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化构式的信息结构与篇章语用功能研究
2020-08-29杨朝军杨更前
杨朝军 杨更前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开封; 巴斯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英国巴斯)
1. 引言
话题化(topicalization,简称TOP)的命名和生成语言学有关,亦即通过移位(movement)手段把一个不在句首(句子主语前面)位置的句子成分移位至句首位置,被移位的成分(topicalized element)就是所谓的话题化成分,被移走的成分在句子原来的位置留下一个空位,一般称为语迹(trace,标记为e),这就是所谓的话题化过程。Ross(1967)是较早对话题化进行句法分析和篇章功能研究的,他将类似的移位结构区分为话题化和依地语移位(Yiddish movement)。Gundel(1974)根据移位成分作用的不同将其区分为话题话题化(topic topicalization)和焦点话题化(focus topicalization)。Perfetti & Goldman(1975)、Netz &Kuzar(2007)、Prince(1998)、Gregory & Laura(2001)等曾经从主位化(thematization)的角度对话题化的语篇功能尝试过解释和说明。Prince(1981)则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辨出三类话题化结构,分别称为话题化(topicalization)、焦点移位(focus movement)和依地语移位(Yiddish movement)。此外,Ward &Prince(1991) 从有定(definiteness)的角度讨论过话题化了的名词短语的限制问题。汉语学者如袁毓林(1996)、刘林军和高远(2010)、杨德峰(2015)、滕延江(2007) 等也对话题化结构从生成、主位化、类型学、英汉话题化对比等方面对话题化结构有过相关的论述。
不过,国内外对话题化结构的研究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对于话题化的界定不够统一,一方面将话题化无限地扩大化,例如将NP以外的移位例如谓语动词、介词短语、副词移位甚至包括主语的停顿以及左偏置构式(left dislocation,简写为LD),都归于话题化的范畴;另一方面则将话题化结构进一步分化,将其细分为更细微的结构,例如宾语前置(object fronting)或焦点前置(focus presentation)等,这种分析尽管可以解决一定的细节问题,但容易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负面作用。其次,在对话题化的功能进行分析的时候,大多的学者关注的都是对单个的句子进行思辨性的概括,没有将其放置在实际篇章语料的环境中进行讨论,因此其功能分析显得过于杂乱,缺乏系统性。
认知语言学(Croft,2004; Evans & Green,2006)遵循“语言-认知-现实”这样一种关系,即句法结构反映的是人们对现实场景的认知结构,是语义内容的组织手段与象征形式,即所见即所得,因此话题化是一个独立的构式,而非从移位而来,或曰其与所谓移位前的结构分属于不同的句法构式,应该有不同的描述和解释。Goldberg(1995)的非同义原则(Principle of No Synonymy)也说明句法、语义、语用是语言使用的统一体,亦即如果句法形式不一致,则其语义-语用功能也会不一致,可以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构式;反之如果句法形式一致,则其抽象的语义-语用功能也应该一致,应该作为一个构式来分析和解释。故不管有什么样的句法或功能方面的细微差别,如果能满足以下条件,均统一视为话题化构式,即使它们有不同的作用分岭。Gregory和Laura(2001)认为,一个构式表面上可以表现为数个特别的语篇功能,但一定有一个最根本、更抽象的功能可以把所有这些功能都统领起来,因此对于一个形式相同的构式应该对它们做出统一的解释:
所以本文将话题化看作是一种论元移位的结果,即句子开始部分是一个名词短语,后边是一个句子的主语、谓语等,另外有一个移位后所留下的空位,其句法性质可以是直接宾语、间接宾语、介词宾语等。按照认知语言学的理念,我们对之的分析只关注形式层面,因此本文拟将符合上述条件的话题化看成是一个独立的构式,通过采集相关的英语语料,考察其句法、语义等形式特点及准入条件,并通过探求其上下文关系的方式了解话题化的篇章语用特征,以期对之有一个高屋建瓴的解释,也为认知语法背景下的普遍语法研究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2. 语料来源及方法
