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020-08-30朱明章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准确性对象钢筋

朱明章

(盐城市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江苏 盐城 224000)

1 引言

我国经济处于高速稳定发展阶段,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逐年增多。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有了重要保障。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检验过程中,大多数施工企业都会选择检测技术进行质量分析。但是在大量实践中发现,传统技术存在明显局限性,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很容易对工程整体造成影响,限制了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和发展。要想避免出现传统检测技术对工程的损伤问题,在研究和发展基础上,无损检测技术得到了更为显著的发展。在这项技术应用过程中,不会对建筑工程造成损害,并且技术优势更为显著,所以在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发展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我国综合国力快速增强的重要阶段,建筑工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是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而言,需要引进国内外先进检测技术不断丰富检测手段,实现建筑质量检测技术的革新。为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减少检测过程中对工程的损害,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逐步引进、广泛使用无损检测技术。但是,无损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不断探索,不断改善,提升检测过程中的精确度,确保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2 无损检测技术概述及优势

为了科学有效地把控施工地段的质量、安全问题,通过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逐步研究出无损检测技术,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步步地完善。该技术被应用到多个领域中,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的检测技术中,无损检测技术因为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最突出的技术,其核心是能够在不破坏被检测对象内部结构、性能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全方位、精准、高精度的检测,依托现代化的先进设备,不仅仅能够检测表面结构,对于被检测对象的内部结构、形态等多方面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实现。无损检测技术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国家综合工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将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可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能够及时地发现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实现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把控,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建设成本,延长整个建筑的服役年限,保证建设企业利润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①连续性。在工程质量检测中使用无损技术,能够对检测对象开展持久性的检测工作,进而保证检测数据的实效性,进一步强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准确性。②物理特性。无损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依靠物理量进行相关的质量检查。将该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各方面的质量检测中,通过系统性、科学系地各种算法进行推算、分析。对于被检测对象不会造成任何的损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正确判断建筑工程各个方面的质量问题,有利于建筑工程顺利开展。无损检测技术的核心部分是能量体技术,当与被检测对象的距离无限接近时,会产生极小的冲击,且能够有效穿透被检测对象的结构体,在完成建筑内部结构检测的同时不会对检测对象造成任何的损坏。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运用无损检测技术得到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操作简捷,工作效率极高。所以说,加强对无损检测技术的相关研究十分有意义。[1]

此外,智能化技术与无损检测技术的不断融合实现远距离检测。传统的检测技术在进行检测过程无法完成远距离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实现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远距离检测,同时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也应用到多个领域。通过无损加测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形成新的无损检测技术,将无损检测技术的工作距离大幅度提高。通过采用最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只需要将信息采集设备安设在被检测对象的检测部位及信息接收位置,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在计算机终端系统中查看检测对象的检测结果信息。在检测过程中,信息采集设备、信息收集设备以及终端设备会自行进行科学调整,保证检测信息结果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当进行远距离检测时,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实时、快速、准确地解读检测数据信息,充分发挥出了时效性、高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信息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反复分析的情况,进而提升了检测质量标准和工作效率。传统检测技术检测一次花费的时间比较长,采用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实现快速检测、多次检测,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重复检测流程,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3 无损检测分类

近几年,国内外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无损检测技术,每一项无损检测技术都会具有针对性的检测对象,设置一定范围的检测技术参数,确保实现对检测对象进行整体性的评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超声波检测:工作原理是通过借助瞬间应力波原理,实现对建筑工程结构内部空隙位置的检测,通过小钢珠对建筑混凝土表面的短促、有序撞击,进而能够获取检测对象内部的相关信息。还可以通过超声波发射探头发出的低频应力波,通过观察应力波的传播路径,来判断检测对象内部的整体结构。最终,借助专业检测仪器对反馈的应力波进行收集,通过针对性地分析,来判断被检测对象内部结构的缺陷位置,进而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修复。

当检测对象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时,要借助专业设备进行反射波的收集,经过内部系统科学处理后,才能够展开分析和判断。检测设备如图1所示 。

图1 超声波无损检测设备结构

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的工作原理十分相似,在国内外的建筑工程检测中也比较常用。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向被检测对象内部结构中发射稳定的X射线,且保证射线的强度均匀,当通过不同物质结构时,会出现不同的衰减、吸收,呈现出不同的射线强度值,经过内部系统分析,形成射线强度图像,根据差异性来判断建筑工程内部结构是否出现质量问题。

