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模式的博物馆课程开发
2020-08-31刘婧王贝贝
刘婧 王贝贝
《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提出,鼓励广大社会资源单位参与课程建设;充分用好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博物馆、科技馆等社会单位资源,开发实施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课程。博物馆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补充,与学校课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很多博物馆课程仍停留于零散的活动阶段,缺乏持续性,存在随意零散、针对性不足、实效性不强、操作性不够等问题,影响了其育人功能的实现。解决这一问题,合理科学地开发与设计博物馆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1.博物馆课程目标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课程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博物馆的条件设施为基础确立课程目标。目标制定过程中,参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学科素养以及学科实践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定位,结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在学科教师、教研员及博物馆工作人员之间开展针对性研讨。
遵循科学性、一致性、民主性、发展性的目标制定原则,最终确立了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课程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体验,能够掌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知道相关汉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遗迹;了解考古学的基本常识和术语,掌握考古工具的使用方法。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搜集、辨别、整理、归纳有效信息的方法;掌握分析和解释的能力;提升表达、交流、合作能力;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
2.博物馆课程内容
在确定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课程内容时,我们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基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喜爱程度,有助于学生达成课程目标;二是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学习经验,给学生提供时间、空间、媒体、师资等条件;三是课程内容之间具备关联性,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统一的观念。
综合考虑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本着充分利用博物馆场馆资源、教育资源的原则,我们设置了三个板块的课程内容,分别为“体验历史”“驻足传统”和“探秘科技”。其中,“体验历史”板块以体验为主,教师或博物馆工作人员首先对汉代衣、食、住、行、娱乐等各个方面进行介绍,然后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其对历史文化的理解,该板块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兼顾了艺术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驻足传统”主要利用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场馆优势,结合区域特色课程教师优势,以我国五大传统节日为线索,开展专题讲座和亲子互动活动,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是生活中的典礼和仪式,是民族情感的黏合剂,能够唤起学生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感情,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探秘科技”板块将人文与科学融会贯通,引导学生以探究与实验的方式,发现中国古代科技不断产生发明创造的力量源泉,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严谨求证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在遨游历史长河的同时提升科学素养。
3.博物馆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课程内容的组织以板块为单位,注重板块内部的连续性、顺序性,强调板块之间的统整性,最终指向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保证学习质量,我们将班额基本控制在30名学生以内,课程具体实施方式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书写竹简的学习基本要求是了解竹简和书写材料,了解我国文字和文字载体的演变历程,体验书简的书写,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实施方式是“引导+体验(配合任务单)”。
4.博物馆课程的评价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课程的课程评价围绕目标展开,创设评价情境,设计评价方式。遵循以下课程评价的原则:首先,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其次,评价以设置的课程目标为基准;第三,评价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最后,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以及实施方式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在评价形式方面,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同时侧重于展示性评价,更加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具体通过作品展示、小组汇报等方式来呈现。评价主体方面,避免出现教师“一言堂”的情况,将教师评价与同学互评相结合,也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评价内容方面,不仅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学生素养的提升和情感的内化。阶段性成果是指每一次实践活动后所取得的成果,包括显性成果和隐性成果。显性成果是指活动中搜集到的史料、制作出的作品甚至拍摄的照片、录像带等,而隐性成果包括活动中的所思所想,对待历史文明、传统文化、科学技术的情感和态度等。对这些成果,教师利用汇报、展览等形式来评价,以肯定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性。评价反馈方面,给予学生获得评价结果并进行讨论、反思的机会,发挥评价的反馈、促进作用。具体通过教师指导、同伴评价的方式呈现,并给予学生修改完善的机会,进行再评价。
博物館课程以互动为主,传播主题知识,在探索和开放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情趣,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方式也更加灵活生动。基于目标原理对博物馆课程进行合理的开发与设计,有利于改善当前博物馆课程的课程性、体系性不够等问题,更好地实现其育人价值。
编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