本文的主要语料来自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THE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简称COCA)和英国国家语料库(Th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简称BNC),前者是世界上迄今最大的免费英语语料库,2008年由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建立,收集有4亿多单词的语料;后者由牛津出版社、朗文出版公司及大英图书馆等联合建立,主要以英式英语为主,收集有1亿多单词的语料,两个语料库均涵盖了口语、书面语、文学、报纸、杂志、科普等领域,具有可靠的效度和信度。根据我们对话题化构式的界定,本文检索的方式主要是以名词短语为依据,其前应有句号、逗号或分号,其后有一个名词短语或代词且后面动词具有某种限定形式(finite form)的字符串,即“(断句标点)名词短语+名词短语/代词+(限定)动词……”的形式,然后手工排除左偏置结构的例子(即句子中有与第一个名词短语有复指关系的代词)、关系从句的例子以及第一个名词短语用作呼语、同位语及状语的情形。检索结果只考察两个语料库中随机抽取的高频的80个实例数据,这样所检索出来的例子既有广泛的代表性,同时也不必要穷尽整个语料库中的所有实例。分析的方法主要是以定量为主,即从具体的统计数据来发现和描写话题化的结构特征和篇章语用功能。
3. 语篇特征
3.1 音系学特征
Halliday(1976)在对语篇的音系学特征的论述中,提出了应该从声调(tone)、调性(tonality)和调位(tonicity)三个方面分析篇章中句子的语音特征。从调性的角度看,一个完整的语调单位(tone unit)应该包括调核(nucleus)、调核前成分和调尾三个成分,其中调核往往是语音最高、最凸显的部分。Lambrecht(1994)认为一个小句只能强调一个部分,因此一个句子也只能有一个焦点成分,该焦点成分是对句子话题所做的陈述和说明,因此往往是句子中最重要的部分,对应着语音中调核的位置。所以,一个句子往往只有一个语调单位。但根据Geluykens(1992)、Prince(1997)、杨朝军(2012, 2014)的研究,左偏置构式相当于一个完整的篇章单位(discourse unit),它明显拥有两个语调单位,而话题化构式则是一个相对正常的篇章句子,尽管从生成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某些论元发生了移位,但仍然只有一个语调单位。
例2a是一个常式句(canonical sentence),它只有一个语调单位,其中调核是don’t,I可视为调核前成分,其他如like beans可视为调尾。例2b是一个话题化构式,其中作为开放命题(open proposition)I don’t like X中的变量,beans显然是句子信息的中心所在,是句子的调核,其余如I don’t like可视为调尾部分,发音弱于调核beans①大写字母A,B代表语音的音高,即A的语音强于B,A'弱于A强于B。。例3是Prince(1997)的一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左偏置构式明显具有两个语调单位(例3a, 3b),而话题化(3c)则是以junk food为调核的一个语调单位,其中junk food因为是双宾语中的一个单位且为新信息故音高最强,而and the third具有话题的对比重音。在非双宾语的情况下(如2b)调核应该是话题化成分。
徐烈炯(2001)将焦点分为信息焦点、对比焦点、语义焦点和话题焦点四类。Gundel & Fretheim(2006)则将其大体分为信息焦点(information focus)和对比焦点(contrastive focus)两类,前者是关于一个话题的断言,是一个句子中最重要的信息部分;后者往往和注意的重心有关,并和可与处在同一位置的论元形成对比。按照他们的分析,话题化同时具备了信息焦点、话题焦点和对比焦点等音调特征。
3.2 句法语义特征
关于话题化的生成问题,国内外学者(袁毓林,1996;聂迎庆,2007;李晓丽,2012;Prince,1997)多有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最传统的观念认为话题化构式是通过NP移位得来的,即“让某个本来处于句中位置的成分移到句首S/S’位置,成为话语平面上的话题或次话题”(袁毓林,1996: 247)。第二种说法是话题化中的话题化成分是直接由基础生成的(base-generated),和移位没有关系。第三种说法是首先对句中某一成分进行复制,然后将其移位至句首,最后将句中原来的成分删除。认知语言学强调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不考虑话题化形成的过程,只描写其生成后的结果及其与其他相关形式之间的关系。话题化过程之前的常式句的树形图和话题化之后的变式句的树形图如下(见图1、图2):
图1 常式句树形图
图2 话题化构式树形图