通过在实际建筑工程结构检测实践中,可以发现采用射线检测获得检测结果的精确度更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保证获得检测图像的完整性、稳定性、准确性。整个检测过程需要高技术手段的支撑,检测成本较其他无损检测技术高出许多。

4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4.1 混凝土强度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

在混凝土质量强度检测中,传统方法通常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回弹过程中,物理作业会对混凝土构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同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比较低,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回弹法操作简单易行,不具备很高的技术性,在对混凝土质量强度检测中使用率较高。在设定的回弹测试范围内,借助抽芯机进行取样,通过有效检测单轴抗压的力度、强度,将检测数据进行整理,按照各类标准规范深入分析。现阶段,采用回弹法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过程中,通常都依据修正的相关系数,确定回弹数值,简单易操作,实际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检测对象的完整性,规避对建筑构件的损坏,在进行混凝土质量强度检测过程中,可选择采用超声法进行检测。该种方法主要是应用数字超声仪器,操作过程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检测过程中还要加强监督力度,严格把控操作流程,进而实现对混凝土内部结构质量问题的高精准判断。[2]采用该方法检测操作流程如下:选择被检测对象的回弹检测区域后,应用测试仪器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后,获得回弹数据信息(见图2)。利用超声声速对建筑工程混凝土强度值进行检测,能够确保检测数据更加精确,检测结果更加可靠。但是整个操作规范流程较为繁琐,对于工作人员的检测专业知识及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图2 超声法检测

4.2 浅裂缝检测方面的应用

为了实现对建筑工程表面的裂缝进行相关的检测,传统方法以抽芯法为主,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易行,检测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然而,在实际检测中,对于建筑构件的强度及安全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当进行小区域浅裂缝检测时,会采用抽芯法。当需要检测的区域较大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明确指出通过超声波法进行混凝土构件浅裂缝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了整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在进行检测过程中,相关的检测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每一环节的检测操作。在实际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采用超声波法能够通过反馈的波形图掌握更可靠、准确的信息,进而根据相关的参数,对建筑结构内部进行综合性地判断,精确定位内部缺陷位置,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及时解决。

4.3 钢筋锈蚀以及金属结构方面的应用

钢筋锈蚀的检测。在进行钢筋锈蚀检测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碳化深度测量法、钢筋保护层厚度测量法。通过将两种方法有效结合,能够科学、精准地分析出建筑工程中出现的锈蚀问题,进而探究相关的保护措施。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要做好检测前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选择检测对象的正确部位后进行打孔, 然后将孔内的残渣清理干净后,通过胶头滴管向孔内注射酚酞酒精溶液,通过观察孔内及周边的颜色变化及借助碳化深度仪器等设备,测量出碳化深度的准确数值,再进行相关的数据整理、分析。其次,还需要测量钢筋保护层的实际厚度值,主要借助钢筋定位扫描仪器进行。通过扫描,能够呈现出混凝土钢筋结构内部构件的具体情况,并通过精准的数字、图像呈现出来。测量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测试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性地整理和分析。综合混凝土碳化程度和钢筋保护层的整合信息展开分析:当混凝土碳化程度未满足规范标准要求,且钢筋保护层厚度远大于混凝土碳化深度时,钢筋锈蚀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当混凝土碳化深度高于标准规范要求,且远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表面的钝化膜就会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进而发生钢筋锈蚀的概率会大大提高。[3]

金属结构的检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金属构件也占了一定的比重,与金属结构相关的施工工艺也比较常见。焊接工艺作为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施工工艺,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是否能够达到较高的稳定性、安全性,与焊接水平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通过严格控制焊缝质量,加强相关的质量检测,才能够实现对焊缝质量的有效监控。在实际的金属结构检测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检测方法:防腐涂层检测法和焊缝探伤检测法。防腐涂层检测法主要应用在金属涂层内部存在的针孔问题、疏松程度问题等,应用的检测区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探伤检测应用的范围较为广泛,检测的问题类型也更加全面,且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更高,呈现的结果更为直观,在建筑工程金属结构的检测方面应用更多。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检测工作效率,还能够大大提升检测结果的精确度。检测工作人员要结合工作实践,优化完善无损检测技术,拓宽应用范围,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准确性对象钢筋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截钢筋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这批没收钢筋该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