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X线片与DR两种影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诊断效果

2020-08-31陈冬生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肋骨骨折诊断

陈冬生

【摘 要】目的:分析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应用传统X线片、(数字化X射线摄影)DR影像技术诊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肋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传统X线片与DR影像技术检查。将两种诊断方法的误诊率、确诊率等进行对比。结果:经分析,DR影像技术的诊断准确率(91.04%)明显较X线片检查的诊断准确率(76.92%)高(P<0.05)。结论:给予肋骨骨折的患者DR影像技术进行诊断,能够清晰、准确的对患者骨情况进行判定,可为临床诊断、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DR;X线片;肋骨骨折;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1

肋骨骨折在骨折中较为常见,一般多见于成年人,可发生多根或者是单根肋骨骨折,而且也会出现一根肋骨多处骨折的情况[1]。肋骨骨折的原因一般有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混合暴力、肌肉收缩(严重时打喷嚏/咳嗽时造成骨折)等[2]。临床上对于该类骨折的患者,一般使用X线片进行诊断,但是该种方法对较明显的骨折能够进行判定,若情况严重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本文就传统X线片与DR两种影像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8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的患者DR影像技术X线片进行诊断。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18~65岁,平均(41.2±3.0)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先进行X线片检查,根据患者的受伤部位等进行仪器参数的设置,其中电流:15至2mA,电压:65至85kV。

所有患者进行DR影像技术进行检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DR影像技术分析,保留条件为电压:65至85kV。

患者需要进行正位、左、右斜位扫描,观察其肋骨骨折情况,之后随着患者的病情,调节成像角度,以便于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两种诊断方法中,诊断的准确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经分析,DR影像技术诊断准确率(91.04%)明显较X线片检查的诊断准确率(76.92%)高(P<0.05)。表1。

3 讨论

人体中肋骨共有12对,且左右对称,连接胸骨、胸椎,进而构成胸廓,可以保护胸部脏器。肋骨骨折可以分为单纯性骨折(完全、不完全、多发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多由于间接暴力或者是火器等损伤)[3]。患者骨折后一般会有最痛点,即为骨折部位,如果骨折并发气胸时,则患者会出现气促、胸闷等症状,且症状明显的患者,一般给予X线片检查即可给予判定。

临床中可知人体的第4、7肋骨容易发生骨折,原因与该肋骨较为薄弱,且没有肌肉保护有关系,但是骨折的类型以及部位,与患者的年龄,承受耐力的程度、外力作用的大小等均有关系,一般肋骨骨折会伴有其它肺部疾病的发生,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否则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4]。传统X线片检查包括了摄影、水洗等,通过该类技术将病灶合成图像,进而供医生判定,但是该类检查方法容易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如曝光条件、药液以及暗室环境的影响,因此X线片的胶片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也影响着医生对患者疾病的判断;又因为肋骨结构较为特殊,呈现环状结构,因此X线片在检查时可有重叠现象的发生,进而会发生与周围组织区别不明显的情况,有漏诊、误诊的现象较多。从本研究的结果可知,78例患者诊断中X线片误诊率为12.82%、漏诊率为10.26%,可知该种检查方法不具有可靠性,对于患者症状明显或者是复杂骨折的患者,需要选用其他的诊断方式。

DR影像技术是一种直接数字化的X线摄影,由扫描控制盒、电子暗盒以及系统控制器等组成,可以将X线光子直接转化为数字图像。该种检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图像层次清晰的特点,且与临近组织的对比度较高,对患者的辐射较少,而且成像迅速、处理能力也较强,可以直接进入系统后进行观察,增加了诊断的速度,且该种方法具有动态性,明显优于X线片,其能够较寬泛的捕获信号,且信号由低到高能够显示较多的灰度阴影,较人眼的分辨范围广且清晰[5]。临床中借助DR影像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诊断结果的对比度以及分辨率,减少误诊率与漏诊率的发生,本文研究中可知,漏诊率为2.56%。误诊率为6.41%。

DR影像的组织均衡技术,是利用DR宽广的曝光范围,将DR图像进行多密度的分区,进而加权整合为新的图像,相比于传统X线片而言成像质量更优。传统的X线片胶片本身存在问题,其次采用高速的增感屏,使得曝光条件的宽容度减小,因此依赖于技术员的主观技能,也会造成误诊、漏诊现象的发生,且X线片保存时间较短,不利于有后续的治疗与判断。

由于肋骨结构本身的特点,其与临近对比度较差,因此不能够对骨折情况进行判定,加之医生容易被明显的骨折吸引,而较隐匿的骨折则容易被忽视,造成处理不当。因此在诊断肋骨骨折时,应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详细检查,若骨折情况复杂,或者经由DR影像技术检查不能明确时,可以选用CT等多种检查方式进行,避免耽误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DR影像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时准确率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汪勤军.传统X线片与DR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效果比较[J].养生保健指南,2016,12(20):42-42.

穆蕤.传统X线片与DR两种影像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8):181-182.

姜国良.分析DR胸片与传统X线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5):171-171.

陈宏.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在肋骨骨折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6,29(30):247-247,248.

刘宪.肋骨骨折的DR诊断与影像学表现研究[J].特别健康,2017,6(15):14.

猜你喜欢

肋骨骨折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手术入路研究与临床126例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42例患者中的应用
基于肋骨骨折的多排螺旋CT诊断优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