Givon(1979)认为句子的主语派生于语法化的话题(grammaticalised topics),Langacker(1991)认为在没有任何标记的情况下,主语的高认知凸显性使得它自动成为篇章中的话题。袁毓林(1996: 247)也认为,在主谓小句中,施事/当事的主语是自然的话题。所以可以说,在一般的常式句中句子的主语是自然的、无标记的话题。因此在图1中句子的话题显然是句子的主语I,但在图2的话题化结构中,句子的宾语beans通过移位,实现了自己的话题化,取代了主语I的位置,成为了话题化构式的话题。两者的树形图证明,无论beans处在什么位置,在句法分析上它仍旧是句子的宾语,是整个小句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移位并没有改变其句法归属,改变的只是其语篇功能。左偏置构式也是一种话题化手段(Prince,1997;Gregory,2001;杨德峰,2015),它由一个小句外成分和一个小句构成,它和话题化在结构上的不同在于它的左置成分和小句没有直接的句法关系②在左偏置结构中,大多的左置成分和小句中的某个代词具有复指关系,见杨朝军(2010)。。角色与参照语法(role and reference grammar)认为(Van, 2005),一个篇章句子包括小句和一个句外的左置成分(left dislocated phrase,简称LDP),小句则包括一个含有主谓结构的核心(core)和一个核心前的核心前位(pre-core slot,简称PrCS)。按照这种解释,一个完整的篇章句子可以等同于一个左偏置构式,因为左偏置构式是一个左置成分和一个正常的小句构成的,根据我们的分析,话题化成分属于小句的一部分,因此话题化成分属于角色与参照语法体系中的核心前位,是毗邻左偏置构式的左置成分的一个成分。在下图(图3)的左偏置构式中左置成分vegetables是整个句子的话题,话题成分beans是核心前位,是一个次要强调的信息或句子的次要话题(subtopic)。
图3 左偏置构式与话题化的关系
话题化构式中的话题化成分的凸显性不仅从句子结构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在认知语言学上也有很好的解释。Talmy(1978)的图形-背景理论认为,图形是在人们认识的瞬间被清晰感知的部分,即事物的凸显部分,是注意的中心;背景是人们认识的瞬间被模糊感知的部分,为图形提供一个认识的环境。人们对语言的认知也遵循这个规律,在正常的句子中,句子的主语处于凸显的部分,即是事物的图形部分,是人们关注的对象,因而也往往是句子的结构话题部分,而谓语及其他成分则围绕这个中心而组织命题,是话题的背景因素。在话题化结构中话题化成分通过移位变成了小句命题的凸显部分,相当于事物的图形,而主语和其他部分则退居其后,成为话题化成分的衬托,是小句认知的背景部分。按照认知参照点理论,话题化中的话题化成分相当于一个参照点(R),作为一个凸显成分它会激活相关认知域(D)中的其他成员并与之形成对比,概念者(C)通过该参照点组织命题达成以参照点命题为中心的命题识解方式(T)。在例1中,概念者以话题化成分beans为参照点,以其激活的相关认知域(例如vegetables)中的成员为背景(例如cabbage,carrot等),并以此参照点作为话题组织命题,最终达成了目标命题beans I don’t like。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话题化构式中虽然被凸显的参照点(或话题)是句首的话题化成分,但句子的主语仍然是一个潜在的或曰次要的话题成分,因此也是一个次要的参照对象(见图4中方框中虚线构成的圆圈):
图4 话题化构式的认知参照点解释
Hankamer(1971)认为只有被预设的名词短语才可以成为话题化中的左置成分,因此不定的名词短语不可以被话题化(例4)。Kuno(1972)也认为可以被话题化的成分必须是有标记的主位,因此与上文必须存在照应关系(anaphoric relation)或必须是类属的(generic)(例5),否则则不可以话题化。滕延江(2007)也认为由于话题所指的人、事、物等都代表已知信息,所以也都是定指的。Gundel(1974)、Davison(1984)认为只有有指的不定名词短语(specific indefinite NPs)才可以话题化(例6)。尽管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话题化构式中大多数的左置成分是有定的、或有指的,但是却不可以说无定或无指的名词短语就不可以被话题化——在一个名词短语表示类属的时候更是如此(例7)。所以Ward和Prince(1991)认为决定一个名词短语是不是可以被话题化的关键因素与其词汇或形态特征没有直接的关系,即不取决于其本身是否有定或有指,而是取决于该名词短语所表征的实体与同一语篇模式中其他(主要是上文)相关实体之间的关系,即该实体应该和上文的相关实体具有指称或可推知的相关关系。因此在特定的语境下,他们所提供的例句(例4、5、6等)都是可以成立的。
[4] *A sandwich, I’ll put in my lunch basket.
