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幼儿绘画
2020-08-31胡明玥
胡明玥
希望幼儿创造出饱满、充满热情的作品,就必须讓幼儿有充满热情的体验,这是成人引导幼儿创造的责任。世界的变化可以通过自身的感官感受,然后通过大脑的思考,用手描绘出来,这对幼儿来说简直太快乐了。幼儿热衷于这种游戏,因为这种游戏是人的本性,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寻找幸福,这就是绘画的美好乐趣。所以,该如何指导幼儿画出精彩的美术作品呢。
孩子画的画是你所期望的吗
幼儿绘画和成人绘画不同,可是成人往往在没有理解幼儿绘画的基础上去看待幼儿绘画。而且很多人认为绘画和语音文学一样,需要教师去教授,希望孩子能多会画一些物体。可是绘画是通过脑海中的形象展现,用想象力和工具创造出来的作品。任何幼儿都自带绘画能力,这种能力是自然形成的。幼儿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能力,为幼儿创造发展这种能力的良好氛围是成人最应该做的。
幼儿是独立、特殊、有特色的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成人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指导幼儿绘画,不可以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衡量幼儿的作品。幼儿绘画的行为意义与成人绘画的意义不同。幼儿的能力有限,他们无法用文字或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绘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表达情绪的途径。如果成人在幼儿绘画时指手画脚,在幼儿的绘画行为中加入自己的想法,这无疑会阻碍幼儿表达自我。因此,成人应倾听幼儿在画中的表达,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
幼儿绘画果断直接,线条丝毫不犹豫,这是一件超越成人的完美技能。绘画是幼儿通过手脑自由创作的过程,如果成人通过教授形象的画法限制幼儿的绘画,幼儿就无法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了解怎样控制自己肢体画出自己脑海中的线条,也就迫使幼儿失去发现的兴趣。而且一味地教授形象画还会导致幼儿无法用自己意愿和感觉画画,无法加深他们对绘画的理解。
幼儿在绘画中希望得到认可。在幼儿的成长中,社会交往能力能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很多家长表示,幼儿在家里绘画并没有在幼儿园专注。因为对幼儿来说,画画的热情是会相互感染的。幼儿在一起,画画的热情就会高涨。和同伴一起绘画时幼儿表现自我的欲望会被激发,所以家长和教师在引导幼儿画画的同时也得多鼓励幼儿。
你可以和幼儿一起体会快乐吗
幼儿画里面的可爱脸庞、自己刷牙、自己吃饭、春游、捉蜗牛、下雨天……都是幼儿印象深刻的记忆,他们觉得高兴快乐。任何有趣的事情,幼儿都会主动地把它画出来。
其实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和场景的引导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我们昨天去春游了对不对?我们看到了什么?花儿很漂亮对吗?可是我们不能把它摘下来带回家,怎么办呢?我们把它画下来呀?把我们画的春天带回家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画蝴蝶采花粉的场景也很美丽呀!……”通过这样的语言引导,让幼儿的脑海中浮现春游的画面,美丽的花朵、蝴蝶飞舞的美妙场景。
可是,如果没有春游的体验,这种单纯语言引导是无法在幼儿的脑海中产生画面的。幼儿有了这些令人快乐的事情,才会有想愉快绘画的心情,才能在绘画中投入自己的感情,用对事物的感知在绘画中表达自己。单纯地看范画、看视频是没有真实感受的,是单薄的。希望孩子能画出饱满的充满热情的画,就必须让幼儿有充满热情的体验,这是成人引导幼儿绘画的责任。
绘画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的,它对于幼儿形成人格、发展各方面能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感知幼儿绘画和成长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守护幼儿健康发展的伙伴,帮助家长一起守护幼儿的成长,为幼儿更好的发展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