家庭 2020年9期
关键词:针孔受检者血常规

薛小莉

人们在体检或者是生病住院时,最常见的一项辅助检查就是血常规。血常规检查虽然操作简单,但化验结果却包含着很多检查指标。检查指标异常则代表着受检者身体的某些方面出现问题,需要提高警惕并接受进一步检查。但有时候受检者在做血常规检查前因为没有注意一些问题,可能导致检查指标的异常,很有可能造成医生的误诊。

血常规是临床诊断中最常见、最基础的检查之一,常见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等。采血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针刺法,采取的是食指、无名指指腹,或者耳垂末端的血液,另一种是静脉采血。两种采血方式不同,但都可以进行血常规检查。检验人员将采集的血液稀释后在显微镜下行计数,并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分布判断是否有异常。

血常规主要是通过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感染、贫血或者其他血液系统的疾病。①如果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异常升高,则考虑细菌感染、出血、中毒;若是白细胞异常减少则表示患者可能患有流感、麻疹或者败血症等。②中性粒细胞异常升高则需考虑患者是否出现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若降低则可能出现病毒性感染。③如果幼稚粒细胞或幼稚淋巴细胞异常升高,则需要考虑是否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等。④若是红细胞、血红蛋白异常降低则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出现贫血等症状。⑤血小板若是异常减少,则很有可能有凝血障碍;血小板异常增多则可能与血栓发生有关。⑥若是结果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多,则表示患者可能患有过敏性疾病或者寄生虫病。⑦单核细胞若是异常增高则有可能出现结核、伤寒等疾病。⑧此外,某些肿瘤或者变化反应性疾病都可以通过这些检查项目数值的变化确诊。

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在抽血前、抽血时、抽血后都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以防影响检验结果或者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血常规检查前

1.血常规检查的前三天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动物脏器等;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富含高蛋白的食物,比如油炸类和烧烤类食物,以及鸡胸肉、鸡腿肉、牛肉或者鸡蛋等。

2.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在抽血检查前要咨询医生,看是否需要调整用药量。并未长期服药的受检者在抽血前一天要禁止吃药,以防药品中的某些成分会对白细胞、血小板等产生影响。

3.患者可在抽血前准备糖块等,在抽血后食用以补充能量,以防出现低血糖的现象。

4.抽血前一天不要过度疲劳,受检者应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血常规检查当天

1.患者在抽血当天的早晨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天气寒冷时,采血人员可将患者耳垂、指尖或者胳膊搓热后用碘附消毒,待采血部位干燥后再进行采血。

3.患者在抽血時要放松心情,深呼吸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以免因情绪紧张引起血管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4.患者在体检当天最好穿宽松的衣服,方便在采血时露出胳膊。

血常规检查后

1.采血后,受检者要将抽血手臂伸直,另一只手将止血棉球按压在针孔处3~5分钟。不同的人凝血时间不同,所以按压止血的时间尽量长一点。

2.抽血后,受检者不要屈肘,不要转动棉球,不要揉针孔处,以免造成皮下出现淤血。

3.如果受检者针孔处出现淤血,在抽血后的24小时内不要沾水以防感染,24小时后要进行热敷促进吸收,消散淤血。

4.抽血后,受检者若出现头晕、眼花等晕针症状,要立即采取平卧姿势,饮用少量糖水。若症状无法缓解,受检者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5.受检者如果抽血前一天或者当天有吃药,务必要告知医护人员,以免医生误判检查结果。

血常规是一项基本的血液检查,受检者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一定要注意以上事项,以防因外界因素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猜你喜欢

针孔受检者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一起来探案
血常规解读
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体检满意率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汽车电泳漆膜的缩孔与针孔
针孔问题该如何处理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决战前夜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