[5] *Oh, I just heard some good news-Harvard university I got into.
[6] *A movie we’re going to see tonight, but we haven’t decided which one.
[7] Brains you’re born with. A great body you have to work at.
尽管有学者(例如杨德峰,2015)分析过话题化小句中主语、谓语动词及宾语等成分的性质,以发现其话题化过程的受限情况,但根据我们的观察,一个名词短语是否可以话题化只与语境有一定的联系,而与句子的其他成分没有明显的关联。唯一的可能是某些名词成分在一个较为复杂的句子结构中由于移位受到岛限(island)等影响而不宜移位到话题化的位置。如:
[8] *The beautiful flower she made when she was ten years old I like.
3.3 篇章信息特征与话题性
信息结构是篇章语义的重要反映,是一个文本信息传达的主要组织方式,因此信息结构的分析对篇章理解非常重要。Halliday(1994)把信息分为新信息和旧信息,前者指已经为读者所知的信息,后者指尚未被读者所了解的信息。但Prince(1981)认为把信息简单地分为新旧信息太过武断,因为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她认为信息的划分应该是从绝对新信息到绝对旧信息的一个连续统。因此她将信息由新到旧划分为全新信息(brand new)、待用信息(unused new)、可推知信息(inferable)、语篇激活(textually evoked)和情景激活(situationally evoked)等情形。Birner&Ward(1998: 15)根据语篇与受话者、新信息和旧信息四个维度将语篇信息分为语篇新—听者新、语篇新—听者旧、语篇旧—听者新、语篇旧—听者旧四种不同的信息。
话题是一个篇章语用概念,而不是一个句法概念,因此它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句子,而是和当前语篇的进展有关,因此Prince(1998)、Givon(1983)等喜欢在篇章句(text sentence)的前提下讨论话题。话题往往和旧信息有关,但并非是必然的联系(例如左偏置结构中的话题就是相对新的信息,见杨朝军2010)。一个语篇片段或语言片段所表征的实体是否能够成为话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语篇讨论的对象是什么,即Reinhart(1981)所谓的语用关涉(pragmatic aboutness)。Gundel(1974: 210)将话题这样定义:一个语篇实体e是小句s的话题,当且仅当听话者在处理s时可以推测出说话者说这句话的意图是在向他进一步阐述关于e的信息。因此作为话题的语言片段在语篇的概念层面往往为众多的命题所关涉,而且这种关涉的信息以话题为单位加以组织并存储于会话双方的认知模型之中。根据向心理论(centering theory),一个语言片段的话题性可以以其所在语篇的回指中心和前瞻中心来确定(Joshe&Weinstein, 1981; Prince, 1998),也就是说在进行语篇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语言表征在上下文中的前后联系来确定该语言片段的话题能力。同时,要区别不同层次的话题。Chafe(1996:121)曾经指出,自然语篇的话题具有层级性:“the most typical kind of topic is probably best regarded as a basic-level unit. There may be supertopics that tie together a group of basic-level topics, which may in turn contain subtopics within them”。
在随机选择的80个语例中,其中有24个为类似定语从句的情形,尽管形式相似,但并非典型的话题化结构,故先行排除,暂不进入统计,以避免影响统计结果,所剩56例为有效语例。从语例左置成分的信息性方面来看,语料中全新信息为12例,待用信息即语篇上文中并没有出现但为人所知的信息为3例,可推知信息为9例,语篇唤起信息为18例,语篇一致信息即上文出现过的信息为14例,亦即只有14例是上文明确提到过的信息,或曰旧信息,其他信息皆为上文没有明确提到过的信息,即相对新的信息。从其篇章性方面亦可印证以上统计,篇章新-听者新为41例,篇章旧-听者旧15例。这些数据说明,话题化构式中的左置成分应该为相对新的信息,根据语篇行文或篇章功能的需要加以凸显,以强调该左置成分所表征的事件或实体,即使是上述15例篇章旧-听者旧信息,虽然它们在上文出现过,但要么出现在篇章句的背景部分,要么距上次提及篇幅太远,故均不在当前的讨论前景,因此在强调的时候需要重新提及并加以凸显。例9中Dara虽然在上文出现,但在上句中是介词宾语,属于叙事的背景部分,但下句中出于与Aurangzeb对比的需要,被移位于话题化构式的前景,因为强调的需要加之其上文处于当前话题之外,因此有对比新之义,仍然使用其全称,而非代称。例10中的ghosts上文中是表语shadows的同位语,属于背景信息,且在两个小句之外,距离较远,因此对于读者而言不在当前激活的信息之中,所以仍需使用其全称,而非旧信息常用的代称。
[9] From an early age, Shah Jehan made it clear that he did not care for his third son, and instead increasingly lavished attention on the more amiable Dara Shukoh. Dara he kept at court, showered with favours and titles, while Aurangzeb was sent to the empire’s southernmost border, the unruly Deccan.
