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咱教室见
2020-08-31李芒
李芒
5月13日,北京市中小學终于迎来了又一个开学通知,师生们不日将重返久违的校园,正所谓再长的黑夜也有黎明。由此,我想提出几个看似常识的基本问题,以解对未来教学发展之势的迷惑。
为什么在疫情期间使用网络教学?为了帮助学生居家学习,难道还有比网络教学更加理想的办法吗?因此,在非常态中单一性地、大规模地使用互联网具有绝对必要性,是不得不用的最佳选择,非常时期必须采用非常手段。尽管社会对网络教学有负面感受,教学成效也必定顾此失彼,但是,它确实满足了各方对教育的需求,力解燃眉之急。
为什么必须请师生返回教室上课?在目前社会发展阶段,教室在中小学正式教育中具有绝对的不可替代性。因为,人类的教育活动具有全息性、社会性、具身性和临场性,面对面交流是人类教学的基本规律,教育除传递信息之外,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做,更何况人际交流中还存有大量无以言说的信息。当师生返回到面对面的状态,必须更加珍惜见面机会,尽最大努力挖掘面对面教学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尽最大努力克服面对面教学的盲区。
为什么回到教室之后还需要线上学习?回到学校课堂,教师重新有了大有作为的用武之地,可以充分进行人际互动。因此,线上学习必将“禅让”,其只是教学方法库中的一种选择,可发挥辅助作用。例如,网络资源能够弥补课堂自主多元的不足,网络互动可以携后进、促先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现代人必备的信息素养。在此,需要警惕将非常态的方式挪用至新常态中,导致教学的削足适履,并应尽最大努力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无法在线下解决的教学问题。
为什么必须具备教学自信?每逢重大灾难,人类必定做重大反省。面对疫情给人类教学带来的影响,众多专家基于各自立场、学术背景、不同尺度、不同心态,从个体观点出发发表议论和见解。有革命派,有变革派;有激进派,有稳健派;有理想派,有务实派。其中不无真知灼见,也不乏谬误梦呓,有些言论确实夸大了疫情对未来教学的影响。面对各种思潮或观点,中小学教师需提高分辨力,铸就自身的教学定力,保持对教学实践认识的自信力。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实践者在实践中取得了知,经过传递才能到达专家之手。因此,一线教师才是最了解这个事物的人。在他们那里,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早已自然地成为常态,凡是罔顾实践过度倾泻的事物未必是有用之物。
疫情过后,回归校园,回归教室,回归面授,才是基础教育的康庄大道。信息技术又回到了它应处之位。该用的时候坚决用,不该用的时候可不用,能够使用人力时,就尽量使用人力,因为,教育的根本是人与人之间的影响。不必过于纠结与焦虑,近期的教学形态不会发生急骤的奇异变化,线下光彩照人的教师,线上依然圣光闪烁。
链接
围绕主题,“在线与在校——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与教研”会议达成了六个共识:
一是这次疫情所带来的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孕育了未来的教育创新,并已见端倪。在线与在校学习将并存,并走向深度的融合。
二是无论是在线还是在校,心中的目标应该是一样的,就是心中有学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真正发生,构建未来学科教学和跨学科教学的新常态。
三是注重校本教研创新,在学校内构建云端的教师研修支持系统和共同体。校本教研要聚焦关键问题,撬动教研的深度,提高实效,落地到教师的课堂上,成为学生的实际获得。校本教研要突破时空限制,开展校际教研。
四是行政统筹和教研支持是教与学变革的关键,教研的视角、教研的服务要发生相应转变。
五是在线教学设计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再设计,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更加有效、高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六是要热情拥抱未来教育,让我们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不断地超越自我。
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与教研最终要回到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超越技术,返璞归真。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学习为重,教研要以教师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