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高效课堂
2020-08-31丁桂林
丁桂林
学生是课堂学习无可争辩的主体,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原则之一,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如何设计切合学生的学习方法,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并且能承载学习内容的材料等等,都是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贴近生活背景,促进学生的理解
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学习,当他们从熟悉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的时候,更容易理解问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要选择最合适的材料来帮助学生认识数学规律,掌握相关的知识。
例如“认识小数”的教学,教材中设计的材料是量课桌的长度,然后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表示出课桌的长度。对学生而言,他们也许接触过这样的事例,比如体检量身高时,有时候会用小数表示出他们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也知道这个小数的含义。但对于价格中的小数而言,学生的熟悉度是不同的。为了促进学生对小数的深入认识,笔者创设了一次购物情境,将一些文具的价格展示在学生面前,果然学生很自然地读出了这些小数,并说出了其表示的含义。在举了几个例子并引导学生交流这些小数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总结一位小数的含义,学生顺利达成认识,并体会到十分位和个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二、抓住学生喜好,促进学生发展
数学是一门强调领悟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注重培养人文思维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可以用更灵活多变的方式来推动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思维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完全被教学内容束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给学生开放的空间,让他们在已有基础上继续探寻,收获更多的知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出题:东升小学五年级有男生48人,女生42人。然后组织学生提出相应的与分数相关的问题,学生在审题之后提出了不同种类的问题,有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有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还有男生、女生是总人数的几分之几,以及男生比女生多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这些问题都围绕着已有条件不断地变化,学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不但总结出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方法,而且体验到两个对应的问题。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学生在提问中兴趣盎然,在应对问题时也信心满满,说明只要充分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游刃有余。
三、结合学生的思考,促进体系的建立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完成知识体系的建立,将新的知识与原来知识勾连起来,那么学习无疑是成功的。
例如在“认识公顷”的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帮助学生重溫已经认识的面积单位,让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情境中需要不同的单位。之后笔者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原来认识的面积单位都不适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创造一个新的较大的面积单位的需求就被激发出来了。在集体交流的时候,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在平方米的基础上创造了“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在将这个单位代入情境之后,学生发现这个单位仍然不够,所以又提出可以创造一个“平方百米”。沿用之前的经验,笔者引导学生通过估一估、想一想、看一看等环节认识这个单位,体验单位的实际大小,然后揭示主题——认识公顷,将这个面积单位纳入知识体系中。对学生之前找到的边长10米的正方形大小的面积单位,笔者也做了简单的介绍。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公顷与平方米之间一万的进率有了清晰的认识。虽然“公亩”这个面积单位并不在本课教学范围之内,但这样的学习过程自然而顺畅,能让学生获益匪浅。
总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应围绕学生进行,这样才能让学生处于合适的学习环境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天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