[10] They’re just shadows, ghosts who dance under the shade of the spreading yew trees which border the far end of the lawn in front of my manor house. Ghosts they may be but they bring back memories of broken hearts, foul deeds, sinister minds, and souls stained with the blackness of hell.
当然,之所以说它们是相对新的信息,是因为在叙事中它们一定和当前的话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不在叙述的前景而已。但因为话题化构式是一种强调结构,因此其左置成分作为被强调和凸显的对象,其信息一定是确定的,判断性质的,因此多为类属(generic)信息(47例),例如friendship,money, lovers, volunteers等,或是有指(specificness)信息(9例),例如Moroni,Ella等,这些有指信息多为涉及判断的专有名词。鉴于前置成分是相对篇章新的信息,因此一般不会使用有定的(definiteness)名词短语。这一点也可以从话题化构式的谓语动词上看出来,我们搜集的语料中有14例为be动词,4例为have,4例为call,其他动词如make,define,like,keep,regard等皆为表示状态、界定之类的及物动词,它们也均需要具有确定内涵的事物作为其宾语成分。
从其话题性方面来看,左置成分在上文和下文均非话题的语料有50例,而上文不是话题下文是话题的只有6例,这说明话题化构式的左置成分只是一种出于某种需要的临时话题;在下文成为话题的6例中,它们显然也是临时性的转换话题,对左置成分做一个插入类的补充说明,然后继续回归到原来的主要语篇话题上。
[11] The more ardently they love liberty, the more perfect will be their obedience. Slavery they can have anywhere. It is a weed that grows in every soil. They may have it from Spain, they may have it from Prussia.
从例11的前两句可见,当前语篇话题为they,第3句为话题化构式,将slavery前置作为讨论对象,并在第4句就本话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但第5句就回归了原来的语篇话题they,slavery又退居到了叙事的背景部分并用it来指称。
表1 话题化构式中左置成分的语篇特征
从话题化构式的主语作用来看,其即是上文话题又是下文话题的语料有30例,占54%,这说明话题化构式中的句子主语虽非句子的话题(sentence topic),但仍然是话题化所在语篇单位的讨论对象,是语篇话题(discourse topic),或曰主要话题(main topic)(Dijk, 1977;杨朝军,2008,2014)①Dijk (1977:136) defines the topic of a discourse as“a proposition entailed by the joint set of propositions expressed by the sequence”.So it’s larger than or equal to that of a sentence.,而话题化的左置成分则是临时出现的句子话题,或曰其所在语篇单位的次要话题(subtopic)。主语成分在上文是话题下文不再是话题的语料有13例,占23%,在这种情形下话题化构式的主要作用是话题转换,即起承上启下的语篇展开作用(text progression),或曰衔接作用(cohesive function),下文的话题多为话题化构式的左置成分(例12),或以此话题化构式为基础重新引出的话题(例13):
[12] The others behind her joined in, and the giggle sounded throughout the ghost town. Moroni it was called. The War Councils of the gangs had chosen it at random. It was some jerkwater zeroville in Utah nobody gave a byte about.
