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户与长期农户的农业生产差异:生产规模与技术培训参与
2020-08-29孙艺夺胡瑞法蔡金阳
张 超,孙艺夺,王 润,胡瑞法,蔡金阳
(1.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外出从事非农工作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然而,农民工外出导致的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2-3]。中国的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由1999 年的43.1 岁[4],上升到2002年的46.8岁[5],以及2012年的51.5岁[6]。到2020 年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可能在55~56 岁[1]。与此同时,老龄化的农业劳动力将随着年龄不断增大而逐渐丧失农业生产能力,而大量返乡农民工正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7]。
研究表明,老龄化会影响农业新技术采用以及农业生产率[2,8-9]。有研究指出,随着年龄增大,农户接受新技术服务与信息的概率下降,同时年龄与农业技术采用效果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8,10]。相对于年龄较大的农民而言,年龄较小的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意愿更强[8,11]。也有研究表明,务农经验与农作物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4],年轻且具有外出非农经历农户的农业生产投入及农业生产率与无外出经历的农民相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12]。
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近年来大量外出农民工由于各种原因返乡从事农业生产,改变了农业劳动力结构[13-15]。然而,有关返乡农民工的农业生产规模和技术获取,尤其是不同类型返乡农民工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在农业生产规模和技术获取等方面的差异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在对全国7 省2 293 个农户的农业生产规模和参与技术培训进行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将样本农户界定为长期农户、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和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三种类型,并研究三种类型农户在农业生产规模和参与技术培训方面的差异。
1 研究数据与方法
1.1 农户类型界定
根据农业生产决策人(以下称“实际户主”)的务农和外出非农经历可将农户划分为长期农户、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和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其中:长期农户指实际户主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且不具任何外出非农经验的农户;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指实际户主在外出从事全职非农工作之前曾具有一定的务农经验,且最后返乡务农的农户;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指实际户主外出从事全职非农工作前没有任何农业生产经验,最后返乡务农的农户。
长期农户由于从未脱离农业生产活动,拥有相对丰富的农业生产经营经验及知识;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在其返乡务农时尽管拥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验及知识,但是其农业技术知识比较落后;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在其返乡务农时缺乏农业生产经验与知识。
1.2 抽样与调查
本文数据来自对全国7 省28 县2 293 个水稻、茶叶、苹果和设施蔬菜生产农户的随机抽样调查。其中,水稻种植户分布在江苏、湖北、浙江、贵州和广东,茶叶种植户分布在浙江、贵州和广东,苹果种植户分布在陕西和山东,而设施蔬菜种植户分布在山东。对于每个省,将所有具有农业产业的县(市、区)按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序,采取等距抽样方法抽取4 个县,包括湖北谷城、武穴、孝昌和钟祥,江苏大丰、靖江、射阳和响水;浙江安吉、海盐、龙游和嵊州,广东大浦、丰顺、饶平和英德,贵州凤冈、湄潭、平坝和紫云;陕西洛川、淳化、富县和白水;山东东阿、胶州、寿光和招远。
由于山东东阿、胶州和招远种植苹果和设施蔬菜两类作物,按照等距抽样方法分别抽取了3 个乡(镇),其余县分别随机抽取两个乡。在每个乡,采取类似方法分别抽取两个村。在每个村,按照农户花名册分别随机选择20 个农户。最终,样本农户2 293 个,其中水稻、苹果、茶叶和设施蔬菜种植户分别为1 223、449、602 和208 个。
为了达到研究目的,重点调查了实际户主的务农和外出从事全职非农工作的经历及其参与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的农业技术培训情况。对于农户参与的技术培训,调查内容包括每次培训的时间、地点、组织人员或部门等。对于农户未能完全掌握的培训信息,通过访问村干部及其他农户进行补充,从而保证调查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另外,也调查了实际户主的基本特征(如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是否村干部、务农时间、受教育水平)和样本农户家庭特征(如家庭人口、劳动力、耕地、农作物种植情况及房产信息)等。
2 研究结果
2.1 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较年轻、受教育水平较高且富裕程度更高
3 种类型农户的实际户主个人特征差异除了表现在务农年限上,主要来自其年龄和受教育水平(表1)。有务农经验和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实际户主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3.13 和49.69 岁,分别比长期农户的实际户主年轻1.92 和5.36 岁。有务农经验和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的实际户主的受教育年限分别为7.26 和8.27 年,比长期农户实际户主的受教育年限分别高0.31 和1.32 年,但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与长期农户的实际户主受教育年限差异并不显著。
