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信息化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模式探究
——评《“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0-08-29张静
书名:《“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作者:黄贤明,梁爱南,张汉君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1-4114-7
出版时间:2018 年7 月
定价:65 元
好的家风家教有利于建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个体成员共同发展;有利于创造和谐的道德风尚氛围,形成优秀的社会风气。因此,良好的家风家教对社会的文明建设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家风家教的有效传承与发展,对培养我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人才培养机制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与传统家风家教的融合发展,成为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进行高校信息化教育与家风家教的联合研究,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
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和各领域的生产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加快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为实现现代化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教育信息化已成为现代高等院校普遍的一种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融合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建设完善的高等教育教学机制,使教育与时代同步发展。因此,笔者在开展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83175)的研究中,对高等教育信息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研究进行了详细探讨,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创新教学,实现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目标,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工作。
由黄贤明、梁爱南、张汉君编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8 年7 月出版的《“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与创新研究》一书,对新时代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与创新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在论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存在部分无法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见解与创新性的解决策略。该书不仅论述了“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和迎来的发展机遇,还系统阐述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该书共有十三章,可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一到三章),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理论及“互联网+”时代教育。第一部分内容,作者阐述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理论,说明其内容与目的,分析其要素和基本特征。再分析对比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强调高等教育信息化是科技发达、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当代高等教育势不可挡的教育模式。作者在分析“互联网+教育”核心与本质的同时,向读者论述“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信息化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发展机遇,突出高校教育信息化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教育是传承、更新旧知识,是改造、开创新世界的主要手段。因此,高等院校信息化的创新发展是现代教育领域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四到五章),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高等教育多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教育模式,为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与发展思路。编者首先通过项目、网络协作、资源主题以及问题信息化四个主要学习模式,进行大数据时代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的阐述。其次,从微课、慕课的教学设计、基本特征以及课程模式和两种课程未来的发展趋势,探索大数据时代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平台建设。该部分对教学方法与教育平台建设的介绍与阐述,极大丰富和推动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体制建设,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创新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创新实践探索案例。
第三部分(六到八章),同步网络课堂交互行为、移动自主教学课堂的构建和教学系统信息化设计。作者首先阐述交互理论概述,论述网络课堂学习中的交互行为研究,再进行对话型同步网络课堂的创新应用的介绍。其次,通过云课堂的师生角色与云课堂的改革突破来凸显云计算技术构建网络移动自主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最后,从信息化、多媒体以及ASSURE 三种类型的具体教学设计,阐述高等教学系统信息化设计。该部分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课堂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系统设计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第四部分(九到十章),信息技术支持下“教”与“学”的整合研究。通过介绍信息技术支持下,国内外“教”与“学”变革的发展动态,并对比分析信息技术支持下两者之间的变革发展。强调信息技术对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必然方式。
第五部分(十一到十三章),网络信息安全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应用与快速发展,基于网络自由、开放、资源共享等特点,也使得网络环境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随着高校对网络依赖程度与日俱增,网络安全系统成为保障高校工作运转、保密信息与资源必不可少的防护体系。高校信息网络安全系统若遭受病毒侵袭、攻击等问题,将对高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建设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主体部分。作者通过详细介绍网络安全结构体系的构建、安全问题及其目标研究和网络安全机制的详细解析,高度强调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的重要性。从教学资源分类及特点、教学资源的检索与获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原则与保证以及其建设标准等方面阐述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网络安全教育系统是现代化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设多点防御、数据庞大、升级检测、动态更新等全方位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才能提高校园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标准,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决定国家兴衰成败的主要因素。家庭的精神风貌,是国家和社会的缩影,好的家风家教对社会、国家风气的养成,道德风尚的建设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近几年,我国不断强调要重视家风、家教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弘扬我国优良传统美德的实践与宣传工作。随之,传统家风家教培养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家风家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和谐”“法制”“修身爱国”等理念都延续了中国传统的家风家教内容。家风家教不是一成不变的,良好的家风家教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发生改变,成为有利于家庭个体成员发展,构建良好家庭氛围以及创建和谐社会风气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传统家风家教的有效传承、发展,对培养我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价值、优化思政教育环境、拓展思政教育空间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信息技术、高校教育与传统家风家教的交互融合,是促进高校实现信息化创新教育与传统家风家教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社会风气的形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大力提倡高等教育信息化与传统家风家教的融合发展,一方面,在教育教学上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德行意志,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创建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为建设祖国和弘扬中国文化打下坚实基础。高校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对国家建设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教育与传统家风家教的融合发展,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创新教育的深入扩展,也是健全我国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途径。
世界新格局的形成,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更多现实挑战的同时,也使之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它为高校教育信息化与传统家风家教的交互融合研究,创造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和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践方式。中国传统家风家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含尊老爱幼、宽容博爱、善待他人、重礼谦让、家睦爱国等众多优秀文化元素。在“互联网+”背景下,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方式和手段。以戏剧、歌唱、演讲以及纪录片等艺术创作形式进行文化教育与传播,符合现代社会群体的求知、审美、消费需求。这种创新的实践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实现教学目标,更有助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