[13] When he and his brothers left this world, I could not go with him, but he gave me the gift of never growing old. Immortality he could not give me; one day I will die. Yet I have lived many thousands of years,and am no older now than the day my lord left me.
话题化构式的主语在上文不是话题、下文亦非话题的情形有7例,占13%,这种情况主要是临时性的强调或凸显,例如下例14中的讨论还是以叙述者为主,因此利用话题化结构强调之后又继续回归主题,并不影响主要细节的进行。
[14]That settles it. Tea it is. I’ll say to the Major,‘I particularly recommend the tea.’
主语上文中不是话题而下文成为话题的语料有6例,占11%。在这种情况下,话题化构式的主语虽非上文中的话题,但仍然是语篇激活的因素,依然处于上文讨论的前景,因此下文可以作为话题,延续上文的叙述。因此此种情况下的话题化构式仍然属于语篇话题进行过程中的临时话题。例15中话题化构式的上文虽未明确谈到equation,但实质上讨论的主题就是“等式”,可以认定为潜在的语篇话题,因而下文中才可以正常作为话题来使用,鉴于话题化中the equation处于构式的背景因素,因此下文作为话题时仍然使用其完形形式。
[15] EXAMPLE Calculate the maximum volume of C02 at s.t.p. that can be obtained when dilute hydrochloric acid is added to 10 grams of calcium carbonate. SOLUTION the equation is. The equation shows that one mole of C02 is produced from one mole of CaCO.
需要指出的是,话题化构式的左置成分因为是相对新出现的信息,因此往往使用完形的名词词组,而作为其主语的成分因为往往是行进中的语篇话题(ongoing discourse topic),因此往往使用其代指形式。
表2 话题化构式中主语成分的话题性
在我们检索到的80个例子中,有24例实质上属于非限定性定语从句,或曰同位性关系从句,从语法的角度来看,作为同位关系从句,该句式的左置成分(即先行词)前应该使用逗号,但从语料库中所检索到的例子来看,似乎英语中同位语关系从句之前有使用英语句号的趋势,这样从形式上非限定定语从句就和话题化构式完全一致了。鉴于构式语法强调形-义一致的原则,因此可以推定这些同位语关系从句应该与话题化构式具有相同或相类的功能。分析发现,24个类似同位关系从句的语料中,有23例前置成分非上文中的话题,23例非下文话题。小句主语中有22例为上文话题,14例为下文话题。其各种权重和我们对话题化构式的分析结果类似,而且同样具有认知上的凸显、强调、承接、列举等功能,所不同的是同位关系从句是主要篇章句子的寄生成分,处于篇章叙事更深层次的背景之中,因此相比于话题化这种次要话题而言,是更低级层次的话题,因此在语篇中往往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杨朝军,2015),例如:
[16] For Vin, it was enough that when she swallowed bits of metal, she was able to draw upon their power.Power she appreciated, for she well knew what it was like to lack it. Even now, she was not what one would likely envision as a warrior.
4. 话题化构式的篇章语用特征
综上,从话题化的音系学特征上来看,其左置成分是整个话题化构式的调核,具备了信息焦点、话题焦点和对比焦点的特征。从生成语言学的角度看,话题化构式的左置成分属于论元移位,即从一个常规的句中位置移位到一个非常规的、句首凸显的位置,参照左偏置构式的情形,我们发现话题化构式的左置成分是仅次于左偏置构式的左置成分的一个显要位置。根据左偏置构式的相关分析,其左置成分是整个构式的话题,而话题化在其间的位置决定了其可以是整个话语结构的次要话题形式。认知语言学的认知参照点理论分析表明,话题化构式的左置成分是其结构中最凸显的成分,而其主语则是次要凸显的成分。正是话题化构式左置成分的凸显使其成为该构式的话题,同样由于其凸显性,它可以用于强调、对比、让步、转换话题等功能。而话题化构式可以被左偏置构式嵌套的事实说明,话题化构式左置成分的话题是一个弱于左偏置构式这种语篇话题的次要话题。因此话题化构式在使用中常常处于语篇相对的背景部分。下面通过一些例子简要说明一下话题化构式的常见功能。
A. 凸显功能
[17] That settles it. Tea it is. I’ll say to the Major,‘I particularly recommend the tea.’