3 种类型农户的主要区别也来自反映其富裕程度的房产估价上(表1)。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的房产面积和价值分别211.89 m2和34.45 万元,比长期农户分别高16 m2和8.8 万元,同时比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分别高21.69 m2和5.5 万元。但是,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和长期农户在房产面积和房产估价上的差异不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和长期农户不仅在务农年限、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前者还具有显著的富裕优势。相比而言,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相较于长期农户并不存在显著的富裕优势。尽管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的实际户主年龄显著低于长期农户,但也接近于50岁。考虑到在家庭财富方面的显著优势,未来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将可能是大规模投资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也是农业规模化经营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表1 不同类型农户的个人及家庭特征平均值比较
2.2 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的农业生产规模显著较大
3 种类型农户的农业生产规模存在较大差异(表2)。其中,无务农经验返乡农户的平均家庭耕地总面积为5.51 hm2,而长期农户和有务农经验返乡农户的家庭耕地总面积则分别为1.46 hm2和1.74 hm2,前者比后两者分别多4.05 hm2和3.77 hm2。同时,无务农经验返乡农户和长期农户家庭耕地总面积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有务农经验返乡农户和长期农户的家庭耕地总面积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2 不同类型农户的耕地规模和最主要农作物种植规模
除苹果种植面积以外,无务农经验返乡农户的水稻、茶叶和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均显著大于长期农户和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其中,无务农经验返乡农户的水稻种植面积平均为3.58 hm2,比长期农户和有务农经验返乡农户分别大2.12 hm2和2.21 hm2,且无务农经验返乡农户和长期农户的水稻种植面积差异在5%的水平上显著。类似地,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的平均茶叶种植面积为9.65 hm2,远大于长期农户的0.95 hm2和有务农经验返乡农户的0.78 hm2,分别大多8.7 hm2和8.87 hm2,而无务农经验返乡农户和长期农户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就设施蔬菜而言,有务农经验返乡农户的种植面积平均为0.19 hm2,小于长期农户的0.22 hm2,但是无务农经验返乡农户的种植面积平均为0.27 hm2,却大于长期农户。
需要说明的是,除苹果外,有务农经验返乡农户的其余三种作物平均种植面积最小。尽管和长期农户相比,其差异并不显著,但上述结果表明,该类农户返乡的农业生产规模和长期农户相比不存在明显优势,甚至生产规模更小。
2.3 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参加了更多的农业技术培训
2014—2016 年间平均每个样本农户参加了1.07次各种类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的农业技术培训(表3)。其中,参加最多的培训分别来自政府农技部门(0.69 次)、农资经销店与企业(0.21 次)和农民合作组织(0.06 次)。农户接受上述三种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次数占其接受的全部培训次数的90%以上。
表3 2014—2016 年不同类型农户参加不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技术培训
表3 (续)
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接受不同组织提供的农业技术培训次数最多,而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接受的培训次数最少(表3)。其中,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平均接受各种类型农业技术培训1.27 次,而长期农户和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的平均次数分别为1.04 次和0.93 次,前者比后两者分别多0.23 次和0.34 次。就农业技术培训的提供部门而言,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接受政府农技部门培训平均达0.79次,比长期农户的0.67 次和有务农经验返乡农户的0.63 次分别多0.12 次和0.16 次;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接受农资经销店和企业培训的次数(0.23 次)比长期农户(0.20 次)和有务农经验返乡农户(0.16次)分别多0.03 次和0.07 次。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不同类型农户间接受其他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训次数也存在不同程度差异,但由于平均每个农户接受培训的次数均较少而显得微不足道。
不同类型农户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农户比例的差异更加明显(表3)。其总体而言,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中参加各类技术培训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0.1%,远高于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中的34.4%和长期农户中的32.8%。这种差异也反映在不同类型农户接受不同类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的技术培训上。例如,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中参加政府农技部门培训的比例为25.6%,虽然低于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中的29.6%,但却略高于长期农户中的24.1%。类似地,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中接受农资经销店和企业技术培训的比例(8.8%)低于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中的10.6%,但也略高于长期农户的8.6%。
