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2020-08-31汪珺
汪珺
微生物检验作为一种医学手段,可为疾病诊断提供病原学依据,在疾病诊疗中应用广泛。下文主要介绍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以及临床意义。
项目一:血液与骨髓培养
血液培养在伤寒、副伤寒以及细菌引起的败血症等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较多。其中菌血症血液中无病原菌繁殖现象,血液感染不明显。败血症继发于烧伤等组织器官感染,血液中病原菌会大量繁殖。同血液培养相比,采用骨髓培养在伤寒感染时阳性率更高,尤其是病程第一周内。正常人血液与骨髓中是不存在真菌、细菌生长的情况。通过血液与骨髓培养,能够检验出血液和骨髓中真菌、细菌的情况。如具有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部分球菌是比较常见的败血症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是比较常见的痈或脓肿继发败血症致病菌。
项目二:脑脊液培养
正常人脑脊液中不存在细菌或真菌。脑脊液检查通常是每天检测,可为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学诊断提供依据,鉴别无菌性脑膜炎与浆液性脑膜炎。如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都可引发化脓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以及新生儿脑膜炎可通过脑脊液培养检验出相关致病菌。
项目三:中段尿培养
正常人尿液中是无菌的。中段尿培养有以下临床意义。中段尿培养可用于肾、尿道以及膀胱等相关泌尿道感染疾病的诊断。结合药敏试验可选择有效的泌尿道疾病抗菌药物,同时也可作为疗效判断依据。膀胱炎、肾盂肾炎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是尿路手术与插管后继发尿路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尿路结石致病菌中变形杆菌比较多见。中段尿培养时,如果菌数大于105CFU/mL,则存在尿路感染的致病菌。
项目四:糞便培养
粪便培养通常采用自然排便采集法、直肠拭子法等方法采样。正常人粪便的细菌中有1/3左右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产气肠杆菌以及各种厌氧菌等细菌,但不存在致病菌。粪便培养可检测出相关致病菌,如在正常肠道菌群中选出沙门菌、志贺菌等病原菌。通过粪便培养,可监测肠道菌群情况,以免菌群失调,同时也能找出疾病的病原菌,可用于肠道疾病的诊断。
项目五:痰培养
正常人痰液中只存在正常菌群且不致病。痰培养可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病原学依据,如肺炎链球菌是引发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以及中毒性肺炎等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是引发新生儿肺炎的常见致病菌;化脓性细菌与厌氧菌都可引发肺脓肿。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是不致病的,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入侵人体引发疾病。
项目六:脓汁与创伤分泌物培养
封闭性脓肿、开放性脓肿以及大面积烧伤分泌物的采集方法各有不同。采集标本时,采集人员应对脓汁与分泌物的颜色、气味以及性状等情况进行观察。手术后感染与创伤感染等会在手术切口、创面、生物材料填充处、导管留置处以及其他留存异物处发生化脓性感染。脓汁与创伤分泌物培养临床意义就是查出相应的感染细菌,为伤口感染病原学诊断提供依据。
项目七:咽拭子与鼻咽拭子培养
正常人的咽拭子与鼻咽拭子样本中只有正常菌群且不致病。咽拭子与鼻咽拭子培养可检测出存在的致病菌,为相关疾病诊断提供病原学依据。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单一或混合感染是引发急性咽喉炎的病原菌;厌氧菌可引发副鼻窦炎,可从患有猩红热或风湿热的样本中检测出A群链球菌。此外,检测出白喉棒状杆菌,不仅可用于疾病诊治,对控制疾病传播也具有一定意义。
项目八:泌尿生殖器官分泌物培养
正常人的外生殖器存在乳酸杆菌等正常细菌,但内生殖器是无菌的。在检测时需要注意区分正常菌群并避免其污染。泌尿生殖器官分泌物培养可为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以及细菌性阴道炎等生殖道感染疾病提供病原学依据。
项目九:胆汁培养
胆汁培养常用采样方法是十二指肠引流法、胆囊穿刺术等方法。正常人胆汁是无菌的。胆汁培养可检测胆汁是否存在细菌,并确定细菌种类。如胆道感染患者胆汁样本存在革兰阴性杆菌,且大多以数种细菌混合感染为主;胆汁样本中如果存在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且菌数大于104CFU/mL,则是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