此例中叙述者在考虑喝什么来招待客人,突然福至心灵,决定用茶,因此茶成了说话者认知中的焦点,并在语言中以突显的方式加以表征。
B. 强调功能
[18] My man could hear from his hilltop the cheering from the Orkney ships, my lord, as the twenty-five new ships sailed into view. Dragons they are, with twentyfive thwarts apiece and maybe seventy-five men packed between the gunwales.
说话者看到25只大船进入视野,第一个感觉就是实在是太大了,像巨龙一样,因此使用话题化构式的方式突显以强调之。
C. 重复功能
[19] She allowed her fingers to relax as his continued to twine with hers. Lust she could handle. Lust she could conquer. Lust was far less dangerous than love.
话题化构式的凸显本身就具有强调功能,重复亦有此修辞效果,此例中使用两个话题化构式重复同一个实体增强了强调的语气。
D. 命名功能
[20] You can’t imagine what it means to know you’re truly and deservedly special. Elitism they call it now, but that doesn’t capture the half of it.
英语中经常使用define、regard、keep、see等与as连用表示确认、命名、辨认等意义,为了突出该确认效果,可以使用话题化构式以突显。
E. 让步功能
[21] He had begun his account, intending to tell Lyn the whole of it, but now that he had reached the point of disclosing the site of the hole into the mine and of describing it and what happened there, he felt uneasy.Dadda he had told, though even to him he had given only a vague location, but he hadn’t said a word to his grandmother and he was sure Peter wouldn’t have told Uncle Leonard and Auntie Midge.
让步的作用机制就是突出一个部分而强调另外一个部分,即先抑后扬,此例中说尽管大体上告诉了爸爸,但一个字也没有告诉奶奶。话题化突出强调了其左置成分,然后后接but、though、 despite、unless、 while等强调另外一个事实。
F. 对比功能
[22] The echoing chord of fond exasperation was becoming familiar to Meryl. Nobody owned her.Kindness she appreciated, shackles she did not.
此例中利用两个话题化构式凸显kindness和shackles,强化了其间的对比效果。B ring(2003)、Arnaudova(2005)、Fry (2006)等认为话题化构式有对比话题的语篇功能。
G. 罗列功能
[23] That bloke with the stick was still staring. God Almighty! Cripples she knew about. Nut-cases she knew about. They were all over the place, trying to lean on you, trying to make out that they cared about what happened to you.
凸显的话题本身就有认知上的人择性(王寅,2011),亦即被凸显的对象往往是一个集合中的成员,因此有时话题化构式会同时凸显数个成员,起到列举和加强语气的作用。此例将瘸子(cripples)和疯子(nat-cases)罗列,强调主人公对周围别有用心的人的恐惧。
H. 话题引入
[24] EXAMPLE Calculate the maximum volume of C02 at s.t.p. that can be obtained when dilute hydrochloric acid is added to 10 grams of calcium carbonate. SOLUTION the equation is. The equation shows that one mole of C02 is produced from one mole of CaCO.
话题化构式的主语往往是代词,主要是为了承接上文的话题并与之保持一致,也可以根据上文的叙述重新调整话题,以便引出新的、与上文相关的话题。此文中the equation就是对上文话题的总括,并在下文中作为新的调整过了的话题展开。
I. 话题保持
[25] He had the shrine destroyed. Rubbish he called it. He said we had to pray in church, not out in the woods.
Barwise和Perry(1983)认为,使用话题化构式可以利用其左置成分随机插入一些需要强调的信息,同时能够保持原来话题的持续性(topic continuity),本例中左偏置构式对rubbish的相关信息进行了嵌入式的介绍,然后又回归到原来的话题he,保证了整个语篇单位话题的一致性和通畅性。Eggins和Slade’s (1997)也认为话题化构式具有临时插入信息及保持会话进展(sustaining moves)的作用。
J. 话题衔接
[26] But until 1974, when she began using it, she relied on unstretched canvas and wood. Projects she devised-mostly for museums and alternative spaces between the years 1971-74-can be seen from 1 May to 5 June at Brooke Alexander. They include’ Sister Perpetua’s Lie’, made for Philadelphia’s ICA in 1973.