上述结果表明,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中参加不同类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的农业技术培训的平均次数与农户比例均最高。有务农经验返乡农户中参与技术培训农户的比例大于长期农户中的比例,但是前者的平均参加培训次数却少于后者。
2.4 不同类型农户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内容存在明显差异
3 种类型农户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上述培训次数及接受培训的农户比例上,也反映在其接受的农业技术培训内容上(表4)。其中,三种类型农户参与田间管理培训的次数最多,平均每个农户参加该项内容技术培训0.49 次,占农户参加的所有培训次数的45.6%;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的次数次之,分别为0.23 次(21.3%)和0.21次(19.5%),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参加其他内容技术培训的次数则较少。
表4 2014—2016 年不同类型农户参加技术培训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3 种类型农户参加田间管理技术培训次数最多的情况下,参加其他内容技术培训次数的顺序则因农户类型而异(表4)。例如,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和长期农户参加施肥技术培训的次数位居第2,分别为0.28 次(22.3%)和0.22次(21.6%),而参加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的次数位居第3,分别为0.25 次(19.9%)和0.20 次(19.6%);但是,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参加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的次数却位居第2,而参加施肥技术培训的次数则位居第3,分别为0.16 次(16.9%)和0.13 次(14.3%)。在所有技术培训内容中,除了种苗和质量安全外,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参加的各种内容技术培训次数均多于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和长期农户(表4)。与此同时,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参加田间管理的技术培训次数为0.49 次,略多于长期农户的0.48 次,但是前者参加病虫害防治与施肥技术培训的次数分别为0.16 次和0.13 次,均少于长期农户参加两种内容技术培训的次数。相比而言,三种类型农户参加的其他内容的技术培训次数不存在明显差异。
参加不同内容技术培训农户比例与上述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4)。具体而言,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中参加田间管理培训的比例最高,为27.7%。相比而言,长期农户和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中参加田间管理培训的比例分别为26.0%和25.6%,均略低于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类似地,无务农经验返乡农户中参加病虫害防治和施肥技术培训的比例分别为14.3%和14.8%,均分别高于长期农户的11.4%和12.7%以及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的10.0%和8.8%。
3 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对全国7 省2 293 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将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划分为长期农户、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和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等3 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3 种类型农户在个体特征、农业生产规模和技术培训参与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第一,相比于长期农户,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最为年轻、受教育年限更长,且家庭富裕程度更高,但是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和长期农户之间的富裕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3 种类型农户的最大差异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规模,其中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的农业生产规模显著大于长期农户和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但后两者间的差异不显著。同时,农户的农业生产规模差异主要体现在适合较大规模种植的作物上。第三,不同类型农户参与的技术培训来源和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异。相较于长期农户和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参加了更多的农业技术培训,进而反映其农业技术需求更强。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启示。第一,为了克服小农户种植的短板,政府致力于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未来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政策制定应该在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农户特征的同时,重点考察相关的作物种植是否适合规模化经营。返乡农户凭借其在年龄、教育和资本等方面的优势可能成为将来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承担者,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政策措施时需要重点关注返乡农户,尤其是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第二,不同类型农户的技术需求存在差异。政府在制定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或者技术培训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农户的农业技术需求内容,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其中,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由于长期脱离农业生产,缺乏及时更新的农业技术知识,可能成为将来农业技术推广的重点对象。