Davison(1984: 797)认为利用话题化构式具有“回话过程中将当前句子链接到语境的衔接作用(a cohesive function in the process of linking the sentence to its context)”。话题化构式与上下文的衔接体现在两个方面,左置成分与上文存在语篇激活(textally evoked)或照应关系(anaphoric)关系(Prince, 1981;Kuno, 1972),且可能在下文作为下文的话题;其二是话题化构式的主语往往是上文语篇的当前话题(current topic)。本例中左置成分projects即是上文所激活的对象并在下文成为了话题。
K. 话题转换(修正)
[27] Her hair now fell in a glossy blonde swath about her ears, feathering back delicately from her face.Make-up she applied with care, using plenty of moisturiser on her abused skin. A deft blend of brown and pink shadows brought out the blue of her eyes.Delicate pink blusher enhanced the flush on her cheeks and a deeper shade of lipstick accentuated the perfect bow of her lips.
当一个语篇的当前话题需要调整的时候,可以使用话题化构式提出一个新的与上文的当前话题有一定关联的话题,并以此话题继续进行语篇陈述,这就是话题化构式的话题转换(修正)功能。Doetjes等(2002)认为话题化构式具有语篇修正的功能①This syntactic construction, which is called topicalization, is frequently used when the speaker wants to modify the current discourse topic。本例中上文先是讨论了her hair,继而谈论到了化妆这个主题上,因此利用话题化构式提出了make-up这个新的话题,并在下文将之作为一个总的话题进行进一步的详述。
L. 话题分述
[28] For Locke the separate compartments for faith and reason, or reason and revelation, did not exist.Reason he defined as‘ natural revelation’. Revelation he defined as‘ natural reason enlarged’. Faith is‘ a firm assent of the mind’, for which there should be good reason.
本例中上文提到了reason和revelation,下文使用话题化构式将其分别凸显并加以讨论,这就是话题化构式的话题分述功能。
上述关于话题化构式功能的讨论主要是为了清晰和方便,事实上,正是出于话题化凸显的信息组织方式,才使其具有了强调、对比等潜势,因此,便具有了这些许多的功能可能性,所以上述例子中很多功能其实是交错的,同时存在的。例如例28涉及话题化构式的分述话题功能,但revelation和faith均处于强调的位置,且又相互对比,同时与上文语境有话题转换关系。
5. 结语
从话题化构式的音系特征来看,话题化构式是一个单独的调群,调核位于其左置成分之上,从生成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其左置成分是从一个句子的常规位置移位而来,这些均能够说明话题化构式(及其毗邻一起的对比、列举作用的与其并列的话题化构式)构成一个独立的语篇单位,左置成分是该语篇单位的凸显成分,是句子的主位所在。认知语言学的分析表明,话题化构式的左置成分是该构式的凸显部分,正是由于该凸显特点,该成分成为了话题,并具有了人择性,从而具有了强调、对比、列举、转换话题等功能。认知参照点的理论还表明,话题化构式的左置成分处于该构式中的主要凸显位置,而其主语成分则是该构式中的次要凸显部分。左置成分因为是首次作为话题提及,因而其信息往往是语篇新-听者新信息,同时因其与上文语境的关系,其信息也往往是上文业已语篇激活的信息,因此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转换话题的作用,而其主语成分往往是上文的话题,因而经常使用代词形式,是语篇旧-听者旧信息,所以是下文潜在的一个话题选择,因而可以起到话题保持的作用,正因为该主语成分话题保持的潜势,话题化构式的左置成分便成为了一个临时出现的话题(ongoing momentary topic),虽不至昙花一现,但往往持续较短时间(语料中最长的是连续三个话题化构式并列,组成了一个语篇嵌入式的语篇单位,其整体功能仍然相当于一个独立的话题单位)。指称与参照语法也表明,话题化构式可以作为左偏置构式的右部小句,鉴于左偏置结构是一个话题引入装置(杨朝军,2010),因此左偏置构式的左置成分是一个较上一层次的语篇话题,或曰高级话题(super topic),而话题化构式的左置成分则在其构式内充当话题,相对而言是一个基本的话题(basic topic),而其主语成分则位于一个更加弱势的凸显位置,是一个相对次要的、潜在的、处于保留状态的次要话题(subtopic),作为下文话题的一